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4)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dHg(SCN)4晶体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张鹏 , 郑超 , 马跃 , 唐朝云 , 宋庆翔 , 王新强 , 于浩波 , 卢贵武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赝势方法,研究CdHg(SCN)4(CMTC)的晶体结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晶体晶格常数与实验值基本一致,CMTC晶体以-Cd-N=C=S-Hg-为链形成的无限三维网络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带结构具有明显的直接带隙结构,用LDA+U方法计算CMTC晶体带隙为3.223 eV,与实验值3.265 eV相接近;键合性质的计算显示S-C和C-N键具有明显的共价性,而Cd-N和Hg-S键具有明显的离子性.依据阴离子基团理论,计算了CMTC晶体的倍频系数,CMTC晶体倍频系数的计算值(d14=1.58~ 1.74 pm/V,d15=5.77~7.69 pm/V)与实验值(d14=1.4 ±0.6 pm/V,d15 =6.0 ±0.9 pm/V)基本一致,研究发现CMTC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效应主要来自于多面体Cd (NCS)4和Hg (SCN)4基团.

关键词: CMTC晶体 , 光学性质 , 密度泛函理论 , 倍频系数

基于海藻制备超级电容器用三维多孔石墨烯

徐丽 , 盛鹏 , 赵广耀 , 刘海镇 , 刘双宇 , 沈鲁恺 , 郑超 , 周旭峰 , 刘兆平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11951/j.issn.1005-0299.20160509

以海藻作为固相碳源,利用海藻对金属离子具有吸附性能的特点,在未进行生物质材料改性的条件下,实现海藻生物质材料对催化剂金属离子的均匀吸附.本文结合原位高温金属催化和化学活化的方法制备三维多孔石墨烯,并研究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氮气吸附等手段对三维多孔石墨烯的形貌与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三维多孔石墨烯具有片层状三维网络结构,且片层较薄,并具有较高的石墨化程度,其比表面积达到1700 m2/g,孔径分布主要在2~10 nm.以该三维多孔石墨烯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进行电化学性能表征,发现在较低的电压扫速下得到的比电容量为90 F/g,同时,该材料还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以海藻为固相碳源制备得到的三维多孔石墨烯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海藻 , 高温催化 , 三维网络 , 多孔石墨烯 , 超级电容器

MnHg(SCN)4晶体的能带结构和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张鹏 , 卢贵武 , 孔垂岗 , 郑超 , 宋庆翔 , 冯金波 , 王新强

硅酸盐通报

用密度泛函微扰理论(DFPT)和GW近似方法计算了MnHg(SCN)4(MMTC)晶体的几何结构、能带结构和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计算得到MMTC晶体的禁带宽度为3.21 eV,结果接近实验值3.33 eV,其二阶菲线性系数为d14=3.09 pm/V、d15=6.02 pm/V.结果表明Mn-3d、Hg-5d态是价带的主要成分,C-2p、N-2p和S-3p态是价带顶和导带底的主要成分,而阴离子基团(SCN)-内部的电子跃迁是MnHg(SCN)4晶体中二阶非线性效应的主要来源.

关键词: MMTC晶体 , 非线性光学性质 , 禁带宽度 , GW近似 , 密度泛函微扰理论

ZCSC和CMSC晶体热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宋庆翔 , 张鹏 , 马跃 , 周广刚 , 郑超 , 王新强 , 卢贵武

人工晶体学报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ZnCd(SeCN)4(简称ZCSC)和CdHg(SeCN)4(简称CMSC)晶体的声子色散谱、声子态密度,系统研究了这两种晶体的比热容、热膨胀率、热导率、热扩散率等热学性质.理论计算得到常温下ZCSC和CMSC晶体的比热容分别为0.454 J·g-1·K-1和0.374 J·g-1·K-1,而本文通过差示扫描量热仪实验测量这两种晶体的比热容分别为0.460 J·g-1·K-1和0.306 J·g-1·K-1,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相符.研究结果还表明ZCSC晶体的热导率及热扩散率均为CMSC晶体的5~7倍,而ZCSC晶体的热膨胀率约是CMSC晶体的1/3,因此ZCSC晶体是热学性质优异抗激光损伤能力强的非线性光学晶体.

关键词: ZCSC晶体 , CMSC晶体 , 声子色散谱 , 热学性质

TC21钛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和抗弹性能的研究

杨凯文 , 程兴旺 , 郑超 , 彭美旗 , 靳丹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和终点弹道实验装置,研究了α-β区和β区锻造的TC21钛合金的动态力学性能和抗弹性能.结果表明:在动态压缩试验条件下,α+β区锻造的TC21钛合金较之β区锻造的TC21钛合金具有更高的动态强度,而β区锻造的TC21钛合金的临界断裂应变更大,具有更好的动态塑性变形能力;在12.7 mm穿甲弹侵彻条件下,无论是α+β印区还是β区锻造的TC21钛合金靶板的抗弹性能均与TC4钛合金靶板的抗弹性能相近,这可能是由于TC21钛合金和TC4钛合金靶板都易于发生绝热剪切破坏所导致.α+β区锻造的双态组织靶板的损伤模式为塑性扩孔导致的背部崩落破坏模式,β区锻造的片层组织靶板的损伤模式为脆性破碎模式;2种组织靶板的失效破坏均为绝热剪切带和其诱发的裂纹所导致.

关键词: TC21钛合金 , 热加工工艺 , 动态力学性能 , 抗弹性能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Mg-Zn-Zr-Ce合金热压缩变形研究

余晖 , 于化顺 , 郑超 , 闵光辉

材料科学与工艺

为研究含稀土元素铈的镁合金中高温流变行为,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对Mg-6Zn-0.5Zr-1.5Ce合金在变形温度523~673 K、应变速率0.001~1 s-1范围内进行热压缩实验.基于真应力真应变实验数据构建了单隐层前馈误差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模型对ZK60-1.5Ce合金的流变应力行为进行预测,并分析了变形温度、应变速率与真应变对流变应力的影响.研究表明:Ce添加可显著细化晶粒;该镁合金的流变应力随变形温度降低和应变速率升高而增加;其流变应力行为可用双曲正弦函数进行描述,依据峰值应力拟合求得该合金的表观激活能为161.13 kJ/mol;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高于真应变.所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该镁合金的流变应力,其预测值与实验数值吻合良好.

关键词: 镁合金 , 流变应力 , 热压缩变形 , 本构关系 , 人工神经网络

连轧机组坯料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研究

苏晓云 , 郑超 , 孙丕文 , 段连钢 , 袁康

钢铁

将孔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理论和经验计算等相结合,开发出一套适用于包钢初轧厂钢坯连轧机组的最大允许坯料计算软件,为该连轧机组坯型确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另一方面经与1 150 mm初轧机轧辊孔型系统配合分析,对目前几种连轧产品的初轧供坯提出了合理优化坯型.

关键词: 连轧机 , 坯料 , 计算机辅助设计 , 优化

纳米石墨片/炭黑/氯醋树脂复合导电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罗桂莲 , 李恒 , 魏彤 , 范壮军 , 郑超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9.12.008

以氯醋树脂P(VC-Co-VAc)为基体,采用原位还原萃取分散技术制备了纳米石墨片复合导电膜,通过与炭黑填料的对比,考察了导电填料的几何形状以及两相导电填料之间的协同作用对复合膜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石墨片在基体中分散良好,其复合膜的导电性能明显优于炭黑导电膜;当纳米石墨片和炭黑的体积比为4:6时,二者的协同作用最佳,其导电性明显优于相同含量下的单相填料复合导电膜.

关键词: 炭黑 , 纳米石墨片 , 还原萃取 , 复合导电膜 , 协同作用

弱阴离子交换整体柱对白介素-18的分离

赵菊敏 , 杨更亮 , 郑超 , 刘海燕 , 王曼曼 , 陈义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5.02.011

制备了弱阴离子交换整体柱,并建立了白介素-18在该柱上分离纯化的方法.以色谱柱管为模具,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种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的整体色谱柱,并用二乙胺将其修饰为弱阴离子交换柱.考察了交联剂及致孔剂用量对色谱柱压力的影响,发现: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减小,致孔剂用量的增大,柱压下降;当交联剂和致孔剂用量达到一定水平后,柱压变化不再明显,但柱体机械强度降低.用该柱对白介素-18进行了分离,同时考察了不同固定相、缓冲液体系、pH值、盐的类型以及有机添加剂对白介素-18分离效果的影响.方法简单、灵敏、快速,重现性好.

关键词: 弱阴离子交换色谱 , 整体柱 , 白介素-18

纳米氧化铁催化柠檬酸还原Cr(Ⅵ)及其土壤环境意义

郑超 , 彭辉婷 , 杨杰文 , 钟来元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11.2016041907

研究了纳米氧化铁吸附Cr(Ⅵ)反应特征及其对柠檬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并探讨了该作用的土壤环境意义。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铁对Cr (Ⅵ)的吸附能力较强;提高pH和离子强度对吸附过程有抑制作用;吸附速率可区分为快、慢阶段,5 min内吸附量可占总吸附量80%以上。纳米氧化铁可加速柠檬酸还原Cr(Ⅵ),且还原过程主要发生在溶液相,部分机理是柠檬酸与Fe(Ⅲ)相互作用生成的Fe(Ⅱ)将Cr(Ⅵ)还原。同时,体系pH越低,上述催化作用越明显。此外,砖红壤?柠檬酸体系Cr(Ⅵ)还原转化为Cr(Ⅲ)的比例较低,但加入纳米氧化铁后则明显提高,说明后者将有助于消除土壤环境中Cr(Ⅵ)污染风险。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铁 , 柠檬酸 , 六价铬 , 土壤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