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锦棠
,
李丽娜
,
提岩
,
朱军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两步交联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聚天冬氨酸水凝胶.首先用赖氨酸作为内交联剂对聚丁二酰亚胺进行开环反应,以侧基的形式引入聚合物链中,然后用戊二醛为表面交联剂进行进一步交联反应,从而形成了水凝胶.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赖氨酸及戊二醛用量对水凝胶溶胀性能的影响.并对水凝胶的溶胀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溶胀过程属于非Fickian扩散.pH敏感性测试表明水凝胶在pH=3.4时收缩,而在pH<3.4和pH>3.4时溶胀,且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的溶胀率大于在酸性条件下的溶胀率.
关键词:
聚天冬氨酸
,
水凝胶
,
溶胀性能
郭锦棠
,
刘冰
,
李伶
,
王新英
,
孙经武
催化学报
利用稀土钇盐或钕盐和乙酸钯组成的催化体系催化一氧化碳和苯乙烯共聚,合成了聚(1-氧代-2-苯基丙撑). 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示差扫描量热、热重分析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方法对共聚产物进行了表征. 测试结果表明,共聚物为一氧化碳和苯乙烯的线性交替共聚产物,其玻璃化温度为235 ℃,熔点为250 ℃,分解温度为325 ℃,且用XPS未检测到聚合物中含有残留的金属. 同时考察了催化剂组分2,2′-联吡啶、对甲苯磺酸和对苯醌及溶剂甲醇等的用量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并对聚合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 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稀土与钯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对一氧化碳和苯乙烯交替共聚的催化活性可达1 200 g/(g·h).
关键词:
钯
,
稀土
,
钇
,
钕
,
一氧化碳
,
苯乙烯
,
交替共聚
,
聚酮
杨俊红
,
张恒春
,
郭锦棠
,
邸倩倩
,
张铁军
工程热物理学报
为探讨微波场强化药用植物溶剂提取的机理,通过对比实验分析微波辅助提取(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MAE)和传统回流两种工艺对黄芪水提液分子量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分子量为2000~50000的较大物质,MAE提取10 min的浸出量是传统回流30 min的16.6倍;对于分子量大于50000的物质,MAE提取10 min的浸出量仅占总浸出物的2.87%,而传统回流30 min时为7.94%.因此,MAE在较大分子量有效成分的快速浸出和避免无效物质的浸出方面显著优于传统回流工艺.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
黄芪提取
,
分子量分布
杨俊红
,
段增宾
,
郭锦棠
,
姚冀涛
,
肖恒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以水为提取剂,采用微波预处理-索氏提取法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分别考察了微波辐照功率、微波辐照时间、预处理加水量、提取时间对甘草酸粗品得率的影响,并结合目标成分从基质材料向提取溶剂扩散的阻力分析,探讨了目标成分提取的强化传质机理,为进一步建立提取动力学模型与优化传质过程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微波辅助提取
,
甘草酸
,
提取动力学
,
强化传质
冯亚凯
,
关文丽
,
赵海洋
,
郭锦棠
,
陈庆良
,
刘建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丙烯胺等离子体表面修饰对聚碳酸酯聚氨酯材料进行改性研究,讨论了改性条件对材料表面亲水性和表面形态的影响,水接触角、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结果表明,预处理气压、处理功率、放电时间对聚氨酯材料表面改性影响较大.经丙烯胺等离子体修饰后,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得到改善;表面形态由高度平整、光滑变为粗糙结构,而且粗糙程度因修饰条件不同而异;材料表面N/C比值从原始材料的2.44%上升到7.56%.预期改性后的聚碳酸酯聚氨酯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是人工血管适宜材料之一.
关键词:
聚碳酸酯聚氨酯
,
低温等离子体
,
表面修饰
,
丙烯胺
,
水接触角
杨俊红
,
焦士龙
,
郭锦棠
,
江菊元
,
褚治德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将数值方法应用于物性测试,用反问题的研究方法,通过建立物料的内部水分扩散模型及边界条件的处理,把反映物料干燥过程动态特性的实验含水率曲线与物料颗粒内部的水分扩散结合起来,确定物料颗粒在非稳态脱水过程中的内部水分扩散系数,并分析内部水分分布及其动态特性。计算结果与实验曲线拟合的分析表明,本文的方法是可行的,对于进一步分析干燥过程参数对种子劣变的影响及确定优化的干燥工艺从而达到干燥控制的目的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种子干燥
,
内部水分扩散
,
水分扩散系数
冯亚凯
,
关文丽
,
赵海洋
,
郭锦棠
,
陈庆良
,
刘建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氨气低温等离子体对聚碳酸酯聚氨酯材料进行表面修饰改性研究,讨论了改性条件对材料表面亲水性和表面形态的影响.蛄果表明,修饰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得到改善,随着表面氨基浓度增大,接触角降低;表面形态由高度平整光滑变为粗糙结构,而且粗糙程度因修饰条件不同而异;材料表面N/C比值从原始材料的2.44%上升到3.98%.时效性考察结果表明,水接触角在5 h内迅速上升,在10 h之后趋于一个穗定值.预期改性后的聚碳酸酯聚氨酯具有优异生物相容性,是人工血管适宜材料之一.
关键词:
聚碳酸酯聚氨酯
,
低温等离子体
,
表面修饰
,
氨气
,
水接触角
郭锦棠
,
赵美华
,
王博
,
提岩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8.03.004
用聚乙二醇为原料合成N,N'-二甲基甘氨酸单羟基聚乙二醇酯(APEG),并对每步合成的产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1H-NMR表征.聚氨酯表面分别引入多氨基聚合物(聚丙烯酰胺和氨基硅油),再接枝APEG,最后在聚氨酯膜表面进行与丙磺酸内酯的开环反应,实现末端带磺铵两性离子聚乙二醇在聚氨酯表面的固定.采用环境扫描电镜(SEM)观察聚合物膜的表面形貌,用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聚合物膜表面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合成的APEG与预定结构一致,通过此法接枝后聚合物膜表面S原子分数分别达1.9%,0.5%,磺铵两性结构成功构建到聚合物膜表面,并且提高了接枝率.
关键词:
聚碳酸酯聚氨酯
,
聚乙二醇
,
磺铵两性结构
,
开环反应
郭锦棠
,
孙经武
,
张颖萍
,
高峰
,
王新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稀土络合体系RE(P204)3-Al[CH2CH(CH3)2]3(RE=Y,Nd,Pr,Sm,Dy,Eu);P204=(RO)2POO-,R=CH3(CH2)3CH(C2H5)CH2-催化二氧化碳(CO2)与环氧氯丙烷(ECH)无规共聚/,合成高分子量的新型聚碳酸酯.同时利用此催化体系对CO2、ECH、环氧树脂(EP(618))进行三元共聚,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广角X射线衍射及热重分析(TG)对催化体系及其共聚物以表征.共聚物具有结晶结构.加入EP(618)后,聚合物的半寿温度及最大分解速度温度均提高.
关键词:
二氧化碳
,
环氧氯丙烷
,
环氧树脂
,
稀土络合催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