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国
,
李强
,
杜晓刚
,
王阳萍
,
戴中颖
,
叶飞
,
吴庆丰
,
金晓东
,
李萍
,
党建武
原子核物理评论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基于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HIRFL/HIRFL-CSR),在被动型束流配送系统下采用二维分层适形照射治疗技术开展重离子治癌临床试验研究.为了更好地利用重离子束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生物物理优势并保障重离子临床治疗试验的顺利实施,一个初级版本的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已经设计完成.此计划...
关键词:
重离子治癌
,
治疗计划系统
,
二维分层适形照射
,
剂量算法
杨建设
,
李文建
,
王菊芳
,
王转子
,
夏景光
,
金晓东
,
高清祥
,
魏巍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3.011
应用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对人类正常肝脏细胞经γ射线照射导致的染色体损伤后48 h内的动态修复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照射后原初染色单体断裂和等点染色单体断裂数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多,染色单体断裂显著多于等点染色单体断裂;经过24 h的继续培养,这两种类型的损伤都有不同程度的修复,约50%染色单体断...
关键词:
染色体断裂
,
动态修复
,
人肝细胞
荆西刚
,
李文建
,
杨建设
,
郭传玲
,
褚巍
,
金晓东
,
王菊芳
,
周立斌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6.01.008
以体外培养的人类胃癌细胞系BGC823为材料,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提供的能量为20 MeV/u的12C6+离子,分别在富氧(95% O2+5% CO2)和自然条件下辐照细胞,测得这种离子的氧增比近似为1,说明在中等能量区12C6+离子有很低的氧效应.
关键词:
氧效应
,
碳离子
,
人胃癌细胞系BGC823
,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
金晓东
,
李强
,
郭传玲
,
郝冀芳
,
王菊芳
,
李文建
,
闫铮
,
戴中颖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6.02.036
以人类肝癌细胞SMMC-7721和正常肝细胞L02为研究对象, 以这两种细胞0.3 Gy时超敏感性的存活数据为基础, 从理论上探讨了γ射线照射时, 用超分次技术治疗肝癌的可能性.经过计算发现: 如果目标肿瘤和周围的正常组织超敏感性的存活差异提高到3%, 即可利用超分次技术对肿瘤进行治疗.应用超分次进...
关键词:
辐射超敏感性
,
超分次
,
50%肿瘤局部控制率
金晓东
,
李强
,
吴庆丰
,
李萍
,
陶家军
,
巩莉
,
戴中颍
,
刘新国
原子核物理评论
先前的研究表明,肿瘤细胞中survivin的高表达与细胞对高传能线密度(LET)射线的辐射抗性相关.研究了survivin表达在高LET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中的作用,发现抑制survivin表达对高LET C离子辐射诱导的Bcl-2和Bax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在高LET射线辐照中,survivin可能...
关键词:
高LET射线
,
凋亡
,
survivin
杨建设
,
李文建
,
赵靖
,
高清祥
,
王转子
,
夏景光
,
金晓东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2.012
利用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预测研究了γ射线对肝癌细胞SMMC-7721的辐射效应. 结果表明, G1和G2期细胞内的染色单体和等点染色单体断裂数与照射剂量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性, 染色单体断裂总数与细胞存活率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说明辐射诱导的染色单体断裂可以作为预测SMMC-7721细胞内在辐射敏感...
关键词:
早熟染色体凝集技术
,
预测
,
肝癌
,
辐射
,
效应
金晓东
,
李强
,
李文建
,
王菊芳
,
郭传玲
,
郝冀芳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5.02.011
研究了人肝癌细胞SMMC-7721在低剂量γ射线照射下超敏感性和增强的辐射抗性响应. 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接受0-6 Gy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的照射.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进行分选计数, 并用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发现SMMC-7721细胞存在低剂量辐射超敏感性和增强的辐射抗性响应, 即在...
关键词:
辐射超敏感性
,
增强的辐射抗性
,
细胞克隆形成率
,
细胞存活分数
闫铮
,
李强
,
金晓东
,
戴中颖
,
李莎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6.02.033
对重离子束治癌的优势进行简要的回顾, 并着重介绍了用于重离子放射治疗的治疗计划系统. 治疗计划系统是一套软件系统, 不同的硬件设施应有与其相匹配的软件系统, 即治疗计划系统.在此基础上, 针对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特点提出一些关于治疗计划系统方面的构想.
关键词:
重离子治癌
,
相对生物学效应
,
深度剂量分布
,
治疗计划系统
,
束流配送系统
李强
,
Y.Furusawa
,
A.Kitagawa
,
M.Kanazawa
,
金晓东
,
戴中颖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7.02.002
介绍了β缓发粒子衰变放射性束9C辐照处于不同贯穿深度上人类唾液腺细胞的深度存活效应.与稳定的12C束流相比,放射性9C束流在其Bragg峰区附近展示了增强的生物学效应,即细胞的致死效率明显增强.探讨了放射性束9C在其Bragg峰区展示增强生物学效应的生物物理机制,并介绍了利用另一种放射性束8B进行辐...
关键词:
放射性束
,
9C束流
,
增强的生物学效应
,
生物物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