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志巧
,
陈峰
,
张红波
,
熊翔
功能材料
以AR中间相沥青为原料,采用中间相沥青自发泡法在初始发泡压力为3MPa、发泡温度在390~450℃范围内制备了4种炭泡沫.利用SEM观察了炭泡沫的孔隙结构,并测定了其体积密度、抗压强度和导热系数,考察了发泡温度对炭泡沫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较低的发泡温度(<430℃)可以消除大的孔隙缺陷;...
关键词:
中间相沥青
,
炭泡沫
,
导热系数
陈峰
,
张红波
,
熊翔
,
闫志巧
材料导报
炭泡沫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炭材料,自出现起就成为炭材料研究中的热点.以中间相沥青基炭泡沫为重点,介绍了炭泡沫的发展历史和研究进展,总结了现有炭泡沫制备技术,包括发泡剂发泡法、模板法、中间相沥青自发泡法和限空间法等,概述了炭泡沫的性能和应用前景,并展望了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
炭泡沫
,
中间相沥青
,
多孔材料
闫志巧
,
熊翔
,
肖鹏
,
李江鸿
,
黄伯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Ta-C化合反应生成TaC的过程.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Ta-C反应受动力学过程控制,反应初期易生成中间相的Ta2C.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Ta-C反应过程符合缩核反应模型,C的扩散为反应的控制步骤.首先,C向Ta中扩散形成间隙固溶体,进一步转变为Ta2C相,C过量时最终形成TaC.树脂炭和热解炭...
关键词:
TaC
,
热力学
,
动力学
,
扩散
,
缩核反应
闫志巧
,
熊翔
,
肖鹏
,
李江鸿
,
黄伯云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Ta-C化合反应生成TaC的过程.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Ta-C反应受动力学过程控制,反应初期易生成中间相的Ta2C.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Ta-C反应过程符合缩核反应模型,C的扩散为反应的控制步骤.首先,C向Ta中扩散形成间隙固溶体,进一步转变为Ta2C相,C过量时最终形成TaC.树脂炭和热解炭...
关键词:
TaC
,
热力学
,
动力学
,
扩散
,
缩核反应
闫志巧
,
熊翔
,
肖鹏
,
李江鸿
,
黄伯云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Ta有机溶剂浸渍C/C复合材料经热处理后可制备TaC均匀分布的C/C-TaC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了Ta有机溶剂热处理转变生成TaC的过程.研究表明:在热处理过程中,Ta有机溶剂先转变为氧氟化钽(TaO2F)和Ta2O5等中间相;在1 500℃热处理后,Ta全部转变为TaC.热力...
关键词:
Ta有机溶剂
,
C/C复合材料
,
热处理
闫志巧
,
熊翔
,
肖鹏
,
陈峰
,
刘根山
,
黄伯云
新型炭材料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和刷涂法在C/Si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抗氧化涂层.该涂层由致密的CVD SiC层和多孔的Mo-Si层交替组成,其结构从里到外为:CVD SiC层→Mo-Si层→CVD SiC层→Mo-Si层→CVD SiC层.涂层试样于1400℃的氧化实验和1400℃<=>10...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
化学气相沉积碳化硅
,
刷涂
,
抗氧化涂层
,
抗热震性能
闫志巧
,
熊翔
,
肖鹏
,
黄伯云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7.01151
以针刺整体炭毡为预制体, 采用CVD+MSI工艺制备了C/SiC复合材料, 借助XRD和SEM研究材料的微观组织, 通过等温氧化失重和非等温热重分析研究材料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 结果表明: MSI工艺所制备的C/SiC材料致密度高, 物相组成为类石墨结构的C、反应生成的SiC和残留Si. 其...
关键词:
C/SiC复合材料
,
melt silicon infiltration
,
C/C composites
,
oxidation kinetics and mmechanism
,
TG analysis
闫志巧
,
熊翔
,
肖鹏
,
李江鸿
无机材料学报
采用Ta有机溶剂浸渍C/C复合材料,经固化、热处理制备C/C-TaC复合材料.研究发现:在2MPa浸渍压力下,Ta有机溶剂易于浸渍C/C复合材料和固化;1500℃热处理后,Ta有机溶剂全部转变为TaC,其尺寸细小,结晶度高,呈颗粒状或聚集成团簇均匀分布在热解炭层面上;1800和2000℃热处理后的T...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
liquid phase infiltration
,
TaC
,
morphology
闫志巧
,
熊翔
,
肖鹏
,
黄伯云
功能材料
Ta2O5是重要的介电材料和光波导材料.从前驱体的选择方面综述了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Ta2O5薄膜的研究进展,说明了五卤化钽和Ta金属有机化合物对CVD过程的影响,对这两类前驱体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和评述,讨论了Ta2O5的生成机理,并对其发展方向作了简要的展望.
关键词:
化学气相沉积
,
Ta2O5
,
薄膜
,
五卤化钽
,
金属有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