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亚军
,
闫龙
硅酸盐通报
以含钛高炉渣为催化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e4+掺杂的负载型催化剂Fe2O3-CeO2-TiO2/γ-A12O3,通过其在CWPO工艺中对模拟染料废水的处理效果来研究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确定了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并通过XRF、XRD、BET、SEM等手段解释了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Ce4...
关键词:
Ce4+掺杂
,
含钛高炉渣
,
染料废水
,
CWPO
韩志萍
,
闫龙
,
王玉飞
,
史志铭
硅酸盐通报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在印有梳状银电极的石英玻璃表面制备了不同含量Sn2+掺杂的氧化钛薄膜,通过烧结制得一系列湿敏元件,研究了Sn2+掺杂量、烧结温度和工作频率对薄膜湿敏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较低的工作频率下元件的湿敏性能较好;Sn2+的加入不同程度地降低了TiO2基薄膜的阻抗值,其中TiO2-15wt...
关键词:
氧化钛
,
薄膜
,
湿度敏感
,
离子掺杂
郭莉
,
王丹军
,
闫龙
,
付峰
,
强小丹
人工晶体学报
以抗坏血酸和甲酸为还原剂,Cu( NO3)2为铜源制备了Cu2O微晶,并借助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FE-SEM)对样品的物相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以罗丹明B为模型污染物,探讨了Cu2O微晶的形貌对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以抗坏血酸为结构导向剂可获得八面体C...
关键词:
结构导向剂
,
氧化亚铜微晶
,
光催化活性
闫龙
,
史志铭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n~(2+)掺杂TiO_2纳米粉体,利用TG-DTA和XRD分析对凝胶的相变过程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Sn~(2+)掺杂显著抑制了锐钛矿和金红石晶粒的长大,使凝胶-锐钛矿转变和锐钛矿-金红石转变的温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随着Sn~(2+)掺杂量的增加,对锐钛矿向金...
关键词:
TiO_2
,
相变
,
Sn~(2+)
,
掺杂
路晓明
,
史志铭
,
闫龙
,
金丽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含量Fe3+掺杂的纳米氧化钛粉体,利用X光衍射仪研究了氧化钛凝胶的相变过程,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金红石转变量和锐钛矿晶粒尺度.试验结果表明,Fe3+的掺杂抑制了锐钛矿相变,促进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阻碍锐钛矿晶粒的长大.Fe3+掺杂量大于2mol%时,在600℃烧结获得小...
关键词:
氧化钛
,
溶胶-凝胶
,
相变
,
离子掺杂
郭莉
,
王丹军
,
闫龙
,
付峰
,
强小丹
,
刘启瑞
人工晶体学报
以Zn( NO3)2和NaOH为起始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片状和柱状纳米ZnO.采用XRD、XPS、FE-SEM、BET等对样品的形貌、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作为模型污染物来评价其光催化性能,讨论了ZnO的形貌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片状纳米ZnO具有较高的(0001)活性面比例,表现...
关键词:
溶剂热法
,
纳米ZnO
,
光催化活性
,
活性面
王玉飞
,
闫龙
,
陈碧
,
李健
,
王超
硅酸盐通报
采用XRF、XRD、BET、SEM、TEM、EDS等对榆林原矿高岭土的组成、结构、形貌等进行检测分析,以期对后续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实验结果表明,高岭土是一种以高岭石为主要成分的黏土矿物,原矿高岭土具有高岭石的结构,是由片状、蠕虫状以及叠片状组成.其成分复杂,主要成分为Al2O3和SiO2,此外,...
关键词:
高岭土
,
改性
,
XRF
,
BET
,
SEM
亢玉红
,
马亚军
,
李健
,
王爱民
,
闫龙
,
郝华睿
硅酸盐通报
采用经碱熔融-离心提取处理的粉煤灰为原料,经水热反应法研究合成高纯度X型沸石的过程,探讨了碱灰比、焙烧温度对硅铝熔出量的影响,研究了碱度、陈化时间、晶化时间与硅铝比对合成的影响以及其对含Pb2+废水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碱灰比为2.3∶1,焙烧温度为680℃时可获得最佳的硅铝熔出量;当SiO2/Na...
关键词:
粉煤灰
,
高纯度X型沸石
,
铅离子
,
废水处理
刘步明
,
闫龙
,
杨宏伟
硅酸盐通报
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不同含量Cu2+掺杂的纳米氧化钛粉体,利用差热-热重、X衍射仪研究了氧化钛凝胶的相变过程,分析了产物的晶体结构、金红石转变量和锐钛矿晶粒尺度.结果表明,Cu2+的掺杂抑制了锐钛矿相变,促进锐钛矿向金红石相转变,阻碍锐钛矿晶粒的长大,Cu2+掺杂量大于2%(物质的量含量,下同)...
关键词:
氧化钛
,
溶胶-凝胶
,
相变
,
离子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