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作者=阮美玲  

  • 论文(16)

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铝晶须形态和生长机理研究(2)

江国健 , 庄汉锐 , 王本民 , 张炯 , 阮美玲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1999.04.016

在对自蔓延高温合成方法制得的AIN晶须形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高分辩电镜等技术,对AIN晶须进行了生长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晶须头部的小液滴显示氮化铝晶须可由VLS机制生成.光滑晶须头部的出现、过饱和度与晶须直径的关系、侧面的二次生长、生长台阶的出现,这些都说明VS机制在起作用.虽然在AIN晶须中发现层...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 氮化铝 , 晶须 , 生长机理

钛掺杂有序多孔氧化锆的研究

陈航榕 , 施剑林 , 张文华 , 阮美玲 ,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利用表面活性剂辅助途径,水热条件下合成了含钛的有序多孔氧化锆.通过XRD、N吸附、HRTEM、UV-VIS吸收光谱、Raman光谱等手段对不同按量的钛掺杂多孔氧化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5mol%的钛掺杂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钛掺量<30mol%时,钛能很好进入氧化锆骨...

关键词: 钛掺杂 , porous zirconium oxide , amount of doping

石墨化对碳纳米管结构与电学性能的影响

张琳琳 , 许钫钫 , 冯景伟 , 阮美玲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724/sp.j.1077.2009.00535

在氮气气氛及2700℃温度下,对富含结构缺陷的具有Turbostratic形貌特征的碳纳米管原料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自主开发的基于透射电镜的原位性能表征系统对石墨化前后的碳管结构和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高温石墨化处理后,碳管结构转变为类似于竹节状或管状的...

关键词: 碳纳米管 , graphitization , helical cone , conducting property

自蔓延高温合成氮化铝晶须形态和生长机理研究(1)

江国健 , 庄汉锐 , 王本民 , 张炯 , 阮美玲

人工晶体学报 doi:10.3969/j.issn.1000-985X.1999.04.015

采用自蔓延高温合成技术(SHS),在高压氮气中成功地合成了氮化铝晶须,并对它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制备时的生长条件极不稳定,出现不同形态的晶须形貌,除了细长均匀的氮化铝晶须外,还出现了各种其它不规则形状的产物.过饱和度的不同,产生了枝蔓晶结构.按照VS生长方式,在均衡生长条件下,生...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 氮化铝 , 晶须 , 生长机理

钛掺杂对介孔硅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

王连洲 , 施剑林 , 禹剑 , 阮美玲 ,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在室温碱性条件下合成了Ti掺杂的介孔硅材料MCM-41,借助XID、IR、HREM和N2吸附等分析手段,探讨了Ti掺杂量对介孔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的Ti离子可以进入Si骨架,并生成Si-O-Ti键.随着Ti掺杂量的增加,六方规则排列的介孔硅结构有序度下降,最终可...

关键词: 介孔硅材料 , Ti-doped , mesopore structure

低表面活性剂/硅比率中有序介孔材料的合成

禹剑 , 王连洲 , 施剑林 , 阮美玲 ,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以AlCl.6HO为铝源,在低表面活性剂/硅摩尔比(0.12)的体系中,合成Si/Al比在16~64范围内变化的有序介孔硅酸铝材料.用XRD、TEM、FTIR及氮吸附等测试手段对材料进行了分析.当NaOH/Si比从0.2增加到0.6时,获得的有序介孔材...

关键词: 介孔 , aluminosilicate , charaterization

Y-α-β Sialon复相陶瓷的显微结构和蠕变行为

林明通 , 蒋丹宇 , 汪霖 , 阮美玲 , 施剑林

无机材料学报

研究了一种以YAG为晶界相和理论初始α/β比率为65/35的Y-α-β复相sialon在温度1250~1350℃和应力110~290MPa的四点弯曲蠕变行为,得出在1250、1300、1350℃下的应力指数分别为1.31、1.49、1.62,蠕变激活能为677kJ.mol-1,...

关键词: 复相sialon , creep , microstructure , oxidation , phase transformation

氮化硅粉体的水基流延研究

张景贤 , 江东亮 , 谭寿洪 , 归林华 , 阮美玲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0.z1.055

本文采用国产的α-氮化硅粉(d50=1μm),测定了粉体的zeta电位.根据粉体的表面性质,选用聚丙烯酸钠作为分散剂,分析了pH值、分散剂对氮化硅粉体zeta电位以及浆料粘度的影响,确定了良好分散的Si3N4浆料的pH值和分散剂含量分别为10和1wt%.选用PVA为粘结剂,PEG为塑性剂,二者在浆料...

关键词: zeta , 电位 , 分散剂 , 浆料 , 流延膜

一种热压β-sialon的蠕变和蠕变恢复行为

林明通 , 蒋丹宇 , 汪霖 , 阮美玲 , 施剑林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2.01.008

研究了一种以Sm-黄长石固溶体(M')为晶界相的β-sialon在温度为1300 ℃、应力为110~270MPa条件下的四点弯曲蠕变行为.应力指数为1.2,蠕变后试样的显微结构观察表明在晶界点出现蠕变空洞.由此推测扩散调节的晶界滑移是主导蠕变机制在1300 ℃/200MPa下的蠕变恢复行为归因于残余...

关键词: β-sialon , 蠕变 , 蠕变恢复

钛掺杂对介孔硅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

王连洲 , 施剑林 , 禹剑 , 阮美玲 , 严东生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1999.01.008

在室温碱性条件下合成了Ti掺杂的介孔硅材料MCM-41,借助XRD、IR、HREM和N2吸附等分析手段, 探讨了Ti掺杂量对介孔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掺杂的Ti离子可以进入Si骨架,并生成Si-O-Ti键. 随着Ti掺杂量的增加,六方规则排列的介孔硅结构有序度下降,最终可导致结构一致性...

关键词: 介孔硅材料 , Ti掺杂 , 介孔结构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