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亚平
,
王伟晗
,
李彦晴
,
刘化瑾
,
周兵
,
操瑞兵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给出了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几何参数的关系式,并分析了倾斜角为10°、15°、20°扇形、15°椭圆、20°扇形搭接的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和压降性能测试实验结果.结果显示20°扇形折流板方案的壳侧换热系数较高且压降较低,其性能指标ho/△p1o/3平均值比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
性能试验
,
三分螺旋折流板
,
倾斜角
,
当量螺旋角
陈亚平
,
李映斌
,
王克勇
,
施明恒
工程热物理学报
建立了在连续的竖直波纹板上降膜吸收过程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无因次化处理和仿真数值计算.给出了溶液液膜内流场、温度场、质量分数分布的计算结果,比较了交叉双尺度波纹板片和当量平板上的吸收传热和传质系数随不同溶液喷淋密度的变化结果,显示出前者具有更好的性能,并讨论了波纹节距对传热和传质系数的影响关...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
交叉双尺度波纹
,
降膜
,
溴化锂水溶液
陈亚平
,
董聪
,
操瑞兵
,
吴嘉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对倾斜角为20°、24°、28°和32°的单头以及32°的双头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和弓形折流板换热器的传热和压降性能进行了测试,换热器采用公共壳体和可更换管芯结构。采用壳侧轴向雷诺数和轴向欧拉数分别作为反映壳侧流量和阻力系数的无因次参数。试验结果显示在试验范围内周向重叠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
关键词: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
三分螺旋折流板
,
周向重叠
,
性能试验
,
倾斜角
王伟晗
,
陈亚平
,
吴嘉峰
,
操瑞兵
,
董聪
工程热物理学报
建立了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壳侧流动与传热的数学模型,对其流场、温度场和压力场的数值模拟结果在多个纵剖面和横切片上进行了展示。可见在螺旋通道的轴心和靠近壳体的折流板外缘区域局部速度较高,在折流板背流面呈现出有利于强化掺混作用的回流区,流道内几乎没有流动死区;壳侧流体温度为稳步均匀下降趋势,并呈现从圆周...
关键词:
三分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
流场
,
温度场
,
压力场
,
数值模拟
郭华
,
陈亚平
,
王力
,
陶功明
钢铁钒钛
doi:10.3969/j.issn.1004-7638.2000.04.007
针对钢轨矫直后轨头各部分展宽量不一样的现象,运用材料力学、弹塑性力学等知识对钢轨矫直过程的应力及弯曲力矩进行了分析,并对实验室实物钢轨3点弯曲模拟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初步掌握了钢轨矫直过程中轨头不均匀变形和表面变形的原因.
关键词:
钢轨
,
矫直
,
变形
,
应力
,
弹塑性弯曲
,
弯曲力矩
陈亚平
,
梅娜
,
施明恒
工程热物理学报
针对螺旋折流片管壳式换热器的正方形布管方式,建立了相间套螺旋折流片的四管数学物理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该模型的流动与传热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光滑通道中及单管螺旋折流片模型的流动和传热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旋向相反的相邻螺旋折流片所诱导的两股旋流通过相互作用可提高通道内流体流速,并有效地形...
关键词:
螺旋折流片
,
管壳式换热器
,
涡旋
,
强化传热
,
数值模拟
吴嘉峰
,
陈亚平
,
施明恒
工程热物理学报
由于单效溴化锂吸收制冷循环受太阳能热源温度较低的限制,需要采用适当的辅助手段.本文对增压辅助型太阳能溴冷机循环流程提出了在冷凝器前加装隔离阀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可降低发生压力,以充分利用低温热源,并可有效回收压缩功.通过计算分析了改进循环的热力系数COP与热源温度和循环溶液质量分数差的关系.给出了在不...
关键词:
太阳能
,
溴化锂
,
吸收式制冷机
,
压缩
施晨洁
,
陈亚平
,
施明恒
工程热物理学报
建立了板翅式换热器冷却空气侧锯齿翅片通道的稳态湍流数学模型,借助FLUENT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从各段翅片中部的切片与翅片上表面两个视觉角度给出了计算区域的流场、温度场、湍流强度、换热系数、压力等分布图形,计算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锯齿翅片板翅式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机理.
关键词:
锯齿翅片
,
板翅式换热器
,
空气冷却
,
强化传热
,
数值模拟
陈亚平
,
王克勇
,
施明恒
工程热物理学报
提出了一个适合于利用太阳能的新型1.x级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计算了该循环的性能.结果表明,在现有太阳能集热器所能提供的热水温度范围,1.x级循环克服了单效循环运行范围窄的缺点,其性能指标明显高于两级循环;冷却水先进入冷凝器的串联流程优于并联流程;热水、冷媒水、冷却水温度对溴冷机循环系统的性能系数、...
关键词:
1.x级溴冷机循环
,
太阳能
,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
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