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卿
,
贺连龙
,
胡魁义
,
陈吉
,
范学书
,
丛洪涛
,
叶恒强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2.03.001
观察了在不同温度下退火的Al/Al2O3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达到570℃时包裹着Al核的非晶Al2O3壳开始破碎.研究了非晶Al2O3膜的破碎机理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和内耗的关系,发现氧化膜的状态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内耗特征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关键词:
Al2O3膜
,
Al/Al2O3
,
复合材料
,
微观组织
,
力学性能
,
内耗
杨志卿
,
陈吉
,
贺连龙
,
吴波
,
范学书
,
丛洪涛
,
叶恒强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2.04.005
通过对纳米Al/Al2O3复合材料微观结构的研究,揭示了这种材料热稳定性的特点.在550℃以下,完整的Al2O3的外壳限制了Al的传输,从而保持了原来的晶粒形态和尺寸.在570~650℃的温度范围内,弥散分布的Al2O3碎片通过钉扎晶界抑制了Al晶粒的长大.即使在660℃,Al晶粒熔化后,弥散的Al2O3碎片仍可在冷凝过程中有效地抑制Al晶粒的长大.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Al/Al2O3
,
热稳定性
常季
,
陈吉
,
崔霄
,
孙彦伟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5.11.006
目的 提高WC-Co-Ni纳米晶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 方法 利用脉冲电沉积法制备WC-Co-Ni纳米晶复合镀层,分析镀层的结构、表面形貌及元素成分,测试镀层的显微硬度. 对WC-Co-Ni纳米晶复合镀层和304不锈钢进行5%(质量分数) H2 SO4 溶液浸泡实验,计算腐蚀速率,对比其耐蚀性. 结果 当脉冲参数为阴极电流密度5 A/dm2、脉冲占空比50%、脉冲频率2000 Hz时,施镀2 h制备的WC-Co-Ni复合镀层为纳米晶结构. 镀层表面平整、光亮,无裂纹,由立方晶型的Ni、六方结构的WC和立方晶型的Co组成,WC-Co颗粒均匀弥散在纳米晶Ni镀层内,且m( Ni) : m( W) : m( C) : m( Co)=6 : 2 : 1 : 1. WC-Co纳米颗粒起到了促进形核的作用,晶粒尺寸大多分布在20 nm左右. WC-Co纳米颗粒对镀层起到了弥散强化作用,使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达到600 HV. 在浸泡腐蚀实验中,随着温度从20 ℃升高至80 ℃,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增加缓慢,20 ℃下的腐蚀速率仅为0. 4192 mm/a,80 ℃下的腐蚀速率也低于20 mm/a.结论 脉冲电沉积法制备的WC-Co-Ni纳米晶复合镀层硬度高于传统的不锈钢材料,耐蚀性也优于304不锈钢,综合性能较好.
关键词:
脉冲电沉积
,
WC-Co-Ni镀层
,
形核
,
显微硬度
,
脉冲参数
,
腐蚀速率
陈吉
,
汪伟
,
卢磊
,
卢柯
金属学报
介绍一种测量室温蠕变速率敏感指数m的新方法,即通过纳米压痕仪精确测量压头的压入位移h和材料的硬度值来计算m值.用该法分别测得单晶Cu(123)压痕蠕变的m的平均值约为0.0045;多晶Cu和纳米晶Cu(晶粒尺寸为30 nm)的m的平均值分别为0.007和0.0094.压痕蠕变曲线与传统的单轴蠕变曲线十分相似;室温m的平均值与加载条件无关,而由材料的微观结构决定.
关键词:
纳米压痕
,
null
,
null
孙冬来
,
陈吉
,
史艳华
,
梁平
材料保护
为了探讨不同高脉冲频率对Ni-Fe合金镀层性能的影响,在铜锌合金基体上脉冲电沉积了纳米晶Ni-Fe合金层。采用SEM对纳米晶Ni—Fe舍金镀层的显微形貌进行了观察,采用XRD对镀层的晶粒尺寸进行了表征,利用2273电化学工作站对其在3.5%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进行了测试,研究了其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晶Ni—Fe合金镀层致密、均匀;脉冲频率从0.5kHz逐渐增至3.5kHz时,镀层中的Fe含量在14.17%~22.77%内呈非线性变化,晶粒尺寸从23nm逐渐降至15nm;纳米晶Ni-Fe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呈下凹曲线规律变化,在1.5~2.5kHz内耐蚀性能较好,1.5kHz时最佳,自腐蚀电流密度约为0.216μA/cm^2,镀层电阻约为1.443×10^5Ω·cm^2。
关键词:
脉冲电沉积
,
高脉冲频率
,
镍.铁合金
,
纳米晶
,
耐蚀性
赵天宇
,
陈吉
,
孙彦伟
,
陈晓明
,
许志显
腐蚀与防护
doi:10.11973/fsyfh-201506006
采用腐蚀浸泡失重方法结合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不同温度下2205双相不锈钢在不同浓度H2SO4溶液中的耐蚀性,并与传统的20R钢和316L不锈钢作对比.结果表明,三种材质的耐蚀能力由强到弱排序为:2205>>316L>20R;硫酸浓度和温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由强到弱排序都为:20R>316L>2205.在T≤40℃,2205双相不锈钢的腐蚀深度为0 mm/a,耐蚀性等级为1级,评定为完全耐蚀;当温度增加至60℃且硫酸浓度为30%时,其腐蚀速率显著增加,腐蚀深度为27.026mm/a,耐蚀性等级为10级,评定为不耐蚀.高铬含量可以降低不锈钢材料的钝化电位,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不锈钢表面钝化膜的修复能力,可能是2205双相不锈钢比316L和20R更耐蚀的本质原因.
关键词:
双相不锈钢
,
硫酸
,
耐蚀性
,
电化学
,
腐蚀失重
吴新春
,
陈吉
,
韩啸
,
邱辉
材料保护
随着我国石油、天然气的大力发展,对高级别管线钢的耐蚀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不同温度下对X80管线钢进行离子渗氮处理,利用D/max-RB型X射线衍射仪、TESCAN VEGA3型扫描电镜观察、动电位极化曲线及阻抗谱测量,对比研究了X80钢及经离子渗氮后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化学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当渗氮温度为550℃和600℃时,表层硬度约为X80管线钢的3倍;自腐蚀电流密度和自腐蚀电位显著提高,X80钢经离子渗氮处理后在表面形成了Fe4N层,能显著提高其耐蚀性.
关键词:
离子渗氮
,
X80管线钢
,
耐蚀性
,
电化学行为
林宏升
,
罗敏
,
陈宇豪
,
陈吉
,
王柱
,
方鹏飞
材料保护
为评估广为应用的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防腐蚀性能,对其进行了紫外线加速老化试验,测试了其物理性能,采用盐雾腐蚀试验考察了其耐候性,利用电化学技术考察了涂层在紫外辐照前后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丙烯酸聚氨酯涂层经紫外辐照1 100h后外观和力学性能保持良好,低频阻抗模值仍保持107 Ω·cm2,在96h浸泡时间内阻抗谱呈现单容抗弧形态,仍能有效屏蔽电解质溶液向基体的渗透,丙烯酸聚氨酯涂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
关键词:
丙烯酸聚氨酯涂层
,
高耐候性
,
电化学阻抗谱
陈吉
,
罗敏
,
陈宇豪
,
林宏升
,
何春清
,
方鹏飞
材料保护
为了进一步研究无机富锌底漆中锌粉形状对涂层及其复合涂层防腐蚀性能的影响,分别选用球状和片状锌粉制备了无机富锌底漆,并与H702环氧云铁中间漆、H703灰环氧面漆一起构成了重防腐蚀复合涂层体系.通过盐雾腐蚀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技术研究了无机富锌底漆涂层及其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片状无机富锌底漆涂层的耐蚀性能更强,经过长时间的盐雾腐蚀没有出现明显的腐蚀产物;复合涂层交流阻抗谱的Bode中低频阻抗模值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在107Ω·cm2左右,Nyquist谱中的容抗弧半径明显增大,片状复合涂层的防腐蚀性能优于球状复合底漆涂层.
关键词:
无机富锌漆
,
锌粉形状
,
复合涂层
,
防腐蚀性能
朴楠
,
陈吉
,
孙彦伟
,
许志显
,
陈晓明
,
韩啸
材料保护
为了探讨1,4-丁炔二醇对纳米晶镍镀层硬度和耐蚀性的影响,采用直流电沉积法在黄铜表面制备了纳米晶镍镀层.利用X7000 X射线衍射仪、FEI Quanta600 FE-SEM扫描电镜、DUH-211S动态超显微微米压痕仪、动电位极化曲线及阻抗谱,研究了不同浓度1,4-丁炔二醇对镍镀层结构、硬度及耐蚀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镀液中1,4-丁炔二醇浓度的增加,镍镀层晶面的择优取向由(200)织构向(111)转变,晶粒尺寸减小;镍镀层硬度增加,在1,4丁炔二醇浓度为0.5 g/L时达到654 HV;在3.5%NaCl(质量分数)溶液中当1,4-丁炔二醇浓度为0.1 g/L时,镍镀层的耐腐蚀性最好.
关键词:
直流电沉积
,
纳米晶镍
,
1,4-丁炔二醇
,
镀层结构
,
硬度
,
耐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