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幼平
,
宋绍峰
,
李秀兰
,
党晓明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多元合金化处理共晶31Cr高铬铸铁,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AXIOS(PW4400)型X荧光及Leica图像分析仪对金相组织、成分、碳化物尺寸及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多元合金化后,碳化物尺寸细化、形貌改善,碳化物形状因子K先增大后减小,粒度因子D先减小后增大;确定了最佳成分,其碳化物的形状因子K=0.83,粒度因子D=0.66μm;共晶组成相形核及长大机制转变的复合作用改善了碳化物尺寸;溶液中碳原子活度、碳化物界面张力的改变和产生离异共晶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碳化物形貌的演变。
关键词:
多元合金化
,
31Cr
,
共晶高铬铸铁
,
碳化物
马幼平
,
党晓明
,
李秀兰
,
宋绍峰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33-1331/TJ.20110702.1658
借助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分析能谱,显微硬度仪,通过改变高铬铸铁(Cr15)凝固冷却速率,研究冷速对初生奥氏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增加,共晶组织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初生奥氏体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演变;初生奥氏体中固溶的C、Cr含量增加,奥氏体的过饱和度增大,当二次碳化物未析出时,初生奥氏体稳定性增加,一旦二次碳化物析出,其稳定性降低;初生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数量减少,稳定性增强;共晶奥氏体和初生奥氏体边缘部位不稳定,最先发生A→M转变.
关键词:
冷却速率
,
高铬铸铁
,
初生奥氏体
,
莱氏体共晶
,
组织
王成辉
,
马幼平
,
王相波
,
李秀兰
,
宋绍峰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V-EPC铸渗法制备了TiNp/Mn13复合材料,通过光学显微镜、XRD等研究了复合材料组织及TiN颗粒与基体结合情况,并在不同载荷下对不同TiN体积分数的复合材料和基体材料进行了冲击磨损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粉涂层中TiN体积分数为27%,36%时,复合材料中TiN分布均匀,与基体形成冶金结合;在各冲击载荷下,复合材料具有比Mn13钢更好的抗冲击磨损性能;TiN的高硬度与基体的加工硬化协同作用保证了复合材料在中低载荷下的抗冲击磨损性能.
关键词:
高锰钢
,
TiN颗粒
,
铸渗
,
冲击磨损
李升
,
马幼平
,
李秀兰
,
于杨
,
薛赠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研究冷却速率的变化对Cr28高铬铸铁凝固组织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体中固溶的Cr量和组织中碳化物相对体积含量对高铬铸铁的腐蚀速率有显著影响。快的冷却速率使高铬铸铁的组织更为均匀,偏析减小,同时也减小了奥氏体基体和碳化物之间的电极电位差,从整体上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关键词:
高铬铸铁
,
冷却速率
,
腐蚀速率
马幼平
,
温维新
,
刘鹏飞
,
徐可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4.02.010
研究了温度变化对ZM5镁合金表面扩渗层组织特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的温度范围内,表面扩渗层由Mg-Al-Zn固溶体和Mg-Al-Zn金属间化合物组成;扩渗层的组织形貌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随扩散温度的升高,扩渗层中Mg-Al-Zn固溶体区域层逐渐变宽,Mg-Al-Zn金属间化合物的析出量明显增加,且分布形貌有由不连续向连续、条状向网状变化的趋势.较低温度时,Mg-Al-Zn金属间化合物仅沿试样表面析出;较高温度时,Mg-Al-Zn金属间化合物不仅沿试样表面析出,并以网状分布的形式向基体内部延伸.
关键词:
ZM5镁合金
,
温度
,
组织
,
表面扩渗层
马幼平
,
杨蕾
,
徐可为
,
李泽宇
,
刘玉高
材料保护
根据纯镁材在扩渗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扩渗合金层形成特征随着扩渗时间的变化.研究了纯镁表面扩渗(Zn,Al)合金层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扩渗温度在390℃时,表面合金化过程中反应扩渗机理是镁表面合金化过程的关键阶段;扩渗时间由4 h延长至8 h,开始形成Al6Mg10Zn金属间化合物反应层,随后进一步发展为更加稳定的Al5Mg11Zn4金属间化合物.Zn元素的扩渗量对Al6Mg10Zn和Al5Mg11Zn4的转换起主控作用,并建立了相应的扩渗合金化模型.
关键词:
Zn
,
Ael扩渗
,
扩渗温度
,
扩渗时间
,
金属间化合物
,
形成机制
马幼平
,
李泽宇
,
刘玉高
,
赵峰
,
李俊
,
杨蕾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7.06.010
采用Mg基复合变质处理的方法,探讨过共晶高铬铸铁凝固组织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Mg基复合变质处理后,铁水的表面张力提高,铁液得到净化,同等冷却条件下,铁液凝固时热力学过冷度增大,不仅使凝固组织中伪共晶程度明显加剧,共晶组织数量有所增加,而且显著改善碳化物形态,从而使高铬铸铁的冲击韧性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
复合变质
,
高铬铸铁
,
凝固
,
碳化物
,
冲击韧性
刘玉高
,
马幼平
,
王丰产
,
王向锋
,
赵峰
,
张远芬
钛工业进展
doi:10.3969/j.issn.1009-9964.2006.03.004
对纯镁进行了表面渗锌处理,研究了扩渗温度及扩渗时间对于合金化渗层组织、相结构及反应层连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扩渗温度的选择有一个合适的范围,温度过低,扩渗速度太慢甚至Zn元素原子的能量达不到其激活能,不能产生活性原子,扩渗过程无法进行.温度过高虽然有利于形成合金化渗层,但会使基体晶粒粗化,甚至改变整个基体,而且,温度过高不利于反应层(金属间化合物区)的稳定;扩渗时间的延长会促使Zn的进入量和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量增加,并削弱晶界扩散优势的影响,最终使固溶层和反应层趋于均匀化.要形成连续的反应层,扩渗温度应控制在400℃~420℃,相应的扩渗时间为8 h以上.
关键词:
扩散温度
,
扩散时间
,
连续性
,
金属间化合物
唐武
,
马幼平
,
徐可为
,
王平
,
李弦
金属学报
采用摩擦力和声发射两种模式同时监测的划痕法研究了Au/NiCr/Ta和Au/NiCr多层金属薄膜的临界载荷Lc,并与TiN硬质薄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摩擦力和声发射模式均能反映出压头进入不同金属膜层时的变化,在单一金属薄膜层中两者均无大的变化.对应实验范围内不同的沉积温度,拐点特征载荷值基本不受其影响,而主要取决于多层膜的层厚和层数.
关键词:
划痕法
,
null
,
nu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