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劲松
,
杨开霞
,
谢志元
,
李传南
,
侯晶莹
,
高强
,
马於光
,
沈家骢
,
刘式墉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1999.01.004
报道了用可溶性发光材料聚(2,5-二丁氧基苯)做发光材料,分别与母体聚合物聚乙烯基咔唑(PVK)和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共混,并掺杂电子传输材料叔丁基联苯基苯基口恶二唑和空穴传输材料二胺衍生物作发光层,用铟锡氧化物和铝分别作正负电极,制作了两种蓝紫光有机/聚合物单层发光器件.通过比较两种器件的器件特性,发现以PMMA做母体的器件比用PVK做母体的器件有更好的稳定性,器件开启电压为10V左右,发光峰值波长均位于424nm,电致发光效率可达2.9%,比用PVK做母体的器件效率高一倍多.
关键词:
聚合物
,
共混
,
发光二极管
,
电致发光
,
效率
阚士董
,
马於光
材料导报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要实现高信息含量的应用,器件的稳定性和效率仍须进一步提高.基于量子统计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只有25%的电子空穴复合能量生成单线态激子,对于一个纯荧光的发光材料,在理论上,其器件效率的上限是光致发光效率的25%.三线态发光材料的应用,理论上可有效利用所有的复合能量,从而大幅度提高器件效率,目前已成为有机电致发光领域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有机三线态电致发光材料与器件的进展.
关键词:
三线态
,
光致发光
,
电致发光
,
发光效率
,
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