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宝华
,
汪艳飞
,
张焜
,
方岩雄
,
周蓓蕾
催化学报
合成并表征了 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Hnhp]HSO4)、 1-甲基-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Hnmp]HSO4)、 1-甲基咪唑硫酸氢盐([Hmim]HSO4)、 1-(3-磺酸基)-丙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C3SO3Hmim]HSO4)和1-(3-磺酸基)-丙基-2-吡咯烷酮硫酸氢盐([C3SO3Hnhp]HSO4)等以HSO-4为阴离子的质子酸离子液体,并以乙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考察了这些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n(n-BuOH):n(MeCO2H):n([C3SO3Hnhp]HSO4)=1.2:1:0.005,反应温度为120 ℃和反应时间为 1 h 时,酯收率可达99%以上;反应结束后离子液体与酯产物可分成两相,而且该离子液体重复使用8次,催化活性没有明显下降.探讨了阳离子结构及Brnsted酸性对催化活性的影响,考察了离子液体与酯化反应相关组分的互溶性.结果表明,离子液体的分相性能对催化效果有较大的影响,离子液体的催化活性与其酸性、溶解性密切相关.
关键词:
吡咯烷酮阳离子
,
离子液体
,
功能化
,
Br(o)nsted酸性
,
乙酸
,
丁醇
,
酯化
,
乙酸正丁酯
周媛
,
高鹏飞
,
张铁明
,
王永钊
,
赵永祥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00518
以单硅酯(2-(环戊基-1,3二烯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TEECp)和含有亚乙基桥键的硅酯a 1,2-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为硅源,以三嵌段共聚物P123为模板剂,通过调节TEECp预水解时间,采用共聚法合成了环戊二烯掺杂乙烷桥联材料(Cp-PMO),并采用小角X射线衍射.N_2物理吸附、透射电镜、红外光潜和热重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环戊二烯基被成功引入到乙烷桥联材料中,所得Cp-PMO样品具有高度有序的二维六方介孔孔道,热稳定性较高;随着材料中环戊二烯含量的增加,其有序性降低,孔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有所减小,孔壁逐渐增厚在乙酸乙酷与正丁醇的酷交换反应中,Cp-PMO样品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当该样品中环戊一烯含最为30%时,乙酸乙醋转化率和乙酸丁酯收率分别可达19.3%和10.6%.
关键词:
共缩聚
,
环戊二烯
,
介孔材料
,
乙酸乙酯
,
丁醇
,
酷交换
,
乙酸丁酯
常铮
,
郭灿雄
,
段雪
,
张密林
催化学报
将磁性Fe3O4纳米材料和SO2-4-ZrO2固体酸进行组装,制得一系列具有磁性和超细粒子结构的固体酸催化剂SO2-4-ZrO2/Fe3O4. 采用XRD,TG-DTA和XP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并分析和测试了催化剂的磁学性能、比表面积、粒度分布和元素的组成等物理化学性质. 该催化剂具有较小的粒度、较高的磁性及酯化催化活性,对乙酸丁酯合成反应的催化活性可达66%; 利用Fe3O4的磁性可对催化剂进行分离和回收. 经高温处理后,固体超强酸的形成对催化剂磁性、比表面积、表相原子的电子结合能以及各组分形态均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磁性
,
超细粒子
,
固体酸催化剂
,
氧化锆
,
乙酸
,
丁醇
,
酯化反应
吴健松
,
肖应凯
,
梁海群
,
冯玉婷
,
曾环忠
人工晶体学报
以MgSO4·7H2O、NaOH为原料,采用丁醇-变频微波-水热法制备了优质碱式硫酸镁晶须.样品用XRD,SEM,TEM,TG-DTA进行了物相、粒度、晶体形貌结构和热分析.考察了传统的水热法、变频微波-水热法、丁醇-水热法、丁醇-变频微波-水热法四种工艺对碱式硫酸镁晶须晶形、结构、分散性的影响.实验发现,在水热反应体系中加入体积分数为25%的丁醇,并采用变频微波加热,调节微波炉反应温度T=130 ℃,反应时间t=9 h时可获得粒度分布均匀、晶形好、分散性好、表面光滑、缺陷少的优质碱式硫酸镁晶须.透射电镜下估算晶须直径约为0.8~1.1 μm,长度约为60~100 μm.初步分析了微波、丁醇对碱式硫酸镁晶须生长的作用.
关键词:
丁醇
,
变频微波
,
水热法
,
碱式硫酸镁
,
晶须
许胜
,
李洪彬
,
林秋宁
,
曾繁花
,
沈洁
,
闫修维
,
米普科
催化学报
以二茂铁、二茂钛、二茂锆和取代茂锆为催化剂用于催化酯化合成乙酸丁酯, 探讨了不同茂金属、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低含量的茂金属就可高效催化酯化反应. 当催化剂为二茂钛, 其含量为 0.049%(摩尔比)时, 反应 30 min 产物乙酸丁酯的分离收率达到 90%, 纯度达到 98%. 以 400 目不同温度活化的硅胶为载体, 考察了负载二茂锆催化剂的性能. 当硅胶在 400 ℃ 焙烧 4.0 h, 负载二茂锆催化剂用量为 Zr/丁醇 = 0.487% (摩尔比), 反应后乙酸丁酯收率为 90.6%, TOF = 318 h-1. 该反应的产物后处理不需要用水洗涤, 无废水排出, 催化剂易回收利用, 是一个绿色的反应过程.
关键词:
茂金属
,
负载型催化剂
,
乙酸
,
丁醇
,
酯化反应
金万勤
,
刘公平
,
徐南平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3.005
20世纪末的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促使人们对生物质发酵制备燃料丁醇的探索和研究,其中渗透汽化膜分离技术因其高效、节能、环保、便于和发酵过程耦合等优点,在燃料丁醇制备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述了用于生物质发酵制备燃料丁醇过程中的渗透汽化疏水膜和亲水膜的研究进展,对丙酮-丁醇发酵-渗透汽化耦合工艺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渗透汽化
,
生物燃料
,
丁醇
,
丙酮-丁醇发酵
,
耦合过程
谢冰
,
章少华
,
黄安
,
罗来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分散剂对于纳米TiO2颗粒在正丁醇中分散效果的影响,分别加入分散剂三乙醇胺、SDBS,吐温-80,乳化剂OP-10等来改善其分散性,通过稀悬浮液的吸光度、平均粒径、Zeta电位来表征分散效果的好坏,吸光度越大,平均粒径越小,Zeta电位越大,则分散稳定性越好.结果表明:在5 ml正丁醇中加入1 mg TiO2,再分别加入各种分散剂,当三乙醇胺(TEA)的质量分数为1.4%时,SDBS的质量分数为0.8%时,吐温-80的质量分数为0.8%,乳化剂OP-10的质量分数为0.6%时,分别对应的分散体系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
关键词:
纳米TiO2
,
分散性
,
丁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