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旭宏
,
王殿中
,
王永睿
,
林民
,
程时标
,
舒兴田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1)60462-2
介绍了纳米ZSM-5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直馏汽油非临氢改质中的应用、纳米β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中的应用、纳米空心钛硅分子筛(HTS)的合成及其在环己酮氨肟化过程中的应用以及纳米Silicalite-1分子筛的合成及其在环己酮肟气相贝克曼重排生产己内酰胺中的应用,并简要综述了上述纳米分子筛合成和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对于炼油和石油化工中易结焦失活的催化反应过程,分子筛的纳米化可抑制催化剂快速失活,延长催化剂寿命.
关键词:
纳米分子筛
,
ZSM-5
,
β
,
钛硅分子筛
,
Silicalite-1
,
汽油改质
,
乙苯
,
己内酰胺
叶兴南
,
华伟明
,
乐英红
,
缪长喜
,
谢在库
,
高滋
催化学报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Cr2O3/Al2O3和Cr2O3/SiO2催化剂,并考察了催化剂在CO2气氛下催化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反应的活性.结果表明,Cr2O3/Al2O3的催化活性高于Cr2O3/SiO2.这可能是由于Cr2O3在Al2O3载体表面的分散度大大高于在SiO2表面的分散度.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与Cr2O3的负载量有关,在w(Cr2O3)=25%时,Cr2O3/Al2O3的催化活性最高.CO2气氛对乙苯脱氢反应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在CO2气氛下,Cr6+物种可能是催化乙苯脱氢反应活性位的前驱体.
关键词:
乙苯
,
脱氢
,
苯乙烯
,
氧化铬
,
氧化铝
,
氧化硅
,
负载型催化剂
,
二氧化碳
陈铜
,
范勤
,
廖仕杰
,
倪军平
,
缪长喜
催化学报
制备了以MgO和CaO为助剂的乙苯脱氢制苯乙烯用Fe-K催化剂,并考察了助剂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应用SEM、XRD、TPR和Mssbauer谱等手段表征了MgO和CaO对活性前驱体K2Fe22O34 晶相形成及其表观体相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引入MgO助剂,半径相近的Mg2+与Fe3+极易发生取代形成固溶体,使活性前驱体K2Fe22O34 晶相的形成温度有所降低,同时给体相结构引入氧空位,从而有利于乙苯发生晶格氧转移机理的脱氢反应,使催化剂活性提高. 引入CaO助剂,提高了K2Fe22O34 晶相的结晶度和苯乙烯选择性,但催化剂活性有所下降. CaO对Fe-K催化剂的还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是催化剂的稳定性助剂.
关键词:
乙苯
,
脱氢
,
苯乙烯
,
氧化镁
,
氧化钙
,
助剂
,
三氧化二铁
,
氧化钾
,
复合氧化物
徐龙伢
,
王清遐
,
刘伟成
,
谢素娟
,
孙新德
,
白杰
,
张淑蓉
,
王昌东
催化学报
高温气相反应条件下的催化裂化干气制乙苯过程中,容易生成甲苯和二甲苯等副产物; 在该过程中采用催化蒸馏技术,使苯与乙烯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反应,可大幅度降低产品中二甲苯的含量. 通过对催化裂化干气与苯烷基化催化精馏过程中的各反应步骤进行分析与热力学计算,结合反应的实际产物组成,提出了苯与乙烯烷基化的反应网络,探讨了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过程中甲苯和二甲苯的形成机理及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增大苯/乙烯比对提高乙烯平衡转化率及乙苯收率有利; 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烷基化反应,可大大减缓C-C键裂解速度,抑制甲苯和二甲苯生成,提高乙苯产品质量.
关键词:
苯
,
乙烯
,
烷基化
,
蒸馏
,
乙苯
,
甲苯
,
二甲苯
,
热力学
章艳
,
高保娇
,
王蕊欣
催化学报
在溶液聚合体系中,将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接枝在硅胶微粒表面,制备了接枝微粒PGMA/SiO2;通过环氧键的开环反应,实现了Meso-四(对羟基苯基)卟啉(THPP)在PGMA/SiO2上的键合,制备了键合有羟基苯基卟啉(HPP)的HPP-PGMA/SiO2;进一步使锰盐与HPP-PGMA/SiO2发生配位反应,制备了固载MnP (锰卟啉)-PGMA/SiO2催化剂.以分子氧为氧源,将MnP-PGMA/SiO2催化剂用于乙苯氧化反应,常压下实现了乙苯向苯乙酮的转化,并探索了乙苯氧化过程中的若干规律.结果表明,MnP-PGMA/SiO2催化剂能有效活化分子氧,显著催化乙苯氧化为苯乙酮的反应过程;于95 ℃常压下反应 12 h,苯乙酮收率接近18%,产物α-甲基苄醇的含量则极少.在催化氧化体系中,作为仿生催化剂的MnP存在最适宜用量,过量的MnP反而会抑制催化剂活性.在PGMA/SiO2表面,MnP的固载密度越小,催化剂的活性越高.在循环使用中,催化剂的活性呈升高的趋势.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硅胶
,
接枝聚合
,
锰卟啉
,
负载型催化剂
,
乙苯
,
氧化
,
苯乙酮
贾金平
,
冯雪
,
方能虎
,
黄加量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2.01.016
对直接进样、二硫化碳萃取和活性碳纤维固相微萃取(ACF-SPME)分别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水中的苯系物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对3种方法的线性、重复性、最小检出限等进行了试验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在灵敏度方面优于其他方法,但在重复性方面还有待提高。利用固相微萃取方法进行了实际废水样的检测及回收率试验,结果令人较为满意。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
活性碳纤维
,
固相微萃取
,
苯
,
甲苯
,
乙苯
,
二甲苯
,
水
李惠云
,
乐英红
,
缪长喜
,
谢在库
,
华伟明
,
高滋
催化学报
关键词:
氧化铬
,
氧化硅
,
溶胶-凝胶法
,
乙苯
,
脱氢
,
苯乙烯
,
二氧化碳
杨为民
,
王振东
,
孙洪敏
,
张斌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0965-2
乙苯是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苯乙烯,进而作为合成橡胶和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单体.乙苯的生产主要采用苯和乙烯的烷基化工艺.传统的AlCl3法由于存在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己逐步被环境友好的分子筛烷基化法取代.分子筛烷基化法分为气相法和液相法.气相烷基化催化剂为ZSM-5分子筛,例如Mobil-Badger气相烷基化工艺;液相烷基化催化剂有Y,Beta和MCM-22分子筛,例如Lummus/UOP的EBOne工艺和Mobil-Raythen的EBMax工艺.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乙苯需求量逐年增加,产能也逐渐扩大.尤其在中国大陆,目前乙苯产能居世界首位,其乙苯工艺技术的开发也最为活跃.经过20多年的发展,苯烷基化制乙苯工艺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在成功合成ZSM-5/ZSM-11分子筛的基础上,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联合开发了苯与干气气相烷基化制乙苯工艺;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则以ZSM-5分子筛为基础,开发了适应原料多样性的苯气相烷基化制乙苯催化剂和工艺技术,可以采用石油苯、焦化苯、纯乙烯、乙醇和稀乙烯为原料;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则开发了基于Beta分子筛的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催化剂及液相循环烷基化工艺.以上催化剂及工艺技术均己工业化应用.此外,实现催化烷基化与分离同时进行的催化蒸馏工艺以及乙烷脱氢再与苯烷基化的两段法制乙苯工艺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在苯烷基化制乙苯工艺中,气相法操作温度高,苯与乙烯进料摩尔比高,因而能耗高,同时二甲苯含量高,产品纯度低.液相烷基化工艺则具有温度低和苯/烯比低的特点,其能耗控制及产品质量均优于气相法工艺.但是,液相反应中的扩散阻力大,孔道为10元环的ZSM-5分子筛失活迅速,因而选用了具有12元环孔道的Y,Beta和具有表面12元环碗状半超笼的MCM-22分子筛为催化剂.然而,液相法工艺的苯与乙烯进料摩尔比仍然远高于理论化学计量比,其产品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多乙基苯(主要是二乙苯),需采用烷基转移过程将多乙基苯与苯反应生成乙苯.进一步降低苯/烯比、提高单乙苯选择性是未来乙苯工艺开发的努力方向.研究表明,介孔分子筛及纳米片状分子筛在苯烷基化反应中具有优于常规分子筛的催化表现,即更高的乙烯转化率和乙苯选择性.其原因在于,扩散是影响苯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关键因素,扩散性能的改善使得产物从活性位解吸后更容易扩散出去,进而空出活性位并进一步催化新的底物.同时,单烷基化产物与新的烷基化试剂进一步发生烷基化的几率降低,提高了单烷基化产物的选择性.因而,采用扩散性能更好的催化剂催化苯烷基化反应前景看好,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简单并廉价地获取该类材料.另外,虽然分子筛催化苯烷基化是一个环境友好的工艺过程,但是在分子筛催化剂制备过程中会产生环境污染.同时,失活催化剂的处理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开发分子筛的绿色合成技术,减轻甚至消除环境污染是一个值得努力的方向;开发失活催化剂的综合利用技术,如采用失活催化剂为原料用于分子筛的合成,可以作为环境保护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乙苯
,
烷基化
,
烷基转移
,
ZSM-5分子筛
,
MCM-22分子筛
,
Beta分子筛
,
Y分子筛
陈福存
,
朱向学
,
谢素娟
,
曾蓬
,
郭志军
,
安杰
,
王清遐
,
刘盛林
,
徐龙伢
催化学报
催化干气制乙苯是利用石化副产干气中的乙烯与苯反应生产乙苯的过程,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创新,我们相继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干气制乙苯第一代至第五代技术,并在石化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工艺角度综述了催化干气制乙苯的技术发展历程.
关键词:
催化干气
,
乙烯
,
乙苯
,
乙苯生产工艺
,
烷基化
,
烷基转移
赵雪松
,
刘盛林
,
陈福存
,
刘伟成
,
王清遐
,
徐龙伢
催化学报
提出了液相苯和稀乙烯变相催化分离制乙苯的反应示意图,对该烷基化反应部分的化学平衡、物料平衡和热量平衡进行了计算.在温度185℃,压力2.0 Mpa,乙烯1 mol/h,氮4 mol/h,新鲜苯3 mol/h的条件下,烷基化反应后的绝热温升为175.6℃.计算的温升、乙烯转化率和乙苯选择性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相符从反应段上部补充的35℃的新鲜苯与反应段流出的202.6℃气体进行热交换后,体系温度达到185.9℃,稍高于反应温度(185℃).但从反应段下部进入的35℃的稀乙烯与反应段流出的202.6℃的液体混合进行热交换时,由于稀乙烯使液体产物汽化,导致体系温度大幅度降低,平衡时体系温度仅为153.5℃,远低于所要求的反应温度.计算结果表明,需给体系提供91.5 kJ的热,或者将稀乙烯加热至523℃,混合后体系平衡温度才能达到185℃.
关键词:
苯
,
乙烯
,
烷基化
,
乙苯
,
变相
,
平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