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艳媛
,
丁旵明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0)60157-X
首先采用水热合成法和双氧水处理制备了具有锐钛矿相的TiO2纳米管,然后通过沉淀和光化学反应将Ag@AgCl纳米粒子负载于其上,从而制得TiO2纳米管负载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催化剂.结果表明,经Ag@AgCl纳米粒子修饰后,锐钛矿相TiO2纳米管因表面等离子共振效应而对可见光具有明显的响应,光生电子-空穴对更容易分离,因而TiO2纳米管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提高.该催化剂对亚甲基蓝分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可见光下照射1 h后即可完全降解脱色.另外,该光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亚甲基蓝脱色率仍保持在90%以上.
关键词:
银
,
氯化银
,
二氧化钛
,
纳米管
,
表面等离子共振
,
可见光响应
,
光催化
,
亚甲基蓝
刘文磊
电镀与涂饰
以硝酸改性天然滑石粉作载体,非金属元素P(来自磷酸)掺杂二氧化钛(P-TiO2)为活性组分,采用溶胶-凝胶法获得了可对阳光响应的具备吸附-降解集成处理效果的光催化剂P-TiO2/改性滑石粉.在相同条件下将未改性滑石粉、改性滑石粉、纯TiO2、P-TiO2和P-TiO2/改性滑石粉分别与丙烯酸清漆通过研磨和超声分散制备了可用于降解水中亚甲基蓝的可见光催化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扫描电镜表征了催化剂,并比较了它们制备的涂层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作用和吸附作用.结果显示,P-TiO2涂层性能好于纯TiO2涂层,吸附率和降解脱色率分别提高了4.0和25.0个百分点.改性滑石粉涂层的吸附率比未改性滑石粉涂层高17.8个百分点,但二者均没有降解脱色效果.P-TiO2/改性滑石粉涂层的光催化性能最优,其降解脱色率是P-TiO2涂层的1.3倍,吸附率也高出38.0个百分点.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掺杂
,
滑石
,
改性
,
丙烯酸清漆
,
光催化涂层
,
亚甲基蓝
,
降解
包淑娟
,
张校刚
,
刘献明
,
辛凌云
,
屈建平
催化学报
用溶胶-凝胶法在表面包覆了SiO2的磁基体Fe3O4上负载TiO2,从而得到了易于磁性固液分离的磁载WO3-TiO2/S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IR,XRD,SEM和XPS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研究了磁载WO3-TiO2/S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溶液脱色的性能,并考察了WO3掺杂量对样品催化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n(WO3)/n(TiO2)=0.001时,磁载WO3-TiO2/SiO2/Fe3O4复合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循环使用3次时脱色率仍保持在98%.
关键词:
磁性材料
,
复合光催化剂
,
氧化钨
,
氧化钛
,
氧化硅
,
氧化铁
,
亚甲基蓝
董守安
,
周强
,
唐春
,
董颖男
贵金属
doi:10.3969/j.issn.1004-0676.2010.04.001
研究了用胶体Ag纳米粒子负载法合成的Ag/TiO2 光催化剂对可见光催化降解目标污染物亚甲基蓝和苯酚的催化活性.根据Ag/TiO2催化剂样品的UV-Vis吸收光谱和XPS表征的Ag粒子结合能,探讨了可见光激发Ag/TiO2的催化机理.同时,实验了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对城市污水水样的催化净化作用.结果表明,以8 nm银胶粒子负载形成的0.5%Ag/TiO2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当用这一催化剂催化净化城市污水水样时,催化后水质依照COD值进行评价能够达到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厂排放一级A标准.
关键词:
物理化学
,
Ag/TiO2光催化剂
,
可见光
,
亚甲基蓝
,
苯酚
,
城市污水
,
光催化降解
陈华军
,
王锐
,
丁梧秀
,
李冬
复合材料学报
分别以2种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PEG) PEG600和PEG2000为模板导向剂,采用水热法合成ηAl2O3(PEG600)和ηAl2O3(PEG2000)介孔纤维,借助XRD、TEM和N2吸附测试对材料进行表征,研究了PEG聚合度对介孔η-Al2O3纤维性质的影响.通过静态吸附平衡实验考察了介孔η-Al2O3纤维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2种模板导向剂均可用于合成介孔ηAl2O3纤维.PEG聚合度对介孔结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孔径有较大影响.η-Al2O3(PEG600)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分别为189.899 m2.g-1和0.329 cm3.g-1,分别是η-Al2O3 (PEG2000)的1.4倍和1.2倍,平均孔径也比ηAl2O3 (PEG2000)的大.2种介孔ηAl2O3纤维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机制均为多分子层吸附.根据BET多层分子吸附方程计算得η-Al2O3(PEG600)和η-Al2O3(PEG2000)对亚甲基蓝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256.391 3 mg·g-1和204.045 9 mg·g-1.
关键词:
聚乙二醇
,
聚合度
,
介孔
,
Al2O3
,
亚甲基蓝
,
吸附
,
BET方程
聂龙辉
,
黄征青
,
徐洪涛
,
张旺喜
,
杨柏蕊
,
方磊
,
李帅华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2.20320
采用沉积-沉淀及光还原法制备了Ag@AgBr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该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在可见光(λ>420nm)下的催化性能,探讨了催化剂用量、pH值、亚甲基蓝初始浓度、H2O2添加量、循环使用及捕获剂对Ag@AgBr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为10mg/L,催化剂用量为1g/L,pH=9.8时,光照12min后,亚甲基蓝的降解率高达96%,且样品经5次循环使用后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而少量H2O2的添加对光催化活性影响不大,过量的H2O2会降低光催化活性;乙二胺四乙酸捕获空穴后比异丙醇捕获·OH后的光催化活性降得更低.同时,对Ag@AgBr等离子体光催化剂可见光降解亚甲基蓝的催化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银
,
溴化银
,
等离子体共振
,
光催化
,
可见光活性
,
亚甲基蓝
黄佳木
,
赵磊
,
蔡小平
,
张兴元
功能材料
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非晶态的TiO2-Ag薄膜,用XRD、XPS、STS和椭圆偏光测厚仪等对薄膜的晶体结构、表面成分、电子结构和薄膜厚度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和测试结果表明,薄膜呈非晶态,在薄膜表面存在单质Ag,其与Ti的原子浓度比为1.8:1.STS测试得到薄膜的禁带宽度为1.8eV.对10mg/L的亚甲基蓝溶液光催化脱色实验表明,随着薄膜厚度的增加,光催化脱色率递增,当厚度达360nm时,薄膜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在2h达90%以上,当厚度>360nm时,光催化脱色率不再增加;对2mg/L罗丹明B溶液光催化脱色实验表明,其脱色率对薄膜厚度的增加不敏感,薄膜对罗丹明B的脱色率在3h内达到88.7%.
关键词:
磁控溅射
,
TiO2-Ag薄膜
,
光催化
,
亚甲基蓝
,
罗丹明B
黎经纬
,
傅敏
,
董帆
,
廖佳珍
,
边际
,
李红梅
,
刘红艳
人工晶体学报
以工业偏钛酸为前驱体、尿素为氮源,混合煅烧制备了不同氮含量的TiO2光催化剂(记为TiO2-xN-温度).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吸收光谱(UV-Vis/DRS)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为目标污染物,评价了样品的可见光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中尿素与TiO2质量比为3∶1,煅烧温度为400℃(即TiO2-3N-400℃)时制得的样品活性最高.500 W的长弧氙灯照射4h,对亚甲基蓝降解率达到93.9%.
关键词:
二氧化钛
,
偏钛酸
,
氮掺杂
,
亚甲基蓝
,
光催化
成岳
,
徐玉欣
,
郎莹
,
杨永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硅溶胶为硅源、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四丙基溴化铵为模板剂,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制得Ti-ZSM-5分子筛催化剂,并用XRD,SEM,EDS,DTA/TG等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催化剂投加量、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光照强度、光催化时间以及pH值等因素对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400℃左右焙烧得到的Ti-ZSM-5催化剂对初始浓度为7.0 mg/L亚甲基蓝、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5 g/L、pH值为中性时,脱色率和降解率分别达到98.23,95.16%;Ti-ZSM-5分子筛催化剂经400℃焙烧后仍然存在碳和溴,它们的存在可能会提高光催化效果.
关键词:
四丙基溴化铵
,
Ti-ZSM-5催化剂
,
光催化
,
亚甲基蓝
徐恩兵
,
李坤权
,
朱志强
,
贾佳琪
,
王效华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5.01.2014041403
以三嵌段共聚物F108为模板剂,苯酚/甲醛为碳源,在中性条件下制备了平均孔径为3.14 nm,最可几孔径分布为3 nm和8 nm,BET比表面积为1541 m2·g-1,孔容为1.01 cm3·g-1的双孔分布介孔碳.通过静态实验法测定了介孔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特性,分析了初始浓度、溶液pH、温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并从热力学及动力学角度探讨了介孔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溶液初始浓度、溶液pH以及温度对吸附量有较大的影响,介孔碳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随着初始浓度、pH、温度的上升而增大,吸附为吸热反应,提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实验制备的介孔碳对亚甲基蓝的最大吸附量为421 mg·g-1,相比于普通活性炭,双孔分布介孔碳对亚甲基蓝显示了更优的吸附性能.亚甲基蓝在介孔碳上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和Elovich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0)<0,吸附标准焓变(ΔH0)>70 kJ·mol-1,说明亚甲基蓝在介孔碳上的吸附是自发进行的单分子层吸热反应,且化学反应在吸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介孔碳
,
亚甲基蓝
,
吸附
,
热力学
,
动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