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霞
,
王东强
,
赵见超
,
柯燕雄
,
梁鑫淼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5.07015
合成了一种新型奎宁-冠醚组合型手性固定相( QN-CR CSP)并用于氨基酸手性对映体的直接拆分,该固定相对12种氨基酸对映体有良好的手性拆分能力。基于氨基酸手性识别中离子交换和络合的协同作用,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等温吸附模型。通过迎头特殊点洗脱法( FACP)测定色氨酸( Trp)在不同金属离子添加剂条件下的等温吸附线,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流动相中的 Li+、Na+、K+等金属离子与氨基酸竞争固定相中的冠醚络合位点,随着金属离子与冠醚的络合作用力和络合吸附平衡常数增大,固定相对 Trp的手性拆分能力下降。该模型的建立对理解氨基酸在此类固定相中的手性保留行为以及固定相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手性固定相
,
奎宁
,
冠醚
,
离子交换
,
络合
,
等温吸附线
,
氨基酸
,
手性拆分
安晓萍
,
赵永亮
,
宝金荣
,
李颖
,
王令萱
,
叶建萍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06.06.002
合成了铽及掺荧光惰性镧、钆、钇的铽冠醚对苯二甲酸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及红外光谱推测出了配合物的组成;实验结果表明,半径大的稀土离子与18冠6的氧原子直接配位,而半径小的稀土离子则通过水分子配位;对苯二甲酸作为桥连配体连接两个稀土冠醚配合物.测定了配合物的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表明铽配合物发出较强的荧光.探讨了配合物中的传能过程,结果表明,配体能较好地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Tb3+,不发光稀土离子(La3+、Gd3+和Y3+)对发光稀土离子(Tb3+)具有很强的敏化作用,比较这三个含有惰性稀土离子的配合物,发现La3+的敏化作用最强.
关键词:
铽配合物
,
冠醚
,
对苯二甲酸
,
荧光强度
张敏
,
杨永
,
陈立班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5)60868-3
首次在共沉淀过程中添加18-冠-6醚络合生成的钾离子得到了均一的高活性冠醚络合的锌-钴双金属催化剂,并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热重红外(TGA-IR)和X射线衍射(XRD)进行了表征.元素分析发现K含量为1.2%. FTIR表明未加冠醚络合的双金属催化剂离心后上下部分呈现不同的络合状态,而冠醚络合的双金属催化剂仍保持均一. SEM表明冠醚络合的双金属催化剂为均一松散的结构.由于生成的钾离子被冠醚络合,不影响聚合反应效果. TGA-IR表明冠醚不仅络合K离子,还参与对金属活性中心的络合. XRD表明此催化剂具有低的结晶度.所制冠醚络合的锌-钴双金属催化剂能成功催化CO2与环氧丙烷共聚,其中CDMC3催化得到的共聚物碳酸酯含量为47.8%,副产物环状碳酸酯为1.5%,催化效率高达5122 g/g催化剂(32600 g/g Zn),明显优于不添加冠醚以同样工艺制备的DMC1(共聚物碳酸酯含量29.2%,副产物环状碳酸酯3.3%,催化效率4100 g/g催化剂(16300 g/g Zn).与不添加冠醚8次洗涤离心得到的DMC2相当(共聚物碳酸酯含量48.3%,副产物环状碳酸酯含量2.4%,催化效率5073 g/g催化剂(16400 g/g Zn)).基于此结果提出了两步的反应机理假设.
关键词:
双金属氰化物
,
二氧化碳
,
环氧丙烷
,
共聚
,
冠醚
王红艳
,
陈彬
,
佟振合
,
吴骊珠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利用Sonogashira反应,以较高的产率将苯并-15-冠-5-基团修饰到铁氮化酶活性中心,得到了结构新颖的ADT型模型化合物1,电化学研究表明该化合物能够催化还原醋酸放出氮气,具有明显的产氢活性.
关键词:
铁氢化酶模拟
,
冠醚
,
偶联反应
,
电催化
侯长军
,
黄清菁
,
霍丹群
,
张宿义
,
沈才洪
,
张良
功能材料
Receptor-Spacer-Fluorophore(R-S-F)结构型荧光分子传感器是由可选择性结合客体的主体基团与传递信号的荧光团通过桥联基团连接而成的一类分子传感器,结合了超分子在分子识别中良好的选择性和荧光信号的高灵敏度两个优点,成为一类可用于检测金属离子并具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型光学敏感材料.以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冠醚、杯芳烃结构为分类依据,从主体基团选择性能角度综述了近5年已成功合成并用于金属离子检测的R-S-F型荧光分子传感器及其研究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荧光分子传感器
,
分子识别
,
冠醚
,
杯芳烃
,
卟啉
曲荣君
,
孙昌梅
,
王春华
,
纪春暖
,
成国祥
催化学报
综述了相转移催化用于高分子化合物合成的主要研究进展. 介绍了季铵盐类及冠醚类相转移催化剂在高聚物的亲核取代反应、阴离子开环聚合反应及自由基聚合反应中的应用. 重点总结了亲核取代反应中聚苯乙烯类化合物的功能化及化学修饰,包括合成路线、反应机理、温度以及催化剂和溶剂的种类与用量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 冠醚类化合物的催化效果略优于季铵盐类化合物,而后者的成本低、毒性小、应用更广泛,其催化的反应应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以期将相转移催化技术尽早用于工业化生产.
关键词:
相转移催化
,
高分子合成
,
季铵盐
,
冠醚
张淑媛
,
何可可
,
郑世军
,
王永欣
,
张宝国
,
李自法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03.010
以4-(4'-烷氧基联苯基-4-羧基)苯甲醛和二氨基二苯并-15-冠-5为原料,通过溶液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席夫碱型液晶冠醚,产率为95.2%~96.7%,产物经元素分析、旋光仪、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示差扫描量热法和偏光显微镜测试技术进行了表征. 化合物6Ⅰ和6Ⅱ加热至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可以观察到手性近晶C相、近晶相、胆甾相和向列相的典型织构. 随分子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化合物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递减,近晶相范围渐增,而近晶相-向列相转变温度和向列相温度范围递减.
关键词:
席夫碱
,
冠醚
,
热致性液晶
,
合成
郑世军
,
张晓静
,
张淑媛
,
王书红
,
韩改革
,
李自法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6.01.003
以4′-正烷氧基联苯-4-甲酸和顺(反)-4,4′-双(4-羟基苯基偶氮)二苯并-18-冠-6为原料,通过溶液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偶氮型液晶冠醚,产率为91.7%~95.8%,产物经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示差扫描量热法、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 化合物4Ⅰ和4Ⅱ加热至各自的熔点以上都能形成液晶态,可以观察到近晶相和向列相(4ⅡD)的典型织构. 随分子末端烷氧基碳原子数增加,化合物4Ⅰ和4Ⅱ的熔点(Tm)和液晶态的清亮点(Ti)逐渐降低,液晶态的温度范围较宽.
关键词:
偶氮型
,
冠醚
,
热致性液晶
,
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