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杰
,
程继贵
,
夏永红
,
马琛
,
周济元
,
徐凯
硅酸盐通报
分别采用直接离心分离和湿法球磨+离心分离两种方法,加入一定量的分散剂,借助超声分散,对凹凸棒石黏土进行提纯.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场发射透射电镜观测提纯前后凹凸棒石黏土颗粒的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仪对提纯前后的物相组成进行了分析,采用红外光谱仪进行相关分析和鉴定,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凹凸棒石黏土进行成分分析,并对提纯后凹凸棒石黏土纯度进行了测定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直接离心分离和湿法球磨+离心分离提纯所得的凹凸棒石黏土纯度分别可达82.4%和95.3%,提纯后的凹凸棒石黏土为直径20~50 nm,长度50 ~600 nm的针棒状颗粒.
关键词:
凹凸棒石黏土
,
球磨
,
提纯
,
表征
林岳宾
,
丁红燕
,
章跃
材料导报
以凹凸棒石黏土(Attapulgite,ATP)为载体,通过酸性溶胶法制备纳米TiO2/SnO2/ATP前驱体,再经过不同温度煅烧得到其复合体.利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等对其组成、尺寸、结构等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SnO2和TiO2纳米颗粒很好地复合在ATP表面而且分布均匀没有明显的团聚,同时SnO2的掺杂及ATP的负载使复合体中TiO2柱径比相同工艺获得的纯TiO2的粒径要小,SnO2的掺杂降低了复合体中TiO2晶型转变温度,在形成锐钛矿型TiO2的同时,复合体中ATP的吸附能力得以保持.
关键词:
凹凸棒石黏土
,
酸性溶胶法
,
掺杂
,
晶型转变温度
鲍腾
,
陈冬
,
彭书传
,
谢晶晶
,
庆承松
,
陈天虎
复合材料学报
考察了物料配比和煅烧工艺对以凹凸棒石黏土、 锯末(造孔剂)和水玻璃(粘结剂)为原料制备的凹凸棒石基多孔陶粒(PC)性能的影响。利用所制备多孔陶粒的抗压强度作为衡量陶粒质量的指标, 通过单因素、 正交实验来优化陶粒的物料配比和煅烧工艺, 并通过XRD、 SEM表征多孔陶粒特性。结果表明: 物料的最佳质量比为凹凸棒石黏土:锯末:水玻璃=10:2:1; 在最佳煅烧条件下(700℃, 煅烧3 h)可以制备出满足国家标准的水处理用陶粒; 所制备陶粒内部存在大量分布均匀、 三维连通的气孔, 适合微生物的附着。
关键词:
凹凸棒石黏土
,
抗压强度
,
多孔陶粒
,
正交实验
鲍腾
,
陈冬
,
陈天虎
,
庆承松
,
朱晓
复合材料学报
以针铁矿(Goethite,GT)、锯末(成孔剂)和凹凸棒石黏土(粘结剂)为原料,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制备出符合国家水处理标准的铁氧化物生物多孔陶粒(Iron Oxide-based Porous Ceramsite,IPC).利用所制备IPC的抗压强度作为评价IPC质量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来优化IPC的物料配比和煅烧工艺,并通过XRD、SEM,偏光显微镜(Polarizing Microscope-PM),比表面积(BET-SSA)等技术来表征IPC孔结构特征及其特性.结果表明:IPC材料的孔连通性好,大孔孔径为10~20μm,抗压强度达到51~78 N,比表面积为79 m2/g,是一种以开放孔隙为主的多孔生物陶粒.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进行陶粒的挂膜实验,结果表明,微生物可以通过IPC开放性子隙深入IPC内部附着生长,该多孔陶粒生物负载量高于市售陶粒和颗粒沸石,可望为曝气生物滤池提供新的功能性载体材料.
关键词:
凹凸棒石黏土
,
针铁矿
,
赤铁矿
,
抗压强度
,
生物多孔陶粒
张强华
,
石莹莹
,
熊清平
,
钟秦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565
建立了用分子印迹壳聚糖/凹凸棒石(MICA)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痕量铅的新方法.在动态吸附条件下,系统地研究了溶液pH值、流速、洗脱条件和干扰离子对痕量铅分离富集的影响;在pH =4.5,上样流速为0.60 mL/min的条件下,铅能被MICA定量富集;吸附的铅可用1.0 mol/L HCI-0.1 mol/L甲基异丁酮的乙醇溶液在流速为0.96 mL/min条件下完全洗脱;在优化条件下,MICA对铅的动态吸附容量为36.78 mg/g.线性范围为0~1.28 mg/L,r=0.9997,检出限(3σ,n=11)为0.73 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1.69%(n =6,p=0.08 mg/L),回收率在98.7%~101.4%之间.该方法操作简便、线性关系良好、灵敏度和精密度高,应用于实际水样中痕量铅的测定,结果满意.
关键词:
分子印迹技术
,
凹凸棒石黏土
,
壳聚糖
,
分离富集
,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
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