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检索条件:关键词=刷镀
刘国俊 , 王龙洲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0.03.009
简述了造纸机铸铁烘缸的小电流密度吊镀和刷镀工艺,探讨了工艺条件对电镀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 镀铬 , 小电流密度 , 吊镀 , 刷镀 , 铸铁烘缸
陶自春 , 潘建跃 , 罗启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4.02.021
本文从延缓涂层钛阳极基体钝化的角度出发,采用电镀、刷镀、磁控溅射三种工艺在钛基体上制备了含铂中间层;利用SEM研究了三种不同中间层的表面形貌;采用拉开法测试了中间层与基体的附着力;利用XRD分析了三种不同的铂中间层的成分及相结构.本文还系统对比研究了含不同中间层的涂层钛阳极的表面形貌、电化学性能以及...
关键词: 磁控溅射 , 电镀 , 刷镀 , 中间层 , 铱铂涂层钛阳极
刘稳善 , 张天明 , 解培民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5.010
通过20CrMnTi钢经电刷镀Fe-Re、电刷镀Fe和离子硫碳氮共渗处理的对比试验,分析了其疲劳前后的硬度变化、疲劳断口形貌、疲劳源的位置和过渡层的强度等问题.结果表明,20CrMnTi钢经Fe-Re电刷镀可显著提高弯曲疲劳强度,比电刷镀Fe和离子硫碳氮共渗分别提高了9.9%和21.9%,增加了刷镀...
关键词: 刷镀 , 稀土粉末 , 疲劳源 , 疲劳强度
张征林 , 王怡红 , 惠文华 , 张远明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1999.01.014
采用极化曲线外延法和动电位扫描法测定了合金刷镀层的腐蚀速率和实验E-pH图,对镀层和腐蚀微区进行了X-射线衍射、TEM、EDX、AES、XPS、STM表面形貌和结构分析;阐明其非晶-微晶混合结构特征和耐蚀机理.
关键词: 刷镀 , 合金镀层 , E-pH图 , 表面结构分析
张玉峰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6.08.002
以FeCl2为主盐,在碳素钢上制备了Fe-W-P-Ce复合刷镀层.讨论了主盐类型及含量,辅盐、稀土元素、缓冲剂、亚磷酸以及络合剂含量对镀层组成及沉积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上各组分含量对镀层质量及沉积速度均有显著影响:主盐FeCl2型优于FeSO4型,镀液中W6+与Fe2+质量分数比值在20%~30...
关键词: 刷镀 , Fe-W-P-Ce合金 , FeCl2 , 沉积速度 , 非晶态
徐婷 , 谭业发 , 李华兵 , 谭华 , 蔡滨
机械工程材料
为了提高电刷镀镍层的耐磨性能,系统研究了刷镀工艺参数对镍镀层显微组织和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笔移动速度、刷镀电压对镍镀层的组织和耐磨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镀笔移动速度为10 m·min-1和刷镀电压为12 V时,镀层的组织致密均匀、胞状晶粒团的尺寸较小,晶粒细小,镀层的耐磨性能较高,此时镀层的磨损...
关键词: 刷镀 , 镍镀层 , 工艺参数 , 显微组织 , 磨损
王玉林 , 沈德久 , 顾伟超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4.03.020
采用刷镀微孤氧化的方法在铝质材料上制备陶瓷层.测定了陶瓷层在干燥大气和潮湿大气中的绝缘性能,并分析了微弧氧化工艺条件、涂层特性对膜层绝缘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刷镀 , 微弧氧化 , 绝缘性能 , 陶瓷层
张玉峰 , 谢双显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3.017
为了对磨损后的聚酰胺(PA)工程塑料零件进行修复,在其表面刷镀镍磷合金.通过氧化聚合的方法在聚酰胺(PA)工程塑料表面形成导电聚合物膜,然后进行直接刷镀,简化了刷镀过程.论述了聚酰胺(PA)工程塑料刷镀工艺,包括预处理(碱除油、粗化、氧化和中和)、催化、刷镀3个阶段;分析了工作电压、镀笔运动速度、刷...
关键词: 聚酰胺(PA) , 工程塑料 , 刷镀 , 镀镍磷合金
电镀与涂饰 doi:10.3969/j.issn.1004-227X.2000.04.005
复合刷镀纳米Ni-ZrO2镀层具有优良的高温耐磨性,常用于设备在高温下磨损后的修复处理.提出了一种纳米Ni-ZrO2复合刷镀工艺,研究了镀液中纳米ZrO2含量对镀层中的纳米ZrO2粒子复合量的影响,时效热处理与镀层硬度的关系.镀层中的ZrO2粒子复合量随镀液中ZrO2含量的增大而增大,时效热处理能明...
关键词: 复合镀 , 刷镀 , 纳米 , Ni-ZrO2 , 高温 , 耐磨性
罗建东 , 曾德长 , 张弢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09.06.002
以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刷镀镀层之一--镍-磷镀层为对象,利用自制多功能刷镀电源、原子力显微镜等设备,测得了刷镀时间与刷镀电流之间的关系,通过数据处理求得了二者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求得了电流密度(刷镀电流/刷镀面积)与刷镀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原子力显微镜测得镀层界面处、接近界面处和远离界面...
关键词: 刷镀 , 镍-磷镀层 , 生长机理 , 镀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