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进兵
,
罗有训
,
罗根祥
,
孙兆林
,
辛勤
,
李灿
催化学报
研究了氧化铝负载氮化钼的表面性质及加氢脱氢性能. 结果表明:负载型氮化钼处于高度分散状态,钝化态氮化钼表面为氮氧化钼或氧修饰的氮化钼,与真正的氮化钼有很大的区别;在苯、环己烯和环己烷的转化反应中,氮化钼对苯无加氢活性,但对环己烯和环己烷具有很高的脱氢活性和一定的裂化活性;钝化态氮化钼具有一定的苯加氢活性和环己烷裂化活性. 实验结果表明,氮化钼的加氢/脱氢活性中心为钼,裂化活性中心与氮原子有关. 同时,还考察了Ni(Co)Mo氮化物对苯和环己烷的催化裂化性能.
关键词:
镍
,
钴
,
钼
,
氮化物
,
氧化铝
,
苯
,
环己烯
,
环己烷
,
加氢
,
脱氢
,
裂化
陈雪莹
,
乔明华
,
贺鹤勇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1.00941
采用还原剂浸渍法将Ni-B非晶态合金负载到SiO2,γ-Al2O3和活性炭(AC)上,以2-乙基蒽醌选择加氧制H2O2为探针反应,系统研究了载体对Ni-B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结构、热稳定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将Ni-B负载到载体上后,其晶化温度显著提高,各催化剂热稳定性依次为Ni-B/AC>Ni-B/SiO2>Ni-B/γ-Al2O3;催化剂活性依次为Ni-B/SiO2>Ni-B/γ-Al2O3>Ni-B/AC;羰基加氢选择性依次为Ni-B/AC>Ni-B/SiO2>Ni-B/γ-Al2O3.各催化剂加氢活性差异主要归因十其活性比表面积和载体孔结构的不同:羰基加氢选择性差异主要南催化剂上活性位的均一程度和载体表面性质的不同所致.
关键词:
镍
,
硼
,
非晶态合金
,
二氧化硅
,
氧化铝
,
活性炭
,
负载型催化剂
,
2-乙基蒽醌
,
加氢
,
过氧化氢
尹红梅
,
丁云杰
,
罗洪原
,
朱何俊
,
严丽
,
林励吾
催化学报
采用一氧化碳程序升温脱附(CO-TPD)和吸附的一氧化碳加氢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考察了Fe助剂对Rh基催化剂上CO的脱附行为及吸附CO的加氢行为的影响. CO-TPD实验表明,在Rh/SiO2催化剂上CO有三个脱附峰. 在Rh-Mn-Li/SiO2中加入0.05%Fe后,高温脱附的CO比Rh/SiO2催化剂上相应的CO量大. 增加Fe的负载量,CO的脱附量减少. TPSR实验中,CO加氢反应的主要产物是甲烷. 不同组分的催化剂上甲烷的生成温度有如下顺序: Rh/SiO2(482 K)<Rh-Mn-Li/SiO2(489 K)<Rh-Fe/SiO2(494 K)<Rh-Mn-Li-Fe/SiO2(501 K). 甲烷峰的产生伴随着CO(s)高温脱附峰的消失,说明甲烷是由强吸附的CO加氢生成的.
关键词:
铑
,
锰
,
锂
,
铁
,
负载型催化剂
,
一氧化碳
,
加氢
,
甲烷
,
程序升温脱附
,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
葛少辉
,
吴志杰
,
张明慧
,
李伟
,
牟诗诚
,
陶克毅
催化学报
在超声波条件下,利用金属诱导化学镀法制备了系列非晶态Ni-B合金和负载型Ni-B/MgO催化剂,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选区电子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手段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超声波对MgO上Ni-B形貌、组成和分散度的影响;以环丁烯砜加氢制环丁砜为探针反应,考察了Ni-B/MgO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Ni-B的非晶态结构不受超声波影响. 制备过程中,超声波的引入能够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性,改善活性组分的粒径,催化剂的催化加氢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超声波辅助金属诱导化学镀Ni-B/MgO催化剂的最佳输出功率为80 W, 制备温度为50 ℃.
关键词:
超声波
,
非晶态合金
,
镍
,
硼
,
氧化镁
,
负载型催化剂
,
化学镀
,
环丁烯砜
,
加氢
,
环丁砜
王来军
,
李伟
,
张明慧
,
陶克毅
催化学报
采用诱导沉积法及粉末化学镀法分别制备了纯态NiB及负载型NiB/TiO2非晶态合金催化剂. 用XRD,ICP,SEM,TEM和DSC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性及TiO2载体与NiB非晶态合金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非晶态合金的结构、组成、形貌和热稳定性,并将其用于环丁烯砜加氢反应中. 结果表明,相对于NiB而言,NiB/TiO2催化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和催化活性,这缘于NiB和TiO2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载体的分散作用.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
镍
,
硼
,
氧化钛
,
负载型催化剂
,
诱导化学沉积法
,
粉末化学镀法
,
环丁烯砜
,
加氢
,
环丁砜
吴世华
,
魏伟
,
李保庆
,
赵维君
,
黄唯平
,
张守民
催化学报
利用普通浸渍法、共沉淀法和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Cu-Cr/γ-Al2O3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这些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的金属粒度的顺序为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共沉淀法<普通浸渍法; 金属还原程度的顺序为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普通浸渍法≈共沉淀法. 糠醛加氢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催化活性顺序为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普通浸渍法>共沉淀法; 生成2-甲基呋喃选择性顺序为共沉淀法>普通浸渍法>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
关键词:
糠醛
,
加氢
,
2-甲基呋喃
,
铜
,
铬
,
氧化铝
,
负载型催化剂
,
普通浸渍法
,
共沉淀法
,
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
钟顺和
,
李传峰
,
孙宏伟
,
肖秀芬
催化学报
将硅藻土-TiO2-聚乙烯(或聚丙烯)疏水复合膜反应器应用于CO加氢合成乙烯的反应过程,以Ni-Cu/TiSiO和Ni-Cu/MgSiO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和进料组成等因素对CO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 膜催化反应的产物与常规催化反应相同,催化反应机理没有区别,在适宜条件下,膜催化反应的CO转化率和乙烯选择性较之常规催化反应提高了10%左右,二氧化碳和甲烷的选择性降低,而乙烷的选择性略有增加.
关键词:
一氧化碳
,
加氢
,
乙烯
,
二氧化钛-聚合物膜
,
膜催化反应
,
镍
,
铜
,
负载型催化剂
王晓光
,
张新夷
,
李忠瑞
,
钟文杰
,
贺博
,
韦世强
催化学报
采用XAFS,XRD和DTA方法研究了Ni-B和Ni-Ce-B超细非晶态合金在退火过程中的结构变化及其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 活性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623 K时,Ni-B和Ni-Ce-B样品的苯加氢催化反应转化率最高,分别为63%和81%, 0.3% Ce的掺入提高了Ni-Ce-B的催化活性. DTA结果表明,Ni-B超细非晶态合金在598和653 K有两个晶化峰,而Ni-Ce-B样品有5 48,603,696和801 K四个晶化峰. XAFS和XRD结果进一步说明,在573 K退火时,Ni-B样品晶化生成晶态Ni3B和纳米晶Ni,此时Ni-Ce-B仅有少量晶态Ni3B生成. 在673 K退火时, Ni -B样品中的Ni3B开始分解生成晶态Ni, 同时纳米晶Ni聚集并形成大颗粒晶态Ni, 而Ni-C e-B样品晶化生成晶态Ni3B和纳米晶Ni. 在773 K和更高的温度退火处理后,Ni-B样品中N i的局域环境结构与金属Ni箔基本一致,但Ni-Ce-B样品晶化生成的Ni晶格有较大畸变,同时Ni3B并未分解. 说明0.3%的Ce对提高Ni-Ce-B样品的稳定性有显著作用. 本文首次报道了Ni-B和Ni-Ce-B超细非晶态合金中苯加氢催化活性中心为纳米晶Ni和类似于金属Ni的 Ni-B非晶态合金.
关键词:
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
X射线衍射
,
差热分析
,
镍
,
硼
,
铈
,
超细非晶态合金
,
苯
,
加氢
马晓明
,
林国栋
,
张鸿斌
催化学报
以自行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CNT)作为添加剂,制备共沉淀型CNT促进的Co-Mo-K硫化物基催化剂. 实验发现,与未添加CNT的催化剂相比,添加少量CNT可显著提高CO的加氢转化活性和生成低碳醇的选择性. 在5.0 MPa, 623 K, V(CO)∶V(H2)∶V(N2)=45∶45∶10, GHSV=3 600 ml/(g·h)的反应条件下, Co1Mo1K0.3-10%CNT催化剂上CO的转化率达21.6%, 相应的总醇(C1~4醇)时空产率为241.5 mg/(g·h), 产物中C2+醇/C1醇=1.39 (C基选择性比). 添加少量CNT并不会导致Co1Mo1K0.3 硫化物基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表观活化能发生明显变化,但却导致工作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Mo物种(Mo4+)的摩尔百分率有所提高; 另一方面, CNT促进的催化剂对H2有更强的吸附活化能力,并能在相当大程度上抑制水煤气变换副反应的发生. 这些因素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
助剂
,
钴
,
钼
,
钾
,
硫化物基催化剂
,
一氧化碳
,
加氢
,
低碳醇合成
尹红梅
,
丁云杰
,
罗洪原
,
熊建民
,
何代平
,
王涛
,
林励吾
催化学报
采用CO加氢反应、程序升温还原(TPR)、CO吸附和CO脱附等技术,研究了Fe助剂对Rh-Mn-Li/SiO2催化剂上CO加氢合成二碳含氧化物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Mn,Li和Fe的加入明显提高了Rh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特别是在1%Rh-1%Mn-0.075%Li/SiO2催化剂中加入0.05%Fe后,C2+含氧化物的时空收率由331.6 g/(kg*h)提高到457.5 g/(kg*h). 但当Fe的加入量继续增加时,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下降,甲醇的选择性上升. TPR实验表明,当加入少量Fe(0.05%~0.5%)时,TPR的峰面积随Fe加入量的增大而增大,Fe的加入使Rh的还原温度向高温移动,Mn的还原温度向低温移动,Fe的还原峰与Rh和Mn的还原峰相重叠,由此推断这些Fe与Rh是处于紧密接触状态的. 当Fe含量增加到1%时,样品在522 K出现一个新的谱峰,该峰可归属为与Rh非紧密接触的Fe的还原峰. CO的吸附实验表明,当Fe的加入量超过一定值后,CO吸附量下降. CO的脱附实验表明,在Rh基催化剂中加入少量Fe后,强吸附的CO增多,但当Fe的加入量超过一定值时,强吸附的CO量下降.
关键词:
铑
,
锰
,
锂
,
铁
,
负载型催化剂
,
一氧化碳
,
加氢
,
合成气
,
二碳含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