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霄
,
唐敏锋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7.10.012
在含氟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将聚偏氟乙烯超声分散于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混合单体中进行乳液聚合,制备了聚偏氟乙烯/聚丙烯酸酯复合乳液.采用动态光散射DLS、透射电镜TEM和红外光谱FT-IR对乳液组成及乳胶粒子的形态进行了表征,并对聚合物胶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聚偏氟乙烯的加入,使复合乳液膜的拉伸强度显著增大,吸水率减小.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
聚丙烯酸酯
,
乳液聚合
,
超声分散
,
动态光散射
柴淑玲
,
李国平
,
徐厚才
,
谭惠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水性聚氨酯PU为种子,加入丙烯酸酯单体进行无皂乳液聚合,合成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A)复合乳液.动态激光光散射的测试结果表明,PU分散液和PUA复合乳液的粒径大小,与聚氨酯制备过程中的亲水性扩链剂的用量有密切关系.当扩链剂用量为7.5%时, PU/PA配比对PUA复合乳液粒子的粒径大小及分布影响不大,但是PUA复合乳液的平均粒径比纯PU乳液的粒子粒径显著增大,说明形成了核壳结构.并用透射电镜进行了证实.
关键词:
聚氨酯
,
聚丙烯酸酯
,
动态光散射
,
粒子胶束
,
核壳结构
,
杂化乳液
魏齐龙
,
孟玉堂
,
汤光平
,
何建国
稀土
采用新的动态光散射及激光衍射等技术对较高浓度悬浮液中亚微米氧化铈颗粒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量,分析了分散前处理对动态光散射测量结果的影响,计算了动态光散射测量时不同分布基础的粒度分布结果,并以透射电镜观测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激光衍射测得的粒度分布结果数值较大,其基于体积分布的粒度中位值约为2 μm;动态光散射测量的粒度分布数值较小,基于体积、数量分布的粒度中位值分别为257.0 nm和157.1nm,分散前处理对粒度测量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动态光散射测量的基于数量分布的氧化铈颗粒的粒度分布结果与透射电镜观测所得的数值能够较好地吻合.新的动态光散射技术可准确地测量经过充分分散的较高浓度悬浮液中亚微米氧化铈颗粒的粒度分布.
关键词:
亚微米氧化铈
,
粒度分布
,
动态光散射
,
分散前处理
梁丽萍
,
侯相林
,
吴东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5.05.029
以无机盐为原料,采用沉淀法结合超临界CO2流体干燥技术成功地制备了ZrO2气凝胶.借助TG/DSC、XRD、TEM、DLS以及N2物理吸附等手段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显示,超临界CO2流体干燥可以有效地防止干燥过程中胶体粒子之间的硬团聚作用,在基本保持湿凝胶网络结构的情况下实现液相的脱除,从而使合成的ZrO2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大孔体积等特点.此外,样品的TEM和DLS分析显示,纳米ZrO2颗粒首先形成具有空间网络结构的簇团,尺寸为数百个纳米的簇团堆积形成ZrO2气凝胶;气凝胶的空间网络结构特征在中等温度的热处理过程中不会遭到完全破坏.
关键词:
二氧化锆
,
气凝胶
,
超临界CO2流体干燥
,
动态光散射
,
物理吸附
魏齐龙
,
李晓媛
,
王超
,
何建国
稀土
提出了采用聚电解质原溶液稀释高浓度料浆,再进行粒度分布测量的方法,并基于扩展DLVO理论和动态光散射测量粒度分布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浓度高达20%(质量分数)以上的纳米氧化铈料浆采用原溶液稀释至5%(质量分数)以下料浆后,可间接地获得其中纳米颗粒的粒度分布,且其结果与直接制备的相近浓度料浆的测量结果、透射电镜直接测量结果吻合良好.原溶液稀释技术,对纳米颗粒间的双电层相互作用力和颗粒分散状态扰动小,可有效提高纳米颗粒粒度分布测量的浓度上限,对研究高浓度料浆中纳米颗粒的粒度分布和聚集-分散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纳米氧化铈
,
高浓度料浆
,
粒度分布
,
动态光散射
,
原溶液稀释
许佳丽
,
李原芳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0.90518
利用光散射光谱法研究了高氯酸根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的作用. 在酸性条件下,高氯酸根和CTAB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导致体系光散射强度增强. 环境水样中的常见阴离子如Cl-、Br-、ClO-3、NO-3和PO3-4等与CTAB单独作用时其光散射强度很弱,而当它们与高氯酸根同时存在时,由于协同作用使体系散射强度发生改变. 以Cl-为例,借助动态光散射测定,初步探讨了体系协同作用的机理.
关键词:
高氯酸根
,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
光散射
,
动态光散射
方静美
,
刘利芹
,
赵希娟
,
李原芳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3.20557
研究了铝离子(Al3+)与表面带有大量羟基的荧光碳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当Al3+的浓度在0.2~8 μmol/L时,碳点的荧光随其浓度的增大而逐渐被猝灭;继续增大Al3+的浓度,碳点的荧光逐渐恢复.借助Zeta电位与动态光散射(DLS),初步探讨了二者的作用机理.Al3+极易结合碳点表面的羟基,拉近碳点之间的距离引起碳点聚集,从而导致荧光猝灭;当碳点表面的羟基与Al3+完全配位后,碳点表面的负电荷转变为正电荷,由于静电排斥作用和空间效应,聚集的碳点重新分散,致使荧光恢复.对比Cr3+和Fe3+与荧光碳点的作用,发现它们对荧光碳点只有较强的猝灭作用,在高浓度时却未出现碳点荧光恢复的现象,这归因于Al3+易形成两性氢氧化物.
关键词:
碳点
,
荧光
,
铝离子
,
Zeta电位
,
动态光散射
左榘
,
安英丽
,
栗方星
,
魏鹏
,
朱常英
,
何炳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动态光散射技术,较系统地研究了新合成的系列聚氨酯的稀溶液行为.样品的表观粒径在几百甚至上千纳米范围,显著高于一般大分子粒径在几十至上百纳米的水平;随浓度变化粒径非单调变化;随扩链剂用量减少,表观粒径基本趋势是逐渐增大.用大的簇状分子观点能很好地解释上述稀溶液行为及与其优良力学性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聚氨酯
,
动态光散射
,
稀溶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