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检索条件:关键词=包封率  

  • 论文(11)

基于自修复涂料的脲醛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表征

张微 , 张志刚 , 付广艳 , 刘群

材料保护

目前,关于包覆桐油的脲醛树脂微胶囊用于自修复涂料的制备研究较少.以桐油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方式在桐油表面制备了脲醛树脂微胶囊;采用扫描电镜(SEM)、光学显微镜(OM)、热重分析仪(TGA)以及红外光谱(IR)对胶囊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及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预聚合反应pH=8.5,采用O...

关键词: 原位聚合 , 自修复涂料 , 脲醛树脂 , 微胶囊 , 形貌 , 结构 , 热稳定性 , 包封率

稀土磁性纳米微球Dy:Fe3O4 @ PHEMA-Tb的载药性研究

孟繁宗 , 谢宏伟 , 翟玉春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9.03.019

以稀土磁性纳米微球Dy:Fe3O4@PHEMA-Tb为载体材料,丝裂霉素C(MMC)为模型药物,在一定条件下制备了具有生物相容性、低毒性等特点的稀土磁性药物微球(MMC-PHEMA-FMPMs).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了制备MMC-PHEMA-FMPMs工艺条件对磁性微球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的影响,用高效...

关键词: 稀土磁性纳米微球 , 丝裂霉素C , 载药量 , 包封率 , 磁响应性

β-CD微球包载甲芬那酸的研究

苏秀霞 , 杨玉娜 , 李仲谨 , 李凯斌 , 耿肖莎

功能材料

在反相乳液体系中合成β—CD微球载体,使其对甲芬那酸进行包合;通过L9(3^4)正交实验对包合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电镜扫描、红外、X射线衍射和热重对微球及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包合条件为β—CD微球1g,甲芬那酸的浓度0.003g/mL,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70℃。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最...

关键词: 甲芬那酸 , β-环糊精微球 , 载药量 , 包封率 , 正交实验

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乳酸载药微球?

邵文尧 , 何彩云 , 冯艳玲 , 陈玉清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5.03.026

采用o/w型乳化-溶剂挥发法来制备载药微球,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相,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以维A酸为包埋药物,以吐温-80和明胶为乳化剂.探索载药微球制备过程中的变量(高剪切转速、高剪切时间、内外相体积比、壁材用量等)对载药微球粒径大小、包封率以及稳定性等的影响.得出最优载药微球制备方案:明胶浓度7.5 ...

关键词: 载药微球 , o/w 乳化-溶剂挥发法 , 聚乳酸 , 维A酸 , 包封率

甘草酸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雪琼 , 朱中佳 , 熊富良 , 郑化

功能材料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钙离子交联法制备羧甲基壳聚糖纳米粒工艺条件,以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外观形态圆整;以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31.2±5.27)nm;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纳米粒包封率为(51.2±0.41)%,载药量为(16.7±0.29)%.对模型药物甘草酸的体外释放性能考察结...

关键词: 羧甲基壳聚糖 , 纳米粒 , 甘草酸 , 包封率 , 药物释放

氧氟沙星PLGA微囊的制备、表征和影响包封率的因素

石海军 , 魏坤 , 南开辉 , 陈浩 , 李玉莉 , 吕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氧氟沙星在眼科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以氧氟沙星作为模型药物,采用水/油/水(w/o/w)的复乳化和溶剂扩散技术制备氧氟沙星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微囊,对影响包封率的工艺参数如药物浓度、PLGA使用量、初乳复乳的搅拌速率进行研究,并对微囊的粒径、表面电位和表面形态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醇酸 , 氧氟沙星 , 微胶囊 , 包封率

去甲斑蝥素PLA-PEG纳米微球的制备研究

任杰 , 郁晓 , 任天斌 , 袁华

材料导报

采用复乳法和相分离法两种方法制备去甲斑蝥素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PLA-PEG)纳米微球.对比了两种不同方法对制得的含药微球在粒径、包封率以及缓释性能方面的差异.用激光粒度分析仪表征了微球的粒径及其分布,并用透射电镜观察了微球的形貌,其结果表明:复乳法与相分离法制备的微球粒径均在100nm左...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 , 去甲斑蝥素 , 复乳法 , 相分离法 , 包封率 , 体外释放

内水相结构对微球包封率及控释行为的影响

陈龙 , 李红 , 邓春林 , 何显运 , 魏坤 , 吴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水-油-水双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了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氧氟沙星载药微球,并考察了介孔硅、透明质酸、多聚赖氨酸不同内水相成分对微球粒径及其分布、表面形态、包封率以及释放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出了内部具有多孔结构的载药微球;透明质酸内水相组微球平均粒度最大,粒径分布最...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 双乳化溶剂挥发法 , 内水相 , 包封率 , 释放

BSA-PLGA微球的优化制备及特性

朱显丰 , 南开辉 , 周晓伟 , 余新平 , 陈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目的:优化BSA-PLGA微球制备工艺,并对其包封率、形态、体外释放药物及微球包裹前后BSA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方法:以PLGA为载体,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BSA-PLGA微球.Micro BCA法测定微球的包封率和载药量,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的形态,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度及分布,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关键词: 聚乳酸-聚乙醇酸 , 牛血清白蛋白 , 微球 , 包封率

毒死蜱微胶囊制备中表面形貌和包封率的影响因素

赵德 , 刘峰 , 慕卫 , 韩志任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05.022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毒死蜱微胶囊,考察了制备过程中微胶囊表面形貌、包封率的影响因素,并测定了微胶囊的载药率.结果表明,固化阶段以0.5 ℃/min逐步升温、以20 r/min逐步降低搅拌速度和添加质量分数为0.4% NaCl溶液可以制备出表面形貌良好的微胶囊.不同囊芯与囊壁比对微胶囊...

关键词: 毒死蜱 , 微胶囊 , 表面形貌 , 包封率 , 载药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 末页
  • 共2页
  • 跳转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