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桂香
,
刘均海
,
黄继华
,
张建纲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7.02.027
以钛铁粉、铬铁粉、铁粉、镍粉和胶体石墨等为原料,原位反应合成了TiC/不锈钢钢结硬质合金,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等对烧结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主要相组成为TiC和Fe-Cr-Ni固熔体,TiC颗粒细小,形状规则,最大约3μm,大部分在1μm以下;随烧结温度的升高,钢结硬质合金的孔隙度减小,密度和硬度升高,但TiC颗粒略有长大.在相同烧结条件下,C/Ti原子比为0.9的钢结硬质合金的密度和硬度比C/Ti原子比为1.0的钢结硬质合金高,所合成的TiC颗粒更细小,分布更均匀.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
原位反应合成
,
不锈钢
,
TiC
宋桂香
,
刘均海
,
黄继华
,
张建纲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5.06.006
以钛铁粉、铬铁粉、铁粉、胶体石墨等为原料,原位反应合成了TiC/不锈钢钢结硬质合金,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的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主要研究了成分参数硬质相TiC含量和C/Ti原子比对原位反应合成TiC/Cr18Ni8钢结硬质合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主要相组成为TiC+Fe-Cr-Ni固熔体,TiC颗粒较细小,形状较规则,最大约2~3μm,大部分在1μm以下,随理论硬质相TiC含量的增加,钢结硬质合金的孔隙度增加,密度降低,TiC颗粒长大.C/Ti原子比为0.9的钢结硬质合金比C/Ti原子比为1.0的钢结硬质合金的密度更高,所原位反应合成的TiC颗粒的尺寸更小、数量更多,而且分布更均匀.
关键词:
钢结硬质合金
,
原位反应合成
,
TiC
,
C/Ti原子比
安世武
,
王芬
,
朱建锋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6.04.012
利用Al-Ti-TiO2体系原位反应合成了Nb掺杂Al2O3/TiAl复合材料.借助XRD和SEM研究了Nb掺杂Al2O3/TiAl的显微结构以及Nb引入量对复合材料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由TiAl、Ti3Al、Al2O3、Nb和NbAl3相构成,细小Al2O3颗粒分布于基体晶粒交界处,存在一定的团聚;Nb元素引入量的高低,可调节产物中TiAl和Ti3Al的相对含量,随Nb含量的增大,TiAl含量逐渐减少,Ti3Al则逐渐增大;同时,基体晶粒和Al2O3颗粒均有所细化,且分布逐渐均匀,材料的均匀性得到改善.
关键词:
原位反应合成
,
Nb掺杂
,
Al2O3/TiAl复合材料
,
显微结构
黄永前
,
郑昌琼
功能材料
以碳酸钙、磷酸和正硅酸乙脂为原料,原位反应合成了CaO-P2O-5-SiO2系生物陶瓷.研究表明:240℃水热合成8h,在1020℃下烧结2h试样的主晶相为β-TCP,次晶相为HA,此外尚含有SiO2.二次水热处理工艺后,多孔生物陶瓷中的颗粒状β-TCP向针状缺钙型HA转变,试样的开口气孔率从二次水热处理前的65.5%增加到75.0%,抗压强度从二次水热处理前的1.80MPa提高为2.90MPa.原位形成的针状缺钙型HA晶体提高了多孔生物陶瓷的抗压强度.
关键词:
原位反应合成
,
羟基磷灰石
,
磷酸三钙
,
二氧化硅
,
抗压强度
张松
,
康煜平
,
文(xiao)忠
,
吴维(shan)
,
王茂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Ti,SiC混合粉末作为预置合金涂层,采用2kW连续Nd:YAG固体激光器进行激光熔覆处理,在6061铝合金表面借助于接触反应法制备原位自生TiC颗粒增强Al-Ti复合材料涂层.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激光辐照工艺参数,可获得增强相TiC弥散分布,以Ti-Al金属间化合物及A1过饱和固溶体为主要组成相的复合材料熔覆层组织.TiC颗粒与复合材料基体润湿良好,熔覆层结晶致密,与6061铝合金基材呈良好的冶金结合,可明显地改善铝合金的表面性能.
关键词:
激光熔覆
,
铝合金
,
原位反应合成
,
金属基复合材料
王朋波
,
毛小南
,
杨冠军
,
赵永庆
,
张鹏省
,
于兰兰
中国材料进展
doi:10.3969/j.issn.1674-3962.2006.05.001
原位反应制备的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中增强颗粒与基体的相容性好,复合材料高温性能稳定,成为制备高性能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的首选途径.目前,粉末冶金法、熔铸法、放热弥散法、燃烧合成法和机械合金化法都已用于原位反应制备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综述了这些制备方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制备出的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指出了原位反应制备颗粒增强钛基复合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钛基体
,
复合材料
,
颗粒增强
,
原位反应合成
郑忠
,
周晓龙
,
周允红
,
于杰
,
周兆波
,
曹函星
,
胡日茗
人工晶体学报
本文通过对原位反应合成Ag/CuO复合材料中生成立方氧化铜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对CuO和Ag/CuO分别进行热重-差热分析实验以及反应烧结实验.结果表明:原位反应合成法制备Ag/CuO复合材料中,生成立方氧化铜有三种方式:(1)Cu与O2直接反应合成立方CuO可能性小,或者不发生;(2)以Cu与O2反应合成单斜的CuO后,在后期烧结时发生相转变生成立方CuO为立方CuO的主要形成方式.实验也说明了1048 K(即775℃)左右的温度即是单斜CuO与立方CuO转变的温度;(3)通过实验与理论分析还发现,Ag的存在对形成立方CuO的相变以及形成量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原位反应合成
,
Ag/CuO
,
立方CuO
,
热重-差热分析
,
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