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连玉
,
张志军
,
史显波
,
严伟
,
单以银
,
杨柯
钢铁
通过成分设计、相变规律研究、工业规模试制,分别获得了(PF+B)双相组织及AF组织的管线钢钢板.二者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弛豫终止温度低于相变开始温度后,组织中将出现多边形铁素体(PF).弛豫终止后以20℃/s左右的冷速加速冷却时,未转变的奥氏体转变为由粒状铁素体(GF)及贝氏体铁素体(BF)组成的贝氏体B组织.相比于AF组织管线钢,(PF+B)组织管线钢具有较低的屈强比及较高的伸长率.试验获得的(PF+B)组织管线钢的轧板厚度达30.8 mm,强度级别达到X70级,拥有较低的屈强比和较高的伸长率,满足海底管线对抗变形性能的要求.
关键词:
管线钢
,
抗大变形
,
双相组织
,
力学性能
曹中秋
,
梁秋颖
,
田秋月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与粉末冶金法(PM)制备的常规尺寸合金对比,研究了通过热压液相还原法(LPR)和机械合金化法(MA)合成的Cu-50Ag合金粉末制备的块体纳米晶Cu-50Ag合金在酸性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Na2SO4溶液中加入H2SO4后,3种合金的腐蚀速度均加快.随着H2SO4浓度的增加,PMCu-50Ag和LPRCu-50Ag合金的腐蚀速度均未发生明显变化,而MACu-50Ag合金的腐蚀速度则加快.在Na2SO4溶液中,3种合金均未出现钝化现象,随着H2SO4的加入,合金出现了钝化现象.3种合金的腐蚀速率按PMCu-50Ag,LPRCu-50Ag和MACu-50Ag合金的顺序增加,其中LPRCu-50Ag合金的腐蚀速度略大于PMCu-50Ag合金,但明显小于MACu-50Ag合金.
关键词:
Cu-Ag合金
,
双相组织
,
纳米晶
,
腐蚀电化学
朱丽霞
,
何小东
,
仝珂
,
瞿婷婷
,
李娜
,
韩新利
,
宋娟
材料导报
对比研究了3组X80抗大变形管线钢的拉伸性能和显微组织,讨论微观组织尤其是第二相组态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组X80抗大变形管线钢的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均呈圆屋顶型的连续屈服态,且纵向屈强比均小于0.85;硬相M/A组元对X80钢产生明显的第二相强化作用,随着M/A相含量的增加,材料屈服强度增大,屈强比主要受控于软硬结合的AF+M/A组元双相组织,硬相M/A组元的体积含量与屈强比表现出非线性关系.
关键词:
管线钢
,
抗大变形
,
屈强比
,
双相组织
,
M/A组元
孙磊磊
,
柏明卓
,
郑磊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30713
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钢能够通过软硬相协调屈服抵抗大变形,这是基于应变设计管线钢的研究热点.为探究生产工艺对双相组织形态的影响规律,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通过压缩试验模拟轧制和冷却,研究了两阶段冷却工艺对基于应变设计X70管线钢形变奥氏体组织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一阶段缓冷后的待温处理使铁素体形核温度降低,有效提高了铁素体形核率,起到细化晶粒作用;降低二阶段快冷开冷温度可以增加铁素体析出时间,从而增加铁素体的含量;二阶段快冷中,提高冷却速率和降低终冷温度均可细化贝氏体组织的板条间距以及板条间的碳化物,提高了贝氏体显微维氏硬度.
关键词:
管线钢
,
基于应变设计
,
热模拟
,
两阶段冷却
,
双相组织
焦多田
,
蔡庆伍
,
武会宾
,
冉旭
,
任毅
材料热处理学报
用显微组织分析,力学性能检测以及SUPPA55场发射扫描电镜,研究轧后空冷弛豫对X70级抗大变形管线钢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轧制工艺下,试验钢随着空冷弛豫时间延长,入水温度降低,先共析铁素体的量和析出物的量都逐渐增多,前者的软化效果与后者的析出强化共同作用,使强度和塑性变化复杂化.试验钢存在最佳的一个入水温度区间,获得先共析铁素体+贝氏体的双相组织,两者呈层状交叠分布,在软化和强化效果的综合作用下得到了抗大变形管线钢X70级所要求的强度塑性最佳匹配.
关键词:
X70级管线钢
,
弛豫时间
,
双相组织
,
抗大变形
张骁勇
,
高惠临
,
徐学利
,
毕宗岳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光学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过对X80大变形管线钢在拉伸和冲击载荷下的变形和断裂过程的实验观察,研究了X80大变形管线钢的变形和断裂行为.结果表明:对于由贝氏体+铁素体组成的双相大变形管线钢,在变形过程中,塑性变形优先在铁素体中进行,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加,双相组织的形态逐渐沿作用力方向呈现明显的位向分布.双相组织中裂纹的产生有3种典型方式,即夹杂物形核、相界面形核以及铁素体或贝氏体基体形核.裂纹的扩展与所受的应力状态有关,在较低应力状态下时,裂纹主要通过铁素体扩展;只有在较高应力状态下,裂纹才穿越贝氏体.在实验观察和分析基础上建立了贝氏体+铁素体大变形管线钢的变形和断裂模型.
关键词:
大变形管线钢
,
双相组织
,
变形
,
断裂
王海涛
,
黄呈帅
,
陈宏远
,
李洋
,
吉玲康
,
池强
,
张伟卫
机械工程材料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分析了抗大变形管线钢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抗大变形管线钢显微组织为软相和硬相的双相组织,软相主要包括多边形铁素体和准多边形铁素体,硬相主要包括粒状贝氏体、贝氏体铁素体以及马氏体;组织沿壁厚方向上分布均匀,其中多边形铁素体晶粒的发育完整,晶粒之间多为大角度晶界,贝氏体和马氏体呈长条状夹在多边形铁素体中间,板条之间的位相差一般大于15°.
关键词:
抗大变形管线钢管
,
双相组织
,
软相
,
硬相
程建华
,
沈俊昶
,
何宜柱
,
苏航
,
崔黎辉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30617
研究了淬火十回火(QT)和淬火十两相区淬火十回火(QLT)2种热处理工艺对9NiCr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OM和SEM观察了微观组织结构,利用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后逆转变奥氏体的含量及其分布,进而分析了该工艺对9NiCrMo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两相区热处理能够在保证强度级别的同时,有效改善9NiCrMo钢的低温韧性,生成的双相组织及改变了逆转变奥氏体的分布状态是其提高钢低温韧性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两相区热处理(QLT)
,
逆转变奥氏体
,
双相组织
,
低温韧性
曹中秋
,
于龙
,
张轲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Cu-40Ni-12Cr-2.5Al合金在700~800℃纯氧气中的氧化行为以及添加Al对Cu-Ni-Cr合金氧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氧化动力学偏离抛物线规律,800℃时的氧化增重明显低于700℃,两种温度下的氧化增重与前面研究的Cu-40Ni-20Cr合金相比明显降低;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膜外层主要是不连续Cu的氧化物层,紧接着是Cu、Ni、Cr和Al的混合氧化物层,而在合金内部形成了连续且具有保护性的Cr2O3膜.可见,添加第4组元Al到Cu-Ni-Cr合金后,活泼组元Cr由合金内部向外扩散的速度加快,因此在较低Cr含量下合金能形成连续的Cr2O3膜.
关键词:
Cu-Ni-Cr-Al合金
,
双相组织
,
添加组元
,
高温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