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俊
,
张洪文
,
朱梦冰
,
丁永红
,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使用差示扫描量热(DSC)、萃取/平衡溶胀和动态力学分析(DMA)研究了双硫酯结构对二甲基丙烯酸酯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速率、凝胶行为和交联结构的影响.聚合速率取决于双硫酯Z基团的稳定作用,Z基团为苯基时聚合速率最慢,Z基团为环己基时聚合速率最快;二硫代苯甲酸苄酯(BDB)中Z基团的强稳定作用使中间态自由基浓度增大,中间态自由基的双基终止导致凝胶点提前;环己基二硫代甲酸苄酯(BCDC)中Z基团的弱稳定作用使反应控制能力下降,不利于交联网络的均匀性.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
双硫酯
,
聚合动力学
,
交联结构
李明科
,
杜鑫
,
兰天
,
汪映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引发转移终止(Iniferter)、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RATRP)等活性自由基聚合方法,合成了分子量相近而带有不同端基的大分子链转移剂。通过紫外光聚合诱导相分离法制备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膜。通过研究大分子链转移剂光引发活性,发现采用RAFT聚合制备的大分子链转移剂具有较高的光活性,带有Iniferter活性基团的大分子链转移剂光活性很低。对不同大分子链转移剂制备的PDLC膜的电光性能进行比较,发现采用RAFT法合成的具有高光活性的大分子链转移剂能够使PDLC膜具有较高的开态透光率和较低的驱动电压。加入大分子链转移剂会导致PDLC记忆效应升高。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液晶
,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
引发转移终止
,
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电光性能
王平华
,
李凤妍
,
刘春华
,
杨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方法在碳纳米管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MWNT-P(MMA-b-St),对碳纳米管进行改性.采用直接共混法制备碳纳米管/水性聚氨酯纳米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和透射电镜(TEM)对嵌段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碳纳米管加入对乳液成膜性影响不大.热失重分析(TGA)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改性后的碳纳米管含量为聚氨酯固体份的0.75%时,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较聚氨酯有所提高.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
碳纳米管
,
水性聚氨酯
,
纳米复合材料
杨志刚
,
潘翠红
,
汪映寒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聚合物基体对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膜电光性能影响很大。文中,用不同比例单乙烯基和二乙烯基单体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自由基聚合(RAFT)得到了一系列超支化聚合物。这些超支化聚合物可作为"活性"预聚物用于聚合诱导相分离(PIPS)来制备超支化树脂基PDLC膜。结果表明,添加不同预聚物导致不同的表面形貌,进而影响到阈值电压大小。驱动电压对聚合物基体分子量有一定的依赖性,分子量高的基体驱动电压相对较高。此外,滞后和记忆效应随基体支化度提高而减小,这可能与超支化结构增强了聚合物与液晶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关键词:
聚合物分散液晶
,
超支化聚合物
,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
滞后
朱永淑
,
王放心
,
申于夏
,
俞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将3种双硫酯链转移剂用于二甲基丙烯酸酯的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交联聚合体系.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凝胶渗透色谱(GPC)研究了RAFT交联聚合行为和反应动力学;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DMA)表征了交联聚合物结构.结果表明,二甲基丙烯酸酯的RAFT交联聚合前期具有"活性"聚合特征;交联聚合动力学受链转移剂种类及用量的影响;与通常自由基交联聚合物相比,RAFT交联聚合物具有更加均匀的交联网络.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
二甲基丙烯酸酯
,
聚合动力学
,
交联网络均匀性
张普玉
,
钟雪丽
,
刘洋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8.09.011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自由基聚合合成了双亲水嵌段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b-聚甲基丙烯酸(PVP-b-PMAA). 经1H NMR确认其结构,由GPC测得其分子量为28 800,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42. 采用FT-IR、XRD、SEM等测试技术研究了PVP及PVP-b-PMAA对CaCO3结晶的影响. 结果表明,二者调控下得到的CaCO3晶体均为方解石结构,但是晶体形态相差较大:不同质量浓度的PVP均聚物水溶液中形成的CaCO3晶体均为片层结构;随着PVP-b-PMAA质量浓度的增加,菱形及层状晶体数量减少,聚集晶体数量增多,当其质量浓度增加到1 g/L时,聚集晶体中间出现孔洞.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
双亲水嵌段共聚物
,
碳酸钙
,
晶体生长
,
晶体形貌
齐印
,
袁金芳
,
高青雨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4.30381
以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和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为原料,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可控聚合反应法合成了两亲性两嵌段共聚物-聚(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双丙酮丙烯酰胺)(PNIPAm-b-PDAAM),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 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这种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能够自组装成稳定的聚合物胶束,通过荧光探针测得其低临界胶束浓度(CMC)约为7.0 mg/L.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动态激光光散射(DLS)测得,PNIPAm-b-PDAAM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核壳结构的球形胶束,SEM测得其直径约150 nm,且分散性良好.以其聚合物胶束为载体、叶酸(FA)为模型药物,模拟人体生理环境进行药物体外释放,结果表明,叶酸的负载量及负载率分别为25%和74%.在人体温度37℃、pH值分别为4.0、6.86、9.18磷酸缓冲溶液(PBS)中,FA在20 h内的释放均比25℃快,释放速率随pH值增加而增大,最大累积释放率分别为31%、67%和72%.
关键词: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
,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
温敏性
,
药物控制释放
燕春福
,
石艳
,
付志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16865/j.cnki.1000-7555.2016.07.001
合成了S丙酸-S'-(α-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TTC),以TTC为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对苯乙烯的细乳液聚合反应进行了研究,用凝胶渗透色谱、动态光散射、核磁共振、电导率仪对所得聚苯乙烯(PSt)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St的相对分子质量随转化率呈线性增长,其多分散指数(Mw/Mn)较窄,具有明显活性聚合的特征;随着TTC浓度增大,聚合速率下降,乳胶粒径增大,PSt相对分子质量下降,且实测相对分子质量与理论相对分子质量越来越接近;核磁分析表明,PSt大分子末端TTC基团的保有度很高;根据电导率值间接证实了羧基存在于PSt微球表面上.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
细乳液聚合
,
双官能团
,
苯乙烯
周弟
,
朱秀林
,
朱健
,
程振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二硫代β-萘甲酸异丁腈酯(β-CPDN)为链转移剂,研究了偶氮二异丁腈(AIBN)引发和热引发条件下的苯乙烯(St)RAFT聚合,结果显示:聚合动力学虽然未呈现一级线性关系,但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n)随单体转化率升高而线性增大,与理论值(n,th)较吻合,分子量分布指数(PDI)维持在较低值(<1.3).同时考察了配比以及聚合温度对聚合可控性的影响,发现AIBN引发时,[β-CPDN]0/[AIBN]0值为2至3时聚合的可控性较好,热引发时聚合温度采用100 ℃,聚合的控制性最佳.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
二硫代β-萘甲酸异丁腈酯
,
苯乙烯
刘忠彬
,
程传杰
,
郑义
,
申亮
,
乔永洛
,
付长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3-(苄硫基硫代羰基硫基)丙酸(BCTPA)为链转移剂,过硫酸铵(APS)/NaHSO3为氧化还原引发剂,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乳液聚合制备了窄分布(PDI=1.21)的聚甲基丙烯酸烯丙酯(PAMA),并用核磁共振(1H-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其进行了表征,GPC测得PAMA数均分子量为7463,与通过单体转化率计算的理论分子量7483及氢谱计算分子量9358结果基本一致。采用巯基-烯烃点击反应对PAMA进行UV固化交联,固化后涂膜硬度由1H变为2H;耐水性测试表明,固化前40 min即发白,固化后24 h内仍未发白。PAMA固化前后的IR对照结果表明,固化后乙烯基信号3088 cm-1峰消失,表明烯丙基参与了固化交联反应。
关键词: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
,
UV固化
,
巯基-烯烃点击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