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四祥
,
吴树森
,
毛有武
,
肖毅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8.01.017
利用镁合金快速定量测氢仪研究了通Ar除气对AZ91镁合金熔体除气处理的效果,以及通Ar流量、通Ar时间及精炼温度三因子对精炼效果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方法找到了通Ar除气工艺的最佳工艺参数匹配,即通Ar流量为1~1.5L/min,通Ar时间为20~25min,镁液温度为725~750℃.揭示了主要工艺...
关键词:
镁合金液
,
除气
,
正交设计
,
回归
袁志山
,
吴秀亮
,
陆政
,
谢优华
,
戴圣龙
,
刘常升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DSC、XRD、TEM、硬度测试和拉伸测试等手段,研究了2A97铝锂合金时效组织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2A97合金淬火后在165℃时效18 h的显微组织以θ″/θ′和δ′相为主,出现了大量分布不均匀T1相.在165℃时效,随时间延长,T1数量密度增加,平均长度减小,δ′数量密度增加,θ′数量密度...
关键词:
时效
,
回归
,
2A97
,
铝锂合金
,
DSC
,
XRD
朱洪涛
,
王哲
,
刘相华
,
王国栋
,
马文忠
,
杨敏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1999.03.010
通过对轧辊磨损模型的分析,探讨了适合于在线应用的轧辊磨损回归模型,介绍了轧辊磨损模型的解析原理,并进行了实际解析分析.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解析正确,能显著提高模型计算精度.
关键词:
轧辊
,
磨损模型
,
解析
,
回归
许晓嫦
,
刘志义
,
谭曼玲
,
刘跃军
,
吴纯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4.06.017
利用透射电镜和硬度测量实验手段,研究了多相Al-Zn-Mg-Cu合金在强烈塑性变形中的组织和性能变化,特别是析出相的改变.结果发现:强烈塑性变形加工可引起析出相变形、碎化,然后溶入基体形成过饱和固溶体.这种合金在重新时效处理时可再次沉淀析出.提出了析出相回溶现象的"畸变自由能"观点.认为因晶格畸变导...
关键词:
强烈塑性变形
,
Al-Zn-Mg-Cu合金
,
回归
,
时效
胡盛德
,
熊文涛
,
李立新
钢铁研究学报
根据热轧带钢是否发生塑形变形,将CSP生产线精轧区划分为两类区域,并分别对这两类区域内影响带钢温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从而建立了精轧区的带钢温度模型。运用Matlab的有约束非线性优化函数和origin的用户自定义回归选项等相关工具,分别优化得到了该温度模型的相关参数,从而确定了精轧区带钢温度模型。最...
关键词:
CSP
,
精轧
,
温度模型
,
优化
,
回归
韩小磊
,
熊柏青
,
张永安
,
李志辉
,
朱宝宏
,
王锋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通过维氏硬度、电导率及拉伸性能测试和TEM观察研究欠时效状态7150合金的高温回归时效行为.结果表明:回归过程对合金的硬度和电导率影响显著.随着回归温度的提高,回归曲线上的谷值点变低,达到谷值点所需的时间变短;在190 ℃回归超过30 min后,晶界析出相明显粗化,并且断开;经过(110 ℃,16 ...
关键词:
7150合金
,
回归
,
维氏硬度
,
显微组织
,
电导率
冯迪
,
张新明
,
邓运来
,
刘胜胆
,
吴泽政
,
郭奕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利用硬度、电导率与拉伸性能测试,结合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透射电镜(TEM)研究预时效温度和回归加热速率对7055铝合金力学性能和电导率的影响,并讨论各RRA制度下微观组织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7055铝合金中厚板在回归加热过程中存在慢速升温过程,近峰时效作为预时效制度更适合7055铝合金中厚板...
关键词:
预时效温度
,
回归
,
加热速率
,
7055铝合金
,
中厚板
宁爱林
,
刘志义
,
冯春
,
曾苏民
材料研究学报
doi:10.3321/j.issn:1005-3093.2008.04.004
研究了回归时间对RRA处理后高Zn超高强度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100℃/24 h为预时效和再时效参数,合金在200℃回归7 min的RRA(回归再时效)状态综合性能最好.其室温力学性能达到:σb=795 MPa,σ0.2=767 MPa,δ5=9.1%;抗应力腐蚀性能达到:在3.0...
关键词:
金属材料
,
回归
,
RRA
,
超高强铝合金
,
力学性能
,
应力腐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