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13)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CsCuHPVAsMoO杂多化合物对异丁烯选择性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

蔡铁军 , 余长林 , 邓谦 , 彭振山 , 龙云飞 , 蒋绍亮

催化学报

用组合法合成了CsCuHPVAsMoO系列杂多化合物催化剂,并采用FT-IR,H2-TPR,NH3-TPD和TG-DTA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在自制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异丁烯进行选择性氧化,考察了Cs,Cu和As含量、催化剂焙烧温度及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Cs的引入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选择性; Cu和As的引入在提高催化剂活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催化剂的选择性; 当焙烧温度为340 ℃时,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最高. 组成为Cs0.1Cu0.2HxPVAs0.2Mo10Oy的催化剂对异丁烯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氧化能力,在最佳反应条件下,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醛和乙酸的收率分别可达52.84%,12.05%和18.21%.

关键词: , , , , , , 复合氧化物 , 杂多化合物 , 异丁烯 , 选择性氧化 , 甲基丙烯酸 , 甲基丙烯醛 , 乙酸

钼基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质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影响

张昕 , 伊晓东 , 毕盈 , 翁维正 , 万惠霖

催化学报

制备了Ag0.3MoP0.6Ox和Ce0.1Ag0.3MoP0.6Oy催化剂,并用XRD,TPR,LRS,XPS和EPR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质及其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由于Ce和Mo发生相互作用,调变了催化剂的可还原性和配位不饱和Mo的量,使Ce0.1Ag0.3MoP0.6Oy催化剂对反应中间产物丙烯和正丙醇转化为丙烯醛具有较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

关键词: , , , , 复合氧化物 , 丙烷 , 选择氧化 , 丙烯 , 丙醇 , 丙烯醛 , 氧化-还原性

MoVBiTeO/SiO2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催化性能

何益明 , 伊晓东 , 黄传敬 , 翁维正 , 万惠霖

催化学报

用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Mo/V比的MoVBiTeO/SiO2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程序升温还原和红外光谱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氧化还原性质和酸性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对丙烷选择氧化制丙烯醛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Mo与V组分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调变了催化剂的结构,并形成了氧化还原循环(V5++Mo5+V4++Mo6+),促进了催化剂中电子和O物种的传递,使催化剂的低温可还原性增强,催化活性提高.Mo组分有利于形成L酸位,而V组分有利于形成B酸位.这可能是丙烯醛选择性随Mo/V比增大而逐渐提高的原因之一.当Mo/V摩尔比为6时,催化剂具有最高的丙烯醛收率(9.7%).

关键词: , , , , 复合氧化物 , 氧化硅 , 负载型催化剂 , 丙烷 , 选择氧化 , 丙烯醛

利用价键和周期密度泛函理论研究MoVTeNbO复合氧化物(M1相)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朱艺涵 , 陆维敏 , 董雪 , 王阳 , 马飞

催化学报 doi:10.3724/SP.J.1088.2010.00415

采用价键分析和周期密度泛函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具有M1晶相结构的MoVTeNb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中各活性中心的d电子性质.通过分析各活性中心配对出现的d电子和氧缺位的可能分布,得到了最可能高效完成丙烷选择氧化反应的M-M-Te(M=Mo或V)活性中心组合.此外,根据各活性中心对骨架稳定的贡献,说明了稳定的M1相骨架主要来自MoO6八面体中赤道面上的强共价Mo-O键,而VO6八面体的贡献较小.通常被认为稳定M1相的Nb物种主要以离子键的形式存在于五边形孔道中,因而Nb5+作为一种模板离子,诱导五边形孔道乃至M1晶相结构的生成.

关键词: 丙烷 , 选择氧化 , , , , , 复合氧化物 , 价键 , 密度泛函理论 , 活性中心

ZnO添加量对Pd/Zr0.5Al0.5O1.75催化剂净化稀燃天然气汽车尾气性能的影响

王云 , 尚鸿燕 , 徐海迪 , 龚茂初 , 陈耀强

催化学报 doi:10.1016/S1872-2067(14)60062-0|

以掺杂不同含量ZnO的Zr0.5Al0.5O1.75为载体,制备了系列1.5% Pd催化剂.在模拟稀燃天然气汽车尾气条件下,测试了催化剂的活性和抗水性,并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H2程序升温还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系统表征.研究结果表明, ZnO的添加及添加量对催化剂的活性和抗H2O性有明显影响,其中以ZnO添加量为15%时制备的复合氧化物为载体的催化剂活性最佳.当模拟尾气中不含H2O时,该催化剂对甲烷的起燃温度(T50)和完全转化温度(T90)分别为278和314°C;在含H2O时,该催化剂的T50和T90分别为342和371°C.

关键词: , , , , 复合氧化物 , 稀燃 , 天然气汽车 , 水抑制

一种TiO2修饰的Pd/Al2O3选择性加氢用催化剂的研究

南军 , 谢海峰 , 柴永明 , 李彦鹏 , 刘晨光

催化学报

研制了一种用TiO2修饰的Pd/Al2O3(Pd/Al2O3-TiO2)选择性加氢催化剂,并采用N2吸附,XRD,SEM,FT-IR,TPD和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Pd/Al2O3-TiO2催化剂具有较小的比表面积;低的表面酸性,且以弱酸中心为主;TiO2在Al2O3表面呈高度分散,并集中于载体到一定的深度;用含钛溶液浸渍次数以1次为佳.载体中TiO2的添加使得PdO更易于被还原.用这种复合氧化物作载体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更高的加氢活性和选择性,优于单纯以Al2O3作载体的催化剂.

关键词: , 氧化铝 , 氧化钛 , 复合氧化物 , 负载型催化剂 , 苯乙烯 , 环己烯 , 选择性加氢

用XPS研究不同方法制备的CuZnAl一步法二甲醚合成催化剂

李志红 , 黄伟 , 左志军 , 宋雅君 , 谢克昌

催化学报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不同方法制备的CuZnAl二甲醚合成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传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表面存在Cu2+, 还原后以Cu+和Cu0共同构成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而完全液相法制备的浆状催化剂表面Cu物种以Cu+形式存在,还原后其表面活性中心主要是Cu0. 在液相还原过程中,完全液相法制备的催化剂表面Cu和Zn组分的分散性同时得到改善,使其在浆态床中的稳定性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催化剂.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机械混合法 , 溶胶-凝胶法 , 完全液相法 , , , , 复合氧化物 , 二甲醚

环己酮肟在B2O3/Al2O3-TiO2催化剂上的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

张晟 , 毛东森 , 卢冠忠 , 陈庆龄

催化学报

制备了B2O3/Al2O3-TiO2复合载体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对环己酮肟气相Beckmann重排制己内酰胺反应的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载体中TiO2的含量、B2O3的负载量、载体的预处理温度及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等均对催化剂的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当载体中TiO2含量为60%,B2O3负载量为20%,催化剂经350 ℃焙烧时,环己酮肟的气相Beckmann重排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很高. 用BET,NH3-TPD,XRD和I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织构、表面酸性和晶相等进行了表征,并与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关联,表明催化剂表面中等强度的酸中心浓度与催化剂的选择性具有对应关系.

关键词: 氧化硼 , 氧化铝 , 氧化钛 , 复合氧化物 , 负载型催化剂 , 环己酮肟 , Beckmann重排反应 , 己内酰胺

铅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上CO水合制低碳醇

季德春 , 钱新华 , 刘盛林 , 徐龙伢 , 王清遐 , 张士博

催化学报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Pb/Ti摩尔比的铅钛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XRD,TPR和XPS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铅钛复合氧化物的比表面积随着样品中Pb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氧化钛的添加对氧化铅的还原行为有较大影响,随着复合氧化物中铅含量的增加,氧化铅的中温(~585℃)还原峰面积增大,而低温(~450℃)和高温(~640℃)还原峰面积减小.铅钛复合氧化物应用于CO水合制低碳醇反应的结果表明,氧化钛的添加不但使醇产物中乙醇的选择性升高,副产物CO2的选择性下降,而且使催化剂的稳定性有较大改善.催化剂的活性中心被部分覆盖和PbTiO3催化剂中的Pb(Ⅱ)被部分还原为金属Pb都导致催化剂的失活.将失活催化剂在空气中焙烧然后水洗,或者先水洗然后在空气中焙烧都可使其活性恢复到新鲜催化剂的水平.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 氧化铅 , 氧化钛 , 复合氧化物 , 一氧化碳 , , 甲醇 , 乙醇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12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