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
,
刘浏
,
邹宗树
,
李永祥
,
郭振和
钢铁
在热力学平衡实验的基础上,依据梅钢冶炼中磷铁水的实践,对复吹转炉冶炼中磷铁水的最佳复吹模式进行了研究.首先在保持造渣不变的情况下,确定最佳的吹炼工艺参数.然后,在这个最佳工艺参数的前提下,通过改变造渣制度,从而确定梅钢最佳的造渣制度.结果表明,采用方案4,渣的质量分数为16%~19%,石灰用量在13 t左右,转炉脱磷效果较好.试验中还确定了梅钢冶炼中磷铁水的最佳成渣路线.
关键词:
复吹转炉
,
中磷铁水
蔡伟
,
杨利彬
,
王东
,
于文涛
,
郑丛杰
,
佟溥翘
钢铁钒钛
通过工业试验对迁钢210 t复吹转炉冶炼过程钢样成分、渣样成分和炉渣岩相进行分析,研究了两种造渣工艺(方案A和方案B)的成渣过程及脱磷状况.对比两种造渣工艺的工业试验效果表明高枪位的造渣工艺方案B优于方案A;转炉冶炼前期化渣速度快,冶炼前、中期脱磷率高12.6%;高熔点矿相少,炉渣流动性较好;成渣路线更加平稳;方案B较方案A石灰消耗少11.5 kg/t,Lp高5.42,转炉平均脱磷率高2.7%.
关键词:
复吹转炉
,
造渣
,
岩相
,
成渣路线
焦玉莉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30540
在复吹转炉铁水消耗1050 kg/t(钢),铁水磷质量分数小于0.150%条件下,采用单渣法高拉碳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实现了出钢碳质量分数大于0.40%,磷质量分数小于0.020%。分析了高拉碳的操作控制难点是脱磷效率低、易喷溅和终点拉碳时机难以精确掌握。为此,对转炉操作抢位、氧压、底吹流量以及终点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调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高枪位配合合适的底吹压力在提高脱磷效率的同时能有效控制喷溅;建立高碳出钢终点判断模型,能将碳命中率提高到90%以上。该工艺实施后,转炉终点游离氧保持在约100×10-6。
关键词:
复吹转炉
,
高拉碳
,
单渣法
,
脱磷
高文芳
,
陈钢
,
王金平
,
姜茂发
,
钟良才
钢铁
在无铁水炉外预处理脱磷工艺条件下,于一座转炉内冶炼优质高碳钢,通过实验室研究及生产工艺优化,成功开发了复吹转炉采用单渣法高拉碳工艺冶炼优质低磷高碳钢新技术,解决了低磷、高碳出钢的工艺技术难题.采用新工艺后,优质高碳钢出钢平均磷的质量分数由0.015%下降为0.011%.出钢平均碳的质量分数由0.097%提高到0.44%.
关键词:
复吹转炉
,
单渣法
,
高效脱磷
,
高拉碳
李安林
,
梁新腾
,
翁建军
钢铁
根据透气砖的结构形式,通过理论计算或实际测试得出透气砖的最小供气流量45m3/h和上限供气流量200m3/h,并针对2块和4块透气砖的底部供气条件,建立了与冶炼制度相适应的多种底吹供气模式.应用后复吹炉龄大幅提高,平均复吹炉龄达到7000炉以上,实现了复吹与炉龄同步;复吹转炉终渣ω(TFe)降低了3.25个百分点,终点钢水氧活度降低103×10-6,终点钢水ω([C])·ω([O])积达到0.0026,合金收得率明显提高.
关键词:
复吹转炉
,
透气砖
,
底吹供气模式
,
冶金效果
温良英
,
陈登福
,
董凌燕
,
白晨光
,
周远华
,
廖明
,
章金楠
钢铁研究学报
根据转炉生产过程中不同冶炼时期的特点,在冷态模型实验过程中充分考虑热态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用水模拟"钢液"、"钢-渣"和"钢-渣-气"乳化熔体,探索实际生产过程中转炉内不同冶炼时期熔池的搅拌混匀特性、喷溅及熔体对炉壁的冲刷作用.得出当冶炼进入氧化脱碳期("钢-渣-气"乳化状态),熔体对炉壁的冲刷最严重,也是最容易发生喷溅和溢流的时期,而该时期底吹供气强度或顶枪枪位等对熔池搅拌混匀作用的影响没有冶炼初期("钢液"或"钢+渣")强,所得实验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基本一致.
关键词:
复吹转炉
,
冶炼时期
,
熔池行为
,
模型实验
樊攀
,
李晶
,
刘伟建
,
杨克枝
,
姚永宽
,
吴国平
,
李翔
钢铁研究
某厂120t顶底复吹转炉采用双渣法进行了超低磷钢冶炼的工业试验,采用高-低-低的枪位变化模式同时增加头批料中石灰和返矿的加入量,以提高转炉冶炼前期的脱磷效率。重点分析了熔渣成分和冶炼工艺对转炉脱磷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制定的工艺方案,可稳定生产出w(P)低于40×10-6的超低磷钢。
关键词:
复吹转炉
,
脱磷
,
超低磷钢
,
双渣法
罗磊
,
赵长亮
,
陈玉鑫
,
袁天祥
钢铁
doi:10.13228/j.boyuan.issn0449-749x.20130716
通过对首钢京唐公司生产的X80管线钢复吹转炉炼钢过程磷质量分数的控制研究,从热力学上分析了炼钢终点渣钢间磷分配比较低的原因,同时给出了转炉终渣成分的调节方向,以及要得到相应脱磷率和终点磷分配比时转炉渣加入量的最佳值.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工艺条件下,转炉炉渣中MgO质量分数偏高,导致终渣熔点较高,而转炉终点渣熔点较高又是转炉磷分配比实际值与理论值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通过计算,在现有工艺水平下,转炉渣的加入量应控制在43~60 kg/t(钢)较为合适.
关键词:
X80管线钢
,
复吹转炉
,
磷容量
,
转炉炉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