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彪
,
狄士春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为了获得具有生物力学性能的陶瓷膜层材料并满足临床医学上的需要.以Ti6Al4V钛合金为基体材料,通过微弧氧化工艺方法在电解液中制备氧化锆和羟基磷灰石复合陶瓷膜层材料.利用能谱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分析膜层结构特点.建立并改进了多孔性膜层力学性能数学模型,利用理论计算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膜层相关生物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锆/羟基磷灰石医用钛合金复合陶瓷能够取得比单一的羟基磷灰石陶瓷膜层更好的生物力学性能.生物陶瓷力学性能与孔隙率及生成的新相有关,通过实验与理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更好的对生物陶瓷膜层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所建立数学模型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理论意义.
关键词:
氧化锆
,
微弧氧化
,
羟基磷灰石
,
多孔性
,
生物力学
何江川
,
林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CaCO3为致孔剂,通过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与甲基丙烯酸钠(SMA)的溶液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系列多孔性热敏水凝胶;利用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溶胀状态下的凝胶多孔结构,测定了水凝胶的相转变温度、平衡溶胀率(SR)、热收缩动力学,并考察了致孔剂和交联剂的用量对上述性质的影响;与同条件合成的无孔凝胶相比,多孔凝胶的相变温度基本不变,但室温下SR增大了约50%,100 ℃时的热缩响应时间缩短至约3 min;同时,SR和温度响应灵敏度随致孔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交联剂用量增加则使SR降低.
关键词:
热敏水凝胶
,
N-异丙基丙烯酰胺
,
致孔剂
,
多孔性
尹开锯
,
邱绍宇
,
唐睿
,
张强
,
张乐福
,
刘鸿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电子能谱(SEM-EDX)技术研究P91、P92在500℃/25 MPa和550℃/25 MPa超临界水中腐蚀后氧化膜的多孔性成因.结果表明,两种材料氧化膜均为双层结构,外层氧化膜为Fe_3O_4相,内层氧化膜为Fe_3O_4和FeCr_2O_4相,P92在接近氧化膜区域的基体内存在一个内氧化区.P91和P92在超临界环境中腐蚀后氧化膜的多孔性与外层氧化膜Fe_3O_4的缺陷类型有关,富氧Fe_3O_4中的缺陷主要类型为氧空位,在超临界状态下,当氧空位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空位坍塌即形成小孔.
关键词:
超临界水
,
腐蚀
,
氧化膜
,
多孔性
雷光财
,
丁霖桐
,
刘艳玲
,
邓远名
,
瞿波
,
许一婷
,
戴李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多孔AA-AANa-AM共聚物微球.经FT-IR、SEM、EDS等手段对微球组成、结构与微区进行分析,认为:通过对AA-AANa-AM共聚物组成的设计,可有效控制高吸水性树脂(SAR)微球的成孔情况;随PAM含量增多,微球内孔数增加,孔径略有增加,当AM与AA比值为1/2时,所制得SAR微球的成孔情况最佳;微球所形成的多孔结构均为连通开孔结构.探索微球成孔机理,认为树脂组成上的差异和外界的诱导作用是孔洞形成的原因.经检测,微球吸水倍率为1150 g/g,吸100倍水最快只需15s.
关键词:
反相悬浮聚合
,
高吸水性树脂
,
多孔性
,
共聚物微球
,
聚丙烯酰胺
申乾宏
,
蔡振钱
,
高基伟
,
杨辉
催化学报
采用具有锐钛矿晶粒的TiO2溶胶与聚苯乙烯球形粒子混合制得涂膜液,通过浸渍提拉法制备薄膜,然后在超声波振荡条件下,以甲苯为溶剂,将薄膜中的聚苯乙烯球选择性地溶解去除,在室温下获得了锐钛矿型多孔TiO2薄膜. 与致密的TiO2薄膜相比,该多孔TiO2薄膜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该方法有以下两方面的优点: 一是实现了多孔TiO2薄膜的室温制备,增大了薄膜基材的选择范围;二是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粒径的聚苯乙烯球,较为方便地实现了对薄膜孔径的调节.
关键词:
二氧化钛薄膜
,
多孔性
,
聚苯乙烯球
,
罗丹明B
,
光催化分解
郭灿雄
,
侯文华
,
颜其洁
催化学报
用正己胺预支撑层状镧铌酸,以3-丙氨基三乙氧基硅烷为硅源,将其水解后形成的硅聚合体粒子插入到镧铌酸的层间,经焙烧后制成氧化硅柱支撑的多孔性镧铌酸催化剂. 它的层间通道高度约0.52 nm,比表面积从柱撑前的5 m2/g增大到109 m2/g. 镧铌酸比表面积的显著增大,主要是由氧化硅柱撑后形成的层间狭缝状微孔孔道所提供的. 充分暴露的层间内表面使镧铌酸的酸催化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对异丙醇脱水的催化活性从未支撑时的32.0%提高到柱撑后的73.9%. 此催化剂的层状结构可保持到700 ℃以上,是一热稳定的多孔性层柱材料. 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柱化液浓度和回流反应时间对层柱材料的多孔性具有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其酸催化活性,但这些因素不能显著改变材料的层间通道高度.
关键词:
柱撑
,
层状
,
多孔性
,
催化剂
,
镧铌酸
乔洁琼
,
王凤彪
电镀与精饰
以Ti6Al4V钛合金为基体材料,通过微弧氧化方法在电解液中制备多孔氧化锆和羟基磷灰石复合医用钛合金陶瓷膜层.利用能谱分析仪、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分析膜层结构及相组成特点.对试样断裂韧性进行测量试验,通过测试结果对膜层断裂韧性进行了分析研究.探究了氧化锆对于钛合金羟基磷灰石膜层的增韧机制,并建立了适于多孔微裂纹膜层材料断裂韧性数学模型.结果表明,ZrO2/羟基磷灰石医用钛合金复合陶瓷膜层比单一的羟基磷灰石陶瓷膜层具有更好的断裂韧性.
关键词:
微弧氧化
,
氧化锆
,
羟基磷灰石
,
多孔性
,
生物力学
尹开锯
,
邱绍宇
,
唐睿
,
张强
,
张乐福
,
刘鸿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电子能谱(SEM-EDX)技术研究P91、P92在500℃/25 MPa和550℃/25 MPa超临界水中腐蚀后氧化膜的多孔性成因.结果表明,两种材料氧化膜均为双层结构,外层氧化膜为Fe_3O_4相,内层氧化膜为Fe_3O_4和FeCr_2O_4相,P92在接近氧化膜区域的基体内存在一个内氧化区.P91和P92在超临界环境中腐蚀后氧化膜的多孔性与外层氧化膜Fe_3O_4的缺陷类型有关,富氧Fe_3O_4中的缺陷主要类型为氧空位,在超临界状态下,当氧空位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空位坍塌即形成小孔.
关键词:
超临界水
,
腐蚀
,
氧化膜
,
多孔性
沈腊珍
,
胡明
,
阎实
,
刘志刚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08.011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在多孔性绝缘Al2O3膜基底上形成的导电聚吡咯(polypyrrole, PPy)薄膜的形貌及导电性能进行了改善,并探讨了硅烷自组装膜与导电PPy薄膜的形成机理.用硅烷偶联剂对Al2O3膜表面进行改性后,形成了与基底牢固结合的硅烷自组装膜,然后通过化学聚合法在自组装膜上制备得到了均匀致密的PPy薄膜.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有效地改善了PPy薄膜的均匀性及其与基底的附着性,电导率从5.4S/cm提高到了16.6S/cm.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
自组装膜
,
聚吡咯薄膜
,
多孔性
黄紫洋
,
李鹏
,
刘榕芳
,
肖秀峰
复合材料学报
在纯钛基体表面通过电泳沉积的方法制得壳聚糖/羟基磷灰石(CS/HA)复合涂层,然后将复合涂层烧结形成多孔HA涂层.采用SEM对多孔 HA涂层的形貌进行观察,XRD分析涂层的物相组成,粘结-拉伸实验测定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1.5倍人体模拟体液(1.5SBF)浸泡测定涂层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当悬浮液中CS与HA质量比为1:1时,制得的CS/HA复合涂层经过700℃烧结处理,涂层中CS热分解致孔形成多孔HA涂层,孔径在10~25μm,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可达19.5 MPa;在1.5SBF中浸泡5天后,多孔HA涂层表面完全碳磷灰石化,呈现较好的生物活性.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
电泳沉积
,
多孔性
,
生物活性
,
复合涂层
,
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