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
周旭东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采用BP神经网络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热带精轧机组机架间水冷区带钢热流密度进行预测,进而优化了机架间冷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利用BP神经网络得出的带钢热流密度计算的终轧温度与实测值的标准差比原来仅用数学模型的传统算法减少了14.08%,故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在线应用前景.
关键词:
机架间冷却
,
BP神经网络
,
数学模型
,
热流密度
,
终轧温度
,
热轧
,
带钢
冯明杰
,
王恩刚
,
赫冀成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0.12.003
建立了高速钢复合轧辊在带钢热轧过程中的2维传热模型,以Flunet6.3为计算平台,利用移动坐标系技术和自定义函数功能,研究周期性热冲击下辊内温度波的传播特点和咬入温度及轧制速度对温度波的影响,探讨高速钢复合轧辊工作层的适宜厚度.结果表明:辊内的温度场表现为以轧辊转动一周为周期的高频波和以轧制一块带坯为周期的低频波.高频波具有强烈的薄层效应,而低频温度波随深度衰减缓慢,影响范围较深.同一深度处温度波动的幅度随咬入温度的增加而增大,随轧制速度的增加而减小,且轧制参数对高频温度波的影响远大于对低频温度波的影响.工作层有足够厚度时,才能消除低频温度波对高速钢复合轧辊双金属复合界面结合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热轧
,
带钢
,
高速钢复合轧辊
,
温度波
,
热冲击
黄军
,
武文斐
,
刘华飞
,
张永杰
钢铁
喷射气体冷却是带钢连续退火和镀后冷却过程中最重要的冷却方法,不同的冷却器结构对冷却性能影响很大.针对带钢连续退火及镀后冷却风管式冷却器工艺过程,将计算区域划分为2个子区域,经过网格独立性检验,在一定网格数目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对风箱风管区域研究获取冷却器的压力流量公式,对冲击射流冷却区域研究获取带钢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及带钢冷却速度变化.典型工况下带钢表面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为117.29W/(m2·K),带钢冷却速度14.0℃/s.
关键词:
带钢
,
连续退火
,
快速冷却
,
数值模拟
谢海波
,
张中平
,
刘相华
,
王国栋
钢铁研究学报
为提高热轧带钢层流冷却卷取目标温度的控制精度,根据冷却过程的传热机理,分析了带钢层流冷却的传热过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冷却控制的空冷和水冷预测数学模型,分析并阐述了层流冷却控制系统的前馈控制算法及其在实际控制中的应用.本前馈控制的使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目标卷取温度控制精度,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关键词:
热轧
,
带钢
,
层流冷却
,
预测模型
,
前馈控制
鞠辰
,
储双杰
,
孙宝德
,
王俊
,
张全成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7.04.016
为探究底漆正常涂覆、面漆漏涂的镀铝锌彩涂板表面缺陷产生的原因,采用镀层截面金相分析、扫描电镜、电子探针观察以及能谱分析等手段进行了检测分析.结合实际生产状况初步认为,预清洗不完全、基板表面残留氧化铁是造成漏涂的根本原因.氧化铁的存在使得镀层不连续,出现悬崖和缺失,在凹陷处残留有气体,涂漆后烘干时受热膨胀,冲破面漆,从而成为漏涂缺陷.
关键词:
热浸镀
,
彩涂板
,
漏涂
,
带钢
,
铝锌涂层
赵文成
物理测试
热轧带钢生产检验中出现表面开裂现象,对有裂纹的钢进行化学成分、低倍、金相组织和夹杂物分析,探讨了热轧带钢出现表面开裂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带钢
,
开裂
,
组织
,
夹杂物
李长生
,
徐建忠
,
刘相华
,
王国栋
,
何晓明
,
孙国良
,
汪长安
,
范朝晖
钢铁
为了解决精轧机组轧辊表面氧化膜引起的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细孔质量问题,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及能谱仪等对高铬铸铁轧辊表面氧化膜形成及脱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控制氧化膜脱落减少氧化铁皮细孔的方法,在生产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轧辊
,
氧化膜
,
热轧
,
带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