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5)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自支撑GaN厚膜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胡强 , 魏同波 , 段瑞飞 , 羊建坤 , 霍自强 , 卢铁城 , 曾一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镀Ti插入层在氢化物外延设各中制各了高质量自支撑GaN厚膜.X射线衍射测试发现(0002)峰摇摆曲线的半高宽为260 aresee:5K下样品带边发光峰的半高宽为3 meV,室温下样品的带边发光峰也只有20 meV,并且在室温的PL谱中观察不到黄光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腐蚀后的自支撑GaN厚膜表面有位错延伸形成的六角坑,并估算出样品位错密度约为2.1×107cm-2.这些结果说明镀Ti插入层有助于提高GaN外延层的晶体质量.通过Raman和低温荧光分析,可以看出自支撑GaN厚膜表面应力已经完全释放.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样品的荧光特性,证明得到的无应力自支撑GaN厚膜具有很好的晶体质量和光学质量.

关键词: 氮化镓 , 氢化物气相外延 , 自支撑厚膜 , 应力释放 , 荧光

核电站316L不锈钢弯头应力腐蚀行为的寿命预测

郭舒 , 韩恩厚 , 王海涛 , 张志明 , 王俭秋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6.00462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核电站316L不锈钢弯头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行为进行了研究。首先针对不锈钢厚壁弯头(外径355.6 mm,内径275.6 mm)进行有限元建模,在弯头内壁上创建出与实际裂纹相符的半椭圆状3D缺陷作为裂纹形状,其裂纹张开位移(δi)由Dugdale模型计算确定;然后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建立裂纹应力强度因子 (K) 随裂纹深度 (a) 及附加应力 (P) 变化的拟合公式,结合实验数据得到管材在2种冷变形量下的应力腐蚀裂纹扩展速率(da/dt)拟合公式,利用迭代方法计算了裂纹穿透管壁所需的时间,为核电站安全评估提供了有效依据。研究显示,当弯头部位的冷变形量较小(硬度为230~245 HV)且在理想情况下 (无初始附加应力),弯头被应力腐蚀裂纹穿透耗时最长(约57 a);当初始附加应力增加至200 MPa,此失效时间约缩减至前者的1/5 (无应力释放)、2/7 (应力释放一半) 以及3/7 (应力完全释放);保持初始附加应力不变(200 MPa)并提高弯头部位冷加工变形量(由硬度为230~245 HV提高到275~300 HV),弯头的大变形部位被穿透时间约缩短至小变形部位失效时间的2/5 (无应力释放)、3/8 (应力释放一半) 以及1/3 (应力完全释放),由此可见应力释放程度的降低和冷加工变形量的增加均导致了核电站316L不锈钢弯头剩余寿命的缩短。

关键词: 316L不锈钢弯头 , 应力腐蚀裂纹扩展 , 裂纹张开位移 , 有限元分析 , 应力释放 , 冷加工变形

表面无小丘Al双层栅电极结构研究

王刚 , 刘宏宇 , 赵超 , 杨柏梁 , 黄锡珉

液晶与显示 doi:10.3969/j.issn.1007-2780.2000.02.003

利用DSC方法研究了纯铝薄膜中的小丘现象,同时制备了Al双层栅电极Ta/Al、 Cr/Al和Mo/Al薄膜,并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了退火处理,研究了双层结构中上层金属(Ta、 Cr和Mo)厚度对Al薄膜中小丘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上层Ta膜厚度在80~90nm左右(在本实验条件下)时,可得到表面无小丘的Ta/Al薄膜栅材料.实验制备的表面无小丘Ta/Al、 Cr/Al和Mo/Al等栅电极材料的电阻率均在7~20μΩ.cm之间,基本满足现今对角线为25~51cm(10~20in)大屏幕、高清晰度TFT LCD要求.

关键词: Al双层栅电极 , 小丘现象 , 应力释放 , 差热分析

循环载荷对USSP处理TC4表层残余应力场影响研究

张聪惠 , 王洋 , 王耀勉 , 李丰博 , 肖桂芝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超声喷丸技术(USSP)处理TC4试样,再进行四点弯曲疲劳加载.采用X射线应力仪测试疲劳加载前后残余应力分布;利用TEM设备,对疲劳加载前后TC4组织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表面纳米化处理后,TC4合金的最大残余应力已超过自身的屈服强度;当外加载荷高于疲劳极限时,残余应力场明显减弱;当外加载荷接近或小于疲劳极限时,循环周次与载荷的增减不再明显改变残余应力场;位错及位错胞在疲劳过程中发生了组态和数量的变化,位错密度的降低导致了残余压应力的松弛.

关键词: 表面纳米化 , 残余应力 , 应力释放 , 显微组织

CVIˉPIP工艺制备炭纤维增强炭/陶复合材料及其性能

邱海鹏 , 陈明伟 , 李秀倩 , 王宇 , 谢巍杰

新型炭材料

结合化学气相渗透( CVI)和聚合物先驱体浸渍裂解( PIP)工艺制备出炭纤维增强碳基( C/C)、炭纤维增强碳ˉ碳化硅基( C/CˉSiC)和炭纤维增强碳ˉ硅ˉ锆ˉ氧( C/CˉSiˉZrˉO)复合材料,并对其微观形貌、物相结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C/CˉSiˉZrˉO复合材料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纤维脱黏和纤维拔出等应力释放效应显著,弯曲强度优于C/C和C/CˉSiC复合材料;此外,C/C复合材料基体热解炭的导热系数较高,复合材料孔隙率小,结构缺陷较少,声子的平均自由程较长,因此具有较高的导热系数(水平方向69.09 W/(m·K),垂直方向25.28 W/(m·K))。

关键词: 复合材料 , 导热系数 , 应力释放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