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
苏媛婷
,
张浩
硅酸盐通报
本文借助X射线荧光光谱仪、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易磨性和力学性能测试等分析手段对从西安市两个不同城区拆迁工地所取废砖,废混凝土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易磨性和活性等基本性质做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不同城区所取建筑垃圾的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差异较大,要实现建筑垃圾的有效利用需做好原料...
关键词:
建筑垃圾
,
化学组成
,
矿物组成
,
易磨性
,
活性
聂江婷
,
周刘成
,
李昌勇
,
毕金栋
硅酸盐通报
将建筑垃圾分别按0、10%、20%的比例替代部分石灰石和砂岩来烧制水泥熟料.对生料热分析可知,掺入建筑垃圾后生料的起始和终止反应温度向低温偏移,说明建筑垃圾的掺入能降低生料的反应温度.用金斯特林格和阿伦尼乌斯方程对熟料的形成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随建筑垃圾掺量的增加,反应的速率常数随之增大,表观活化...
关键词:
建筑垃圾
,
热分析
,
形成动力学
,
熟料性能
姜明阳
,
李天城
,
李振
,
王宏烨
,
孙彦增
硅酸盐通报
为利用建筑垃圾制备矿山膏体充填材料,以建筑垃圾、天然砂、水泥和粉煤灰为组成材料,采用正交试验手段设计了一个4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案,对9种不同配合比的膏体充填材料进行坍落度试验和单轴压缩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极差分析,探索了质量浓度、水灰比、砂率和粉煤灰用量4种因素对膏体充填材料的坍落度、单轴抗压强...
关键词:
建筑垃圾
,
膏体充填材料
,
正交试验
,
配合比
张剑波
,
吴勇生
,
孙可伟
,
郭远臣
硅酸盐通报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垃圾呈逐年增加的态势,基于综合利用建筑垃圾,以推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再生骨料混凝土和再生道路材料两种水泥基再生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是建筑垃圾资源化两大消纳途径.本文以C30天然混凝上的配合比设计为基准,研究了水灰比、再生骨料取代率、减水剂掺量、膨胀剂掺量、粉煤灰掺量...
关键词:
建筑垃圾
,
再生骨料
,
再生混凝土
,
孔隙结构
王四清
,
蒋荣
,
彭建文
硅酸盐通报
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利用建筑垃圾中的废砖、废混凝土、废砂浆等无机非金属固体混合物和适量的膨胀玻化微珠作为骨料,普通硅酸盐水泥为胶凝材料,建筑消石灰为激发剂,与适量的水拌和均匀后,采用振动挤压成型工艺,制作不同水泥用量的建筑垃圾混凝土多孔L砖,经标准养护28 d后,分别对其体积密度、吸水率、线性干燥收缩率...
关键词:
建筑垃圾
,
多孔砖
,
抗压强度
,
导热系数
彭美勋
,
蒋建宏
,
申少华
硅酸盐通报
分别用浇注成型和压力成型方法,利用复合胶凝材料胶结高含土建筑垃圾制备试块与硅酸盐水泥胶结试块进行相关性能比较.研究发现:与水泥相比,用复合胶凝剂制备的试块均有明显的早强性能和更高的软化系数及更大的强度.在掺量为建筑垃圾的1/10时,复合胶凝剂制备的压力成型试块28d强度达浇注成型试块的2.4倍.复合...
关键词:
建筑垃圾
,
墙体材料
,
复合胶凝剂
,
压力成型
,
浇注成型
张波
硅酸盐通报
通过对废弃混凝土、废弃砖等建筑垃圾进行破碎、筛分等处理,可制备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这种废弃物综合利用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简要阐述了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重要意义,详细介绍了利用废弃混凝土、废弃砖等建筑垃圾制备再生混凝土砌块及其在墙体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期望为科学开发与综合...
关键词:
建筑垃圾
,
再生混凝土砌块
,
砌体
,
再生利用
汪海风
,
刘杰
,
阙永生
,
徐意
,
张鹤
,
杨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14136/j.cnki.issn 1673-2812.2016.06.007
以建筑垃圾、矿渣为原料,以硅酸钠为碱激发剂制备地聚合物材料,考察硅酸钠模数、建筑垃圾/矿渣重量比、水胶比及硅酸钠用量等因素对地聚合物初凝时间、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当硅酸钠模数为1.0,建筑垃圾/矿渣重量比为0.5,水胶比为0.26,硅酸钠用量为10%时,地聚合物综合性能最佳:初凝...
关键词:
地聚合物
,
建筑垃圾
,
矿渣
,
强度
,
初凝时间
雷斌
,
徐原威
,
熊进刚
硅酸盐通报
通过废混凝土骨料和废砖骨料按比例混合模拟建筑垃圾的组成,制成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在分析废砖骨料掺量、附加水用量和颗粒级配等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道路面层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抗折强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降低,随附加水用量的增大而降低;当再生粗骨料中掺2...
关键词:
建筑垃圾
,
再生混凝土
,
配合比设计
,
附加用水量
,
抗折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