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群
,
姜治伟
,
王玉荣
,
唐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与其相形态密切相关.文中简要综述了与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相形态相关的几个参数,包括两相相容性、橡胶相的粒径、塑料相的结晶度.重点介绍了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形变机理的几种模型,包括不均匀变形、有限元模型、微孔模型等.最后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热塑性弹性体
,
弹性
,
形变机理
,
相形态
陈英楠
,
宋立新
,
刘明明
,
任亮
,
张明耀
,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技术在粒径300nm的聚丁二烯(PB)乳胶粒子上接枝苯乙烯(St),制备了核壳比(PB与PS的质量比)为70/30的PB-g-PS接枝共聚物.将其与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聚苯醚(PPO)和聚苯乙烯(PS)树脂进行熔融共混制得了一系列HIPS/PPO/PS/PB-g-PS共混物,研究了PPO/PS的组成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和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在HIPS/PPO/PS共混体系中引入PB-DPS后,HIPS中的大粒径橡胶粒子(2μm~4 μm)和PB-g-PS小粒径橡胶粒子(300 nm)具有良好的协同增韧作用;随着基体中PPO含量的增加,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呈上升趋势;当PPO/PS质量比在25/75~ 50/50范围内3时,共混物冲击强度出现突变式增大,由300 J/m提高至600 J/m.形态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基体中PPO含量增加,PB-g-PS弹性体粒子在基体中的分散程度获得明显改善;当PPO质量分数低于10%时,主要为银纹屈服形变;当PPO质量分数高于20%时,主要为剪切屈服形变.
关键词:
聚苯乙烯
,
聚苯醚
,
力学性能
,
形态结构
,
形变机理
王翔
,
宋立新
,
曲淼
,
任亮
,
张明耀
,
张会轩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双螺杆挤出机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同时接枝到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上,而后将接枝产物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反应性共混,通过改变POE/LLDPE比例确立了PBT/(POE/LLDPE)-g-GMA共混物分散相的最佳组成.以此为基础考察了GMA加入量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流变行为及相形态的影响,并对共混物的形变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POE/LLDPE比例为50/50时冲击强度最大,在此组成下共混物的冲击强度随着GMA加入量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在GMA加入量(GMA/(POE+LLDPE))为5%时达到最大值;体系黏度随GMA加入量的增加而增大,过量的GMA会导致严重的交联,不利于分散相的分散,从而降低了增韧效率;橡胶粒子的空洞化促使基体发生剪切屈服是其主要的形变机理,LLDPE的引入能促进PBT发生进一步形变,从而提高增韧效率.
关键词:
PBT/(POE/LLDPE)-g-GMA
,
接枝
,
反应共混
,
冲击强度
,
形变机理
张凯锋
,
陈国清
,
王国锋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3.04.001
超塑性是细晶陶瓷在高温下的固有属性.本文综述了陶瓷材料超塑性的一般特征和氧化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多晶陶瓷(Y-TZP)的形变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解释了不同纯度Y-TZP陶瓷在Ⅰ区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以及杂质特征对应力指数的影响.从能量的观点进一步分析了陶瓷材料超塑变形过程中的控速机制.对共价键陶瓷Si3N4、SiC的超塑性特征以及晶间玻璃相在超塑变形中的作用进行了概括.此外,还总结了其它陶瓷材料,包括Al2O3及其复合陶瓷、纳米陶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陶瓷
,
超塑性
,
形变机理
,
玻璃相
范建文
,
张维旭
,
代晓莉
,
谢瑞萍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5.06.017
采用单向压缩热模拟试验进行了普碳钢中厚板表层组织超细晶化研究.材料奥氏体化后快速冷却到550~800℃范围内变形,结果表明,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材料分别发生形变后铁素体静态再结晶、形变过程中的铁素体动态再结晶,形变诱导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并获得超细晶粒铁素体.随着保温时间增加,形变诱导相变获得的铁素体逆相变为奥氏体.实验室轧制9mm钢板的铁素体晶粒度,轧后空冷达到11级(约7μm),与热模拟试验的结果相一致,轧后快冷铁素体晶粒进一步细化到12级(约5μm).实验室条件下,钢板的屈服强度,轧后空冷接近350MPa,轧后快速冷却,能再提高90MPa左右,但断后伸长率明显下降.
关键词:
普碳钢中板
,
超细晶粒铁素体
,
形变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