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秋平
,
李富荣
,
汤顺清
,
韩涛
,
毛萱
,
周汉新
,
曹水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5.05.029
以碳包铁(Fe@C)纳米粉作为磁性内核,用海藻酸钠作表层高分子,以正庚烷为油相,AOT为表面活性剂,氯化钙、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通过反相微乳法制备出了碳包铁/海藻酸钠核壳微球,系统考察了海藻酸钠的浓度、交联剂用量等对所制复合纳米微球性质的影响,并对产物进行了初步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海藻酸...
关键词:
磁性微球
,
海藻酸钠
,
碳包铁
,
微乳
,
纳米
陈葳
,
肖益鸿
,
詹瑛瑛
,
蔡国辉
,
林性贻
,
魏可镁
,
郑起
催化学报
分别在Triton X-100/正己醇/环己烷/水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正己醇/水的W/O型微乳液体系中合成了Au/Fe2O3催化剂,考察了主要制备参数对催化剂水煤气变换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焙烧温度、水与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rw)、表面活性剂浓度(W)、表面活性剂种类及催化...
关键词:
微乳
,
金
,
氧化铁
,
负载型催化剂
,
水煤气变换
,
制备参数
陈葳
,
肖益鸿
,
詹瑛瑛
,
蔡国辉
,
林性贻
,
魏可镁
,
郑起
催化学报
采用XRD,BET,H2-TPR,TEM和XPS等方法对微乳法制备的Au/Fe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辛烷基酚基聚氧乙烯醚(10)(Triton X-100)体系中,Au/Fe2O3催化剂在低温区的活性物种为单质金和氧化态金,在高温区的活性物...
关键词:
微乳
,
金
,
氧化铁
,
负载型催化剂
,
水煤气变换反应
,
固溶体
肖凡平
,
张世英
,
陈振华
,
吴洛义
,
余取民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7.02.015
将乳化技术与溶胶-凝胶方法相结合,通过"微乳反应器"来控制钛酸丁酯的水解速率和凝胶化过程,从而制备出分散性好的TiO2纳米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TG-DS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制备的TiO2纳米粉体在热处理过程的物化变化进行分析,并用扫描电镜(SEM)对其形貌...
关键词:
TiO2
,
微乳
,
晶化
,
热处理
侯德东
,
刘应开
无机材料学报
doi:10.3321/j.issn:1000-324X.2002.04.008
在聚氧乙烯五醚(NP5),聚氧乙烯九醚(NP9),乳化剂(OP)和环己烷组成的微乳体系中制备二氧化锡前驱物.然后再经800~820°C焙烧2.5h,成功地制备了直径为30~90nm,长5~10μm的金红石结构的二氧化锡纳米棒,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电子衍射,X射线衍射对二氧化锡纳米棒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关键词:
SnO2纳米棒
,
微乳
,
熔盐合成
,
成核、长大过程
王莹利
,
鲍改玲
,
翟赟璞
,
苏运来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5.12.013
在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为表面活性剂S,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A,甲苯为油相O的微乳体系中,用两相体系法制备了纳米Fe2O3,根据对不同组成微乳液电导率的测定,发现在V(A)/V(O)=0.25与m(A)/m(S)=1.50时,该微乳体系具有最大加溶水量. 考察了反应体系pH值对胶粒萃取率的影响,当...
关键词:
微乳
,
电导率
,
萃取率
,
纳米Fe2O3
刘卉
,
张胜义
,
沈玉华
,
谢安建
,
张学茹
,
李士阔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7.10.004
在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正己醇/环己烷/水反相微乳液和甘氨酸、精氨酸、组氨酸3种含不同氨基酸的反相微乳液体系中成功地制备了胆红素钙,考察了氨基酸对胆红素钙的组成、形貌、配位方式及稳定性的影响. 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表面Zeta电位、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等测试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此反...
关键词:
胆红素钙
,
氨基酸
,
微乳
,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