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玲
,
傅武俊
,
俞裕斌
,
林建新
,
魏可镁
催化学报
将一种商用活性炭在氮气保护下进行微波处理,采用元素分析、XRD、N2物理吸附和CO化学吸附等表征手段,考察了微波处理对活性炭载体的化学组成、物相、表面织构和催化剂钌分散度的影响. 以微波处理的活性炭为载体,以钡或钡铯为助剂,制备了一系列钌催化剂,在SV=10 000 h-1,p=10.0 MPa和θ=430 ℃的条件下进行了氨合成活性评价. 结果表明,活性炭经微波处理后能有效地脱除非碳成分,提高炭载体的稳定性,制备的负载型钌催化剂不仅具有较高的钌分散度,而且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能够防止金属粒子烧结,从而使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明显提高. 例如,以未经处理的活性炭为载体制备的4%Ru-Ba-Cs/C催化剂,其出口氨浓度为9.23%,经1.0 MPa,520 ℃耐热36 h后,其出口氨溶解度下降至7.39%; 而以经微波处理的活性炭(CW5)为载体制备的4%Ru-Ba-Cs/CW5催化剂,出口氨浓度为16.78%,经相同条件耐热后,其催化活性基本不变.
关键词:
活性炭
,
微波处理
,
钌
,
负载型催化剂
,
钡
,
铯
,
助剂
,
氨合成
何孝军
,
王婷
,
邱介山
,
张小勇
,
王晓婷
,
郑明东
新型炭材料
doi:10.1016/S1872-5805(11)60084-X
采用微波对氢氧化钾活化石油焦制备的活性炭进行处理,考察了微波处理时间对活性炭的孔结构、表面(官能团)性质和电化学电容器中活性炭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处理后活性炭的比容和内阻随着其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的降低而变小.和采用常规加热方式在1073K下处理1h所得活性炭相比,在700w功率下仅处理7 min所得活性炭的孔结构就具有较高的大/中孔的孔容比和较高的羰基含量;该活性炭用作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时,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高的能量保持率.显然,微波处理是制备电化学电容器用活性炭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活性炭
,
微波处理
,
官能团
,
电化学电容器
,
能量密度
李成
,
常国华
,
彭镜鑫
,
张庆
,
朱彦荣
,
高天鹏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为提高铬铁粉矿中的铬铁比,依据选择性碳热还原原理,利用微波对南非铬铁粉矿进行加热还原,然后用稀盐酸对其浸取,最后进行过滤分离,得到高铬铁比的铬铁精矿.研究工艺参数,如还原剂的用量、还原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铬铁矿还原酸浸后铁和铬浸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还原剂用量为6.0 g,还原温度为(1100±25)℃,还原时间为(20±2) min时,100 g铬铁粉矿经还原酸浸后,其铬铁比由1.4~1.6升至2.6~3.2.同时,对酸液中浸出的铁进行了回收,获得副产品氧化铁红.
关键词:
铬铁粉矿
,
选择性还原
,
微波处理
,
氧化铁
陈潇川
,
刘敏毅
,
肖荔人
,
陈荣国
,
陈庆华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2.05.016
采用氧化钙高速捏合处理,再辅以微波辐射协同处理桐壳纤维和水葫芦纤维,以期使它们适用于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通过失水率、保水值和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处理条件对这两种植物纤维的失水率和可及度的影响,重点讨论了保水值、分子间氢链百分含量和红外结晶指数等可及度参数的变化规律,并简要探讨了植物纤维的脱水机理.结果表明:微波协同氧化钙处理可延缓植物纤维的失水性和降低植物纤维的失水率,归因于经处理后植物纤维的可及度被提高.
关键词:
可及度
,
含水率
,
桐壳纤维
,
水葫芦纤维
,
氧化钙处理
,
微波处理
张敏
,
丁芳芳
,
李成涛
,
葛正浩
,
田媛
复合材料学报
采用不同的方法及改性剂处理秸秆纤维,并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进行共混改性,利用热压工艺得到了秸秆纤维/PBS复合材料.研究了水煮和微波处理工艺对秸秆纤维提取量的影响;研究了苯甲酸等改性剂的种类、添加量对秸秆纤维及秸秆纤维/PBS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秸秆纤维处理前后的表面形貌.研究结果表明:水煮工艺为煮沸30 min 2次,微波处理工艺为微波连续处理15 min时为最佳工艺;对比2种工艺,微波连续处理15 min得到的秸秆纤维比水煮处理后的更为疏松,比表面积更大,同时得到的秸秆纤维/PBS复合材料综合性能良好,并且在硬脂酸质量分数约为3.5%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
关键词:
微波处理
,
改性剂
,
秸秆纤维
,
P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