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轩
,
杨普江
,
高颖
,
周朝晖
,
杨国华
,
王宗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平均粒径59.8 nm、粒径分布窄、固含量达42%的硅-丙微胶乳.考察了聚合温度、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功能性单体用量对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FT-IR分析表明,丙烯酸酯和有机硅发生共聚;反应温度为80℃~85℃时,得到的乳液的乳胶粒较小,而胶膜的吸水率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功能性单体MAA用量增加,胶膜吸水率增大;乳化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4%、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375%、MAA用量占单体质量的1%~2%时,乳液粒径最小;适量MAA的加入,可有效抑制反应过程中凝聚物的产生.
关键词:
硅-丙共聚物
,
微胶乳
,
合成
,
性能
侯有军
,
任力
,
宁平
,
陈志泉
,
潘慧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种子微乳液聚合工艺和单体半连续滴加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微胶乳.考察了乳化剂、电解质、丙烯酸单体和氨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稳定性和粒子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乳化剂总量或提高SDS/NP-40配比,得到的微胶乳粒径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同时粘度增大;添加少量电解质,可以有效地降低微胶乳的粘度;适量丙烯酸单体参加共聚有利于提高体系的稳定性,降低乳胶粒径,但过多会影响胶膜的耐水性;氨化反应不但没有降低粒径,反而有所增加;微胶乳的平均粒径控制在40 nm~60 nm范围内.
关键词:
微胶乳
,
微乳液聚合
,
聚丙烯酸酯
,
粒径控制
侯有军
,
薛峰
,
潘慧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种子微乳液聚合工艺和单体半连续滴加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微胶乳,用FT-IR、DSC、GPC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微乳聚合物的分子结构.FT-IR和DSC测试结果显示出三种单体都参与了共聚反应,无均聚物存在,合成的丙烯酸酯微乳共聚物的Tg值约为18.30℃,明显高于理论值(7.3℃).GPC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进一步说明丙烯酸酯微乳聚合物具有很高的分子量(约105数量级),微乳胶膜有较高的硬度和优良的抗冲击性,同时又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
关键词:
微胶乳
,
微乳液聚合
,
聚丙烯酸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