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39)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球磨工艺对纳米氧化铝在有机溶剂中分散稳定性的影响

赵灏江 , 陈维

绝缘材料

采用高速球磨工艺制备了纳米Al2O3-N,N-二甲基乙酰胺悬浮液,研究了球磨时间、磨球大小以及球料比等球磨工艺参数对纳米Al2O3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沉降实验对悬浮液的稳定性进行定量表征,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悬浮液中纳米Al2O3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当球磨时间为4个单位球磨时间,磨球直径为1 mm,球料比为7:1时,制备的纳米Al2O3-N,N-二甲基乙酰胺悬浮液稳定性良好.

关键词: 球磨 , 纳米氧化铝 , 分散 , 悬浮液

分散剂对Al2O3微粉-水和SiO2微粉-水体系性能的影响

王峰 , 姚金甫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6.06.015

分别采用D50=4.865 μm、Al2O3含量为98.88%的Al2O3微粉和D50=0.474 μm、SiO2含量为90.54%的SiO2微粉为原料,以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和树脂型表面活性剂为分散剂,分别加水后制备了不同分散体系的悬浮液.研究了不同分散剂及其加入量(分别为0.015%、0.03%、0.05%、0.1%、0.15%、0.3%、0.5%、1.0%)对Al2O3微粉-水和SiO2微粉-水体系的ζ电位、电导率和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Al2O3微粉悬浮液,无机分散剂优于有机分散剂,三聚磷酸钠优于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的最佳加入量为0.1%;对于SiO2微粉悬浮液,无机分散剂和有机分散剂的分散效果基本相近,三聚磷酸钠最佳加入量为0.1%,六偏磷酸钠最佳加入量为0.15%,而有机分散剂的加入量却为0.5%;电导率的大小与分散剂的加入量成正比,与悬浮液的稳定性无直接关系.

关键词: 悬浮液 , 分散剂 , ζ电位 , 电导率 , pH值

纳米二氧化硅水悬浮液的稳定性研究

刑颖

涂料工业 doi:10.3969/j.issn.0253-4312.2006.08.016

本文采用胶体"电空间稳定机制",以聚羧酸盐为分散剂,研究了纳米SiO2粉体在水中的分散行为和表面化学特性,讨论了pH值、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对体系的悬浮稳定性及流动特性的影响.在最佳pH值和分散剂加入量条件下制备了高固含量、稳定性和分散性好的纳米SiO2浆料.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硅 , 电空间稳定 , 悬浮液 , 分散 , 稳定性

微米CeO2的细化及其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研究

柳振平 , 黎向锋 , 左敦稳 , 王宏宇 , 孙玉利 , 江世好

稀有金属 doi:10.3969/j.issn.0258-7076.2012.05.016

首先使微米CeO2在乙醇中球磨分散,然后向悬浮液中加入一定量去离子水,最后对悬浮液进行超声分散,使用这种方法制备出了分散稳定性较好的微米CeO2悬浮液,探讨了其增强微米CeO2分散稳定性的机制.结果表明:微米CeO2以不同方式分散时在不同比例醇水混合介质中的分散行为各不相同;微米CeO2在纯乙醇中的球磨分散性能最好,其起始分散率可以达到80%左右,而在醇水混合介质中的超声分散性能比在纯乙醇或纯水中的超声分散性能要好,但其起始分散率不高,只能达到20%左右.球磨后加水再超声分散的方法可以显著地提高微米CeO2悬浮液体系的分散性能,其中加入去离子水的最佳体积分数为40%,最佳超声时间为15 min.球磨后加水再超声分散的方法可以进一步打破微米CeO2粉体颗粒间的团聚,使粉体粒径得到进一步的细化,由于去离子水的加入悬浮液体系的表面电位得到了较大提高,乙醇水合团簇的形成使颗粒周围的溶剂化膜变厚.

关键词: 微米CeO2 , 悬浮液 , 加水复合分散 , 分散稳定性

无石棉胶乳抄取密封材料的悬浮液稳定性研究

刘美红 , 黎振华 , 蔡仁良 , 谢苏江 , 陈君若

机械工程材料 doi:10.3969/j.issn.1000-3738.2005.12.003

研究了各组分和工艺参数对无石棉胶乳抄取密封材料悬浮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是决定悬浮液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纤维和填料的含量,尤以海泡石纤维的影响最为显著.混杂纤维中使用一定量的海泡石纤维,有利于悬浮液的稳定和成张.胶乳含量过高不利于悬浮液的稳定,且填料含量也不宜过高,一般控制纤维与填料的质量比以2:1~1:1为佳.同时,适当调整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可以改善悬浮液的质量.

关键词: 密封材料 , 悬浮液 , 稳定性 , 无石棉

SiC粉体表面疏水化处理与特性研究

武七德 , 魏明坤 , 王苹 , 张广军

硅酸盐通报 doi:10.3969/j.issn.1001-1625.2002.02.008

利用硅烷偶联剂对SiC粉进行处理,使其表面具有一定疏水性,经表面活性剂引入水中形成较稳定的悬浮液.分析了不同硅烷偶联剂处理的SiC粉的悬浮液的特性,结果表明:SiC表面越疏水,其抗沉降性越好,Zeta电位、悬浮液固相含量就越高.选取其中效果较好的一种制备出水基高固相含量(体积分数为55%)陶瓷悬浮液.

关键词: 硅烷偶联剂 , SiC , 疏水化 , 高固相含量 , 悬浮液 , 陶瓷

SiO2微粉悬浮液的流变性能

陆成龙 , 彭玮珂 , 邓承继 , 员文杰 , 祝洪喜 , 黄青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14.01.012

利用流变仪按旋转法研究了高固含量SiO2微粉悬浮液的流变性,考察了固含量(其质量分数分别为50%、60%)、分散剂(六偏磷酸钠、高效减水剂FS20)和悬浮液温度(分别为20、40、60、80℃)对SiO2微粉悬浮液流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颗粒表面的Si-OH键对其流变性影响很大,固含量、分散剂和温度都能影响Si-OH键,改变颗粒间的作用力,从而改变悬浮液的流变性;高固含量的SiO2微粉悬浮液属于塑性流体,在低剪切区内,悬浮液流变特性满足Casson模型,黏度降低主要发生在这个区域;六偏磷酸钠和FS20的加入都能有效改善SiO2微粉悬浮液的流变性,而FS20的分散效果更好;20 ~ 40℃时,提高温度促进了悬浮液流变性,40~80℃时颗粒间发生脱水缩合反应使悬浮液流变性不稳定,在80℃时,脱水缩合反应剧烈且趋于完成,流变性能又趋于稳定.

关键词: SiO2微粉 , 悬浮液 , 流变性 , 氢键 , Casson模型

纳米结构热障涂层研究进展

黄亮亮 , 孟惠民 , 唐静

材料工程 doi:10.11868/j.issn.1001-4381.2014.08.019

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制备纳米结构热障涂层的三种方法,即大气等离子喷涂、溶液前驱体等离子喷涂和悬浮液等离子喷涂,并对这三种方法的工艺过程、制备原理、涂层的微观结构特征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最后,总结了纳米结构热障涂层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纳米结构 , 热障涂层 , 等离子喷涂 , 溶液前驱体 , 悬浮液

改性超细Al(OH)3水悬浮液的稳定性

马强 , 赵苏 , 孙亮 , 邱丽媛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09.02.016

选用六偏磷酸钠对超细Al(OH)3 粉体进行湿法改性,利用红外光谱评价其改性效果.通过沉降量、沉降速率及透光率的测定,研究了分散剂、pH值、温度和搅拌速率对Al(OH)3水悬浮液体系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六偏磷酸钠湿法改性过的Al(OH)3 粉体亲水性增强,在288 K,pH值为11的条件下,控制搅拌速率为600 r/min,加入0.2%的Tween-20可制得分散性和稳定性俱佳的改性Al(OH)3水悬浮液体系.

关键词: 超细Al(OH)3 , 改性 , 悬浮液 , 稳定性

微胶囊化相变悬浮液层流传热强化的参数分析

郝睿 , 赵镇南

工程热物理学报

通过对微胶囊相变悬浮液管内层流恒热流对流换热的数学建模和模拟计算,获得在恒热流加热边界条件下,不同参数匹配时相变糊状区的确切范围以及固液相变两条相界面的数值结果.利用该模型对影响悬浮型固液两相流传热特性的诸多参数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定量分析,这些参数包括固相体积浓度、斯蒂芬(Ste)数、粒径比、无量纲相变温度区间宽度以及无量纲过冷度等.分析和模拟计算的结果显示微胶囊浓度和斯蒂芬数对管内层流传热具有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微胶囊 , 相变 , 悬浮液 , 固液两相流 , 强化传热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下一页
  • 末页
  • 共4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