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林
,
卫增泉
,
李文建
,
颉红梅
,
周光明
,
王菊芳
,
郝冀芳
,
温小琼
,
党秉荣
,
李强
,
袁世斌
,
冯岩
原子核物理评论
doi:10.3969/j.issn.1007-4627.2001.02.012
利用中能重离子束辐照生物靶材料时产生的中子、γ射线和次级碎片等次级辐射对春麦种子进行辐照,然后通过田间试验和实验室的分析测定,得到了M1代植株的变化. (1)在生物学性状中,穗粒数、小穗数、千粒重、穗粒重、小穗密度和有效分蘖数变异率较大; (2)除SOD活性外, POD活性、 CAT活性、 MD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率也较大; (3)休眠种子和萌发种子辐照M1代在生物学性状的变化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4)两个春麦材料的辐射敏感性差异明显. 由此表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辐照终端在进行生物学实验时产生的次级辐射是可能利用的诱变源.
关键词:
次级辐射
,
春麦
,
生物学性状
,
抗氧化酶活性
罗春燕
,
徐文冰
,
陈红春
,
王莉淋
,
杨婧雯
,
张延宗
,
邓仕槐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5.2015112304
随着碳纳米材料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它将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为了探讨碳纳米材料与环境有机污染物共存下的生态风险,研究了胶体富勒烯nC60与菲共存时对水稻发芽、生长和生理生化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nC60本身对水稻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却能减弱菲对发芽率的抑制作用;nC60对水稻幼苗苗高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但与菲共存时不会与之协同抑制苗高;rnC60与菲对幼苗根伸长的作用与nCs0浓度和游离态菲浓度有关.胶体nC60能显著激活水稻幼苗抗氧化系统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但不会对幼苗造成显著的氧化损伤;与菲共存时甚至能显著地缓解菲对水稻幼苗造成的氧化伤害.因此,植物对碳纳米颗粒与有机污染物共存时的响应在很大程度上与它对单一物质暴露时的响应不同.
关键词:
富勒烯胶体
,
多环芳烃
,
水稻
,
抗氧化酶活性
崔建升
,
刘颖
,
武彤
,
郑艳侠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9.2016012606
研究了γ?六溴环十二烷(γ?HBCD)对玉米的对映体选择性毒性效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得到(+)γ?HBCD和(-)γ?HBCD 2个对映体.以玉米为受试植物,将幼苗分别暴露于不同浓度的(+)γ?HBCD、(-)γ?HBCD和外消旋HBCD(( rac)γ?HBCD)溶液中.结果表明,玉米幼苗的生长受到了明显的影响,根生物量、地上部分生物量、根长度、地上部分长度等生理指标均受到显著抑制,且抑制率为(+)γ?HBCD >( rac )γ?HBCD >(-)γ?HBCD;与( rac)γ?HBCD和(-)γ?HBCD相比,低浓度的(+)γ?HBCD显著诱导了玉米根和地上部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高浓度时则表现为抑制作用;组蛋白H2AX的磷酸化水平随γ?HBCD对映体和外消旋体暴露浓度的增加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γ?HBCD的诱导最为显著,表明幼苗体内可能发生了对映体选择性DNA损伤.综上所述,γ?HBCD对玉米产生了对映体选择性氧化损伤,且(+)γ?HBCD的毒性强于( rac)γ?HBCD和(-)γ?HBCD.
关键词:
γ-六溴环十二烷
,
对映体
,
玉米
,
抗氧化酶活性
,
DNA损伤
柴立元
,
王勇
,
杨志辉
,
H.MUBARAK
,
N.MIRZA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doi:10.1016/S1003-6326(17)60106-7
采用温室培养试验研究锑对地枇杷生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锑浓度高于30μmol/L时,地枇杷叶片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而地枇杷的根和茎在所有的锑浓度下都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地枇杷的叶片比根和茎对锑的毒性更敏感,且在根中锑浓度要高于茎和叶中的.地枇杷通过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来减少锑胁迫产生的活性氧(ROS)水平,但在锑胁迫早期,SOD和CAT比POD的作用更明显.在锑胁迫早期,不同浓度的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地枇杷叶绿素的含量,但在锑胁迫后期(实验结束时),叶绿素含量在高浓度锑(450μmol/L)胁迫下显著降低.在整个培养阶段中,地枇杷最大光量子产量和实际光量子产量值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地枇杷在锑浓度为450μmol/L以下时,光合作用未受明显抑制.地枇杷具有一定的锑耐受能力,可用于锑污染土壤修复.
关键词:
锑
,
生物量
,
抗氧化酶活性
,
地枇杷
,
叶绿素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