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擎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根据热力学理论计算,丙烯腈、酪素共聚物(AN-g-Casem)二组分互不相容.通过动态力学热分析证实了这一结论.由于接枝共聚使二组分既分相又互相牵制,引起了特征界面松弛现象,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接枝共聚物二相以高聚物网络(IPNs)共存,相畴分布从0.2 μm到4μm.由于IPNs的存在,使AN-...
关键词:
丙烯腈
,
酪素
,
接枝共聚物
,
相容性
,
动态力学热分析
,
界面松弛
,
互贯高聚物网络
,
相畴
张健
,
谢续明
,
张黎明
,
李卓美
应用化学
doi:10.3969/j.issn.1000-0518.2002.02.002
考察了复合溶液的复合比、复合物浓度、NaCl浓度、温度、剪切速率及pH等因素对疏水化两性离子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疏水化聚丙烯酰胺复合溶液粘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复合溶液的单组分相比,复合溶液具有很好的协同增粘性能,良好的耐盐、耐温和抗剪切增粘性能,以及在pH=7时可获得最大粘度值.
关键词:
复合溶液
,
粘性行为
,
两性离子
,
疏水缔合作用
,
羧甲基纤维素
,
接枝共聚物
,
聚丙烯酰胺
马凤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通过接枝共聚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CMC-g-PAM)树脂,进而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阴离子接枝共聚物(CMC-g-APAM)型吸水树脂.采用静态法测定该阴离子性接枝共聚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条件和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该树脂对铜离子有很好的吸附脱除性能, 脱除率可达95%, 吸附容量可达...
关键词:
纤维素
,
接枝共聚物
,
吸水树脂
,
吸附
,
铜离子
郭成功
,
王亮
,
王彩旗
,
谭惠民
,
董宇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溶菌酶为蛋白模型,用复乳化和溶剂蒸发技术制备了微米级可生物降解的羟丙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共聚物(HPC-g-PCL)/蛋白药物微胶囊。运用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所制备微囊中HPC-g-PCL和溶菌酶的存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表明,HPC-g-PCL包裹溶菌酶蛋白后,结晶能力降...
关键词:
羟丙基纤维素
,
己内酯
,
接枝共聚物
,
溶菌酶
,
微囊
沈爱国
,
刘金波
,
佘跃惠
,
舒福昌
,
王正良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过氧化苯甲酰为链引发剂,采用接枝聚合的方法在聚甲基倍半硅氧烷的支链上修饰聚醋酸乙烯酯,制得甲基倍半硅氧烷与醋酸乙烯酯的接枝共聚物。产物的红外光谱中同时出现了羰基的1747 cm-1、甲基的1377 cm-1以及Si-O-Si的1027 cm-1和1121 cm-1等特征吸收峰,表明该产物中同时含有...
关键词:
CO2增稠剂
,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
,
醋酸乙烯酯
,
接枝共聚物
彭丹
,
张晓环
,
刘小兰
,
张荣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丙烯酸甲酯、(卤代)苯乙烯为原料,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从主干接枝的合成策略和聚丙烯酸甲酯的碱性水解,实现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g-聚(卤代)苯乙烯的可控合成.主链和侧链的分子量可分别通过调整单体与引发剂的投料比和反应时间进行控制.(卤代)苯乙烯单体接枝共聚时,采用单体过量的本体聚合且...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
两亲性
,
接枝共聚物
,
聚丙烯酸
,
聚苯乙烯
唐龙祥
,
瞿保钧
,
刘春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动态光交联法制备了PP/EPDM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动态光交联能明显提高PP与EPDM间的相容性,从而显著提高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性能和缺口冲击强度.并结合DMTA、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证实了动态光交联过程...
关键词:
聚丙烯
,
乙丙三元橡胶
,
动态光交联
,
力学性能
,
热行为
,
接枝共聚物
王春雨
,
吕秋丰
,
程贤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酶解木质素(EHL)、甘氨酸(Gly)和甲醛为原料,采用Mannich反应制备了甘氨酸接枝酶解木质素(EHL-g-Gly)。研究了反应温度与时间,甲醛/甘氨酸物质的量比对接枝产物的产率和接枝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3h、甘氨酸/EHL质量比为1∶1、甲醛/甘氨酸物质的量比为...
关键词:
酶解木质素
,
甘氨酸
,
接枝共聚物
,
Mannich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