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军华
,
刘国权
,
王浩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0.00233
将经典的三维(3D)晶粒组织系列截面分析方法与EBSD有机结合,以纯Fe为实验材料,基于400幅纯Fe晶粒组织系列截面图像(每个截面图像包括约150个晶粒截面),成功构建了集多重信息于一体的纯Fe材料中一组3D晶粒的数字化可视模型.该类晶粒模型可供在3D空间从任意角度随意观察,可定量反映单个晶粒尺寸、形状及拓扑特征等几何形态信息,并可给出各晶粒及其晶界在3D多晶体空间中的真实取向信息.
关键词:
3D重建
,
系列截面法
,
电子背散射衍射
,
晶粒几何形貌
,
晶体学取向
肖旋
,
许辉
,
秦学智
,
郭永安
,
郭建亭
,
周兰章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1.00066
研究了3种铸造镍基高温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的热疲劳行为,利用OM和SEM对合金的组织和热疲劳裂纹形貌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3种合金的热疲劳裂纹均萌生于V型缺口尖端处,应力诱导下氧化孔洞的产生、聚集和相互连通是裂纹萌生的主要方式,晶界、碳化物及共晶促进了裂纹的萌生和扩展.IN738和DZ444合金的热疲劳裂纹分别沿晶界和枝晶间扩展,DZ445合金的裂纹扩展方式随着温度升高由沿枝晶间扩展转变为沿晶体学取向扩展.高温氧化和热应力的交互作用是热疲劳的主要损伤机制,各合金在较高温度(950℃)下发生的微观组织演化促进了热疲劳性能的降低.
关键词:
镍基高温合金
,
热疲劳
,
高温氧化
,
晶体学取向
,
微观组织演化
王莉
,
周忠娇
,
张少华
,
降向冬
,
楼琅洪
,
张健
金属学报
doi:10.11900/0412.1961.2015.00366
选用第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制备了平行于定向凝固方向且分别沿(100)面和(110)面的2组板式试样,采用电火花方法在试样中心垂直于板面加工孔径为0.5 mm的圆孔.采用室温到1100℃的冷热疲劳实验,研究了冷热循环过程中不同晶体学平面的板式试样上圆孔周围裂纹萌生及扩展行为.结果表明,位于不同晶体学平面的板式试样中,电火花方法加工圆孔周围产生了一薄层再铸层,再铸层最厚处约15μm.板式试样所在晶体学平面对圆孔周围裂纹萌生及扩展行为影响显著.冷热循环80 cyc后,(110)面试样中,裂纹在与枝晶生长方向垂直的孔边产生,之后迅速沿与枝晶生长方向呈45°角扩展.而对于(100)面试样,即使经过200 cyc冷热循环后孔边也未观察到裂纹,造成此差异的本质原因是单晶高温合金晶体结构的各向异性导致的热应力差别与微观组织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
晶体学取向
,
热疲劳
,
孔
,
裂纹萌生及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