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诗璞
电镀与涂饰
总结了亮镍镀层脆性的一般规律,给出了用以判断亮镍镀层脆性的简单方法,讨论了分别由内应力、异种阳离子引入及有机杂质夹杂所引起的脆性问题.强调了正确采用并补加添加剂的重要性,分析了对镀液盲目进行大处理的不良后果,指出了采用活性炭吸附有机杂质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亮镍镀层
,
脆性
,
内应力
,
光亮剂
,
杂质
,
活性炭
,
吸附
刘俊莲
,
陈华三
,
江冰
电镀与涂饰
叙述了常见电镀硬铬工艺的特点及操作要点,电镀电源类型及使用特点,以及硬铬用阳极及金属杂质去除设施.重点讨论了成本低、效果好,但目前使用尚不广泛的遮挡、窄缝等硬铬电镀辅助技术.
关键词:
硬铬
,
电镀
,
电源
,
挂具
,
阳极
,
杂质
,
屏蔽
路全彬
,
龙伟民
,
董显
,
纠永涛
,
轩庆庆
表面技术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6.05.031
目的:研究Fe对铝镁焊料晶间腐蚀的影响规律,确定Fe元素的最佳含量。方法制备不同Fe元素含量的铝镁合金并进行表面处理,在3%(质量分数)NaCl+10 mL/L HCl溶液中(35℃)浸泡24 h,进行晶间腐蚀实验。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对晶间腐蚀形貌和合金相进行分析。结果随着Fe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试样最大腐蚀深度由133μm增加到179μm;Fe元素质量分数超过0.2%后,合金发生晶间腐蚀倾向大幅增加。引入Fe元素后,铝镁焊料合金相由α(Al)基体相+Al3Mg2相转变为α(Al)相+Al3Mg2相+ FeAl3相。随着Fe元素含量的增加,合金中富Fe相(FeAl3)析出量增加, FeAl3相形貌由最初的骨骼状转变为针片状和针状。FeAl3相的增加提升了合金发生晶间腐蚀的原动力,增加了合金发生晶间腐蚀的敏感性。结论在铝镁焊料合金中引入 Fe 元素后,合金组织发生改变,导致合金抗晶间腐蚀能力下降。为降低合金发生晶间腐蚀的敏感性,应将Fe元素质量分数控制在0.2%以下,且越低越好。
关键词:
铝镁合金
,
晶间腐蚀
,
杂质
,
微观组织
,
Fe添加
,
针状相
,
焊料
叶飞
,
许斐范
,
刘金美
,
谭毅
材料导报
B和O是太阳能级多晶硅中的主要非金属杂质,它们经常以B-O原子对的形式存在.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通过对比B-O对在真空、B2 O3和硅中的键合状态,理解Si环境对B-O键合特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这3种原子环境中,O原子的s和p轨道对键合的贡献都比B原子的s和p轨道大得多.其中,在真空中主要是O的2p轨道参与成键,而在氧化物和硅中O原子的2s轨道和2p轨道都参与成键.在硅中,由于B-O间距较大,以及与Si键合导致B-O键合电子态密度的降低,使B-O对在硅中的结合强度低于在氧化物和真空中.
关键词:
第一性原理
,
多晶硅
,
杂质
,
态密度
,
键合
张发云
,
罗玉峰
,
李云明
,
王发辉
,
胡云
,
彭华厦
材料导报
论述了磁场技术应用于硅晶体生长中的基本概况,探讨了磁场影响硅晶体生长的机制,重点阐述了各种磁场的分类、基本原理及其在硅晶体生长的应用,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磁场应用于硅晶体生长中的研究现状.另外,对硅晶体生长中杂质的分凝行为和数值模拟作了简要介绍,并展望了磁场应用于硅晶体生长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多晶硅
,
磁场
,
杂质
,
分凝行为
,
数值模拟
周佑明
,
王春霞
,
曹经倩
电镀与精饰
doi:10.3969/j.issn.1001-3849.2015.01.011
为了研究化学镀镍液中Al3+、Ti4++和Cr3+三种杂质元素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分别在化学镀Ni-P合金的基础镀液中引入了不同含量的杂质,制备了化学镀镍层,并通过扫描电镜、弯折试验及中性盐雾试验分析测试了镀层表面形貌、结合力及耐蚀性.结果表明,化学镀镍溶液中Al3+、Ti4+和Cr3+三种杂质均使镀层结合力和耐蚀性下降.
关键词:
硫酸镍
,
杂质
,
结合力
,
耐蚀性
,
化学镀镍
吴师岗
,
邵建达
,
易葵
,
赵元安
,
范正修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通过对HfO2膜料中杂质元素的分析,找出了影响薄膜性能的主要杂质元素.结果表明:金属元素、吸收性介质元素的存在对薄膜的损毁有很大负面影响;在紫外波段,Zr元素含量大的薄膜吸收较大;并且提出负离子元素在膜料蒸发过程中形成气源中心,产生喷溅,从而使薄膜的损伤阈值降低.
关键词:
HfO2膜料
,
杂质
,
金属
,
吸收性介质
,
Zr元素
,
负离子元素
欧阳德刚
,
胡铁山
,
罗安智
,
赵修建
钢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1447.2002.01.012
根据单纯材料的光谱特性曲线,分析了其多声子辐射机理,并探讨了以单纯材料为辐射粉体基料的红外辐射涂料的适用范围及其不足.通过分析杂质对1~5μm波段辐射性能的影响,提出化学掺杂是改善红外短波区辐射性能的有效途径.还根据对过渡金属氧化物烧结料的微观结构分析,探讨了杂质在烧结料中的存在形态.
关键词:
红外辐射
,
杂质
,
辐射机理
,
声子
,
自由载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