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
陈英旭
,
刘宏远
催化学报
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已引起人们普遍的关注,催化还原硝酸盐技术被认为是一项有发展前景的脱除硝酸盐工艺. 利用Pd-Cu/γ-Al2O3悬浮态催化剂和管状陶瓷催化膜,在间歇式完全混合反应器中对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硝酸盐初始浓度、H2流量对还原反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Pd-Cu/γ-Al2O3可有效地脱除硝酸盐,总氮的脱除率可达81%; 同时,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受到扩散限制和质量传输的影响. 与悬浮态催化剂相比,管状陶瓷催化膜可提供固-液-气三相之间有效的接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对氮的选择性由73.4%提高到89.4%. 这是一项有效、实用的催化还原技术,尤其适用于小型水厂以及没有统一供水系统而是自家开采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的农村地区.
关键词:
钯
,
铜
,
氧化铝
,
负载型催化剂
,
陶瓷膜
,
硝酸盐
,
催化还原
,
氨氮
徐静娴
,
黄瑞敏
电镀与涂饰
海峡两岸电镀产业的产品、原料、生产方式,企业规模、数量、发展状态,以及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不同,故电镀废水排放标准也有所差异.对大陆GB 212900-2008《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表2、表3与台湾《放流水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两岸在重金属离子、化学需氧量(COD)、氰化物、氨氮等污染物排放指标中的差异以及在重金属污染物处理和COD达标处理技术上的不同.本文可为了解大陆和台湾地区电镀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之间的差异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电镀
,
废水处理
,
排放标准
,
重金属离子
,
化学需氧量
,
氰化物
,
氨氮
许海亮
,
吴玉华
,
雷登科
,
何晓洁
,
刘祥虎
电镀与涂饰
针对工业园区电镀废水处理中生化指标达标难的问题,采用新型聚四氟乙烯(PTFE)膜组件构建膜生物反应器(MBR),通过现场试验研究了MBR工艺处理电镀废水的实际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维护管理,MBR 膜通量能稳定维持在16.67 L/(m2·h)左右,对 COD 的去除率可达到50%以上,出水COD质量浓度稳定在80 mg/L以下,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受水力停留时间(HRT)、温度、系统负荷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与传统的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相比,基于新型膜材料的MBR工艺可以大大提高污泥量,避免结垢和出水跑泥等问题,提高了处理效果。从投资运行费用来看,采用MBR工艺的总投资费用高于普通生化处理工艺,运行费用约为2元/t。
关键词:
电镀废水
,
膜生物反应器
,
中试
,
生化指标
,
化学需氧量
,
氨氮
,
成本
李永亮
,
李健
,
邱阳
,
于亭亭
,
李桂莲
电镀与涂饰
论述了电镀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重金属和六价铬监测分析时的常见问题,分析了导致测定结果产生偏差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电镀废水
,
化学需氧量
,
氨氮
,
重金属
,
监测
,
偏差
,
建议
鲁垠涛
,
刘芳
,
姚宏
,
于晓华
,
张士超
,
臧星华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01.2015052501
为确定北京密云水库小流域地下水中氮污染特征及来源,分别在雨季和旱季采集34个地下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流域地下水中NO-3-N污染严重,雨季和旱季NO-3-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 86 mg·L-1和14.67 mg·L-1 ,均超过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 10 mg·L-1 ) ,污染主要分布于人口密集、农业活动频繁的中部地区.研究区域NH+4-N和NO-2-N的含量较低,其中,NO-2-N分布极不均匀.雨季和旱季δ15 N的变化范围分别为5.00‰—20.16‰和-5.90‰—12.28‰,表明地下水硝酸盐的主要来源为人畜粪便和污水的排放,也可能为土壤有机氮和农业施肥的混合,表明旱季发生反硝化作用造成同位素的分馏.雨季,硝态氮与村镇面积呈正相关;氨氮与村镇及地表水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旱季,硝态氮与村镇面积呈正相关,氨氮与草地面积呈正相关,亚硝态氮与地表水面积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硝态氮
,
氨氮
,
氮氧同位素
,
土地利用
,
北京
,
密云水库
,
地下水
於嘉闻
,
周金龙
,
曾妍妍
,
贾瑞亮
,
栾风娇
,
陈云飞
环境化学
doi:10.7524/j.issn.0254-6108.2016.11.2016040804
本文对新疆喀什地区东部地下水“三氮”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三氮”含量总体较低;NO3?N含量范围为ND(未检出)—8.02 mg·L-1、样点均值1.17 mg·L-1;NO2?N含量范围为 ND (未检出)—0.15 mg·L-1、样点均值0.006 mg·L-1;NH4?N 含量范围为 ND (未检出)—至0.28 mg·L-1、样点均值0.04 mg·L-1;仅个别监测井NO2?N和NH4?N含量超标.水平分布特征表现为:NO3?N含量总体呈南高北低,NO2?N和NH4?N含量总体呈南低北高.垂向分布特征表现为:潜水中NO3?N含量(均值3.14 mg·L-1)高于浅层承压水(均值0.50 mg·L-1)和深层承压水(均值1.28 mg·L-1),浅层承压水中NO2?N(均值0.008 mg·L-1)和NH4?N含量(均值0.05 mg·L-1)高于深层承压水(NO2?N均值0.002 mg·L-1;NH4?N均值0.02 mg·L-1)和潜水( NO2?N均值0.001 mg·L-1;NH4?N未检出);NO2?N和NH4?N超标点全部集中在浅层承压水中.该地区地下水“三氮”迁移和转化主要受氧化还原条件、地表水水质、包气带岩性、地下水径流条件、潜水埋深、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活污染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地下水
,
硝态氮
,
亚硝态氮
,
氨氮
,
空间分布特征
,
影响因素
,
新疆喀什地区东部
胡小兵
,
赵鑫
,
刘孔辉
,
叶星
电镀与涂饰
以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对预处理过的实际电镀废水中的氨氮进行处理。研究了 NaClO 投加量、进水 pH、曝气量和搅拌方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曝气量和搅拌方式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不大。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NaClO 溶液(有效氯含量6%)50 mL/L,pH 1.50,曝气量0.40 L/min。经本工艺处理的出水氨氮符合国标要求,说明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去除电镀废水中的氨氮可行。
关键词:
电镀废水
,
次氯酸钠
,
氨氮
,
去除效果
刘洋
,
黄瑞敏
,
刘欣
,
文淦斌
电镀与涂饰
为去除化学镀镍废水中的镍离子和氨氮,研究了铁碳微电解-Fenton联合处理技术.探讨了废水初始pH、铁屑投加量、铁屑与活性炭质量比、反应时间和H2O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初始pH为3,铁屑投加量为40g/L,铁炭质量比为2∶1,-H2O2/Fe2+为1.2(质量比),反应20min后镍离子的去除率达99.8%以上,出水镍离子含量<0.1 mg/L,氨氮去除率达46.1%.
关键词:
化学镀镍
,
废水
,
铁碳微电解
,
芬顿氧化
,
氨氮
王美荣
,
贾怀杰
,
郝茜
,
程妍东
稀土
doi:10.3969/j.issn.1004-0277.2012.01.012
以吸附法与化学沉淀法的集成技术组成氨氮废水处理的闭路循环系统,用自制的MgHPO4 (MHP)为吸附剂,对NH4+浓度为5175mg/L稀土硫酸铵废水进行了氨氮吸附性能实验,研究发现pH、MHP的投加量和氨氮初始浓度是影响氨氮去除效果的关键因素.在室温下,调节反应体系pH =9.5,MHP用量按摩尔比n(MHP)∶n(NH4+)=2∶1投料,搅拌吸附30min,氨氮去除率可达85.7%,且氨氮初始浓度越高,吸附效果越好.MHP再生与循环使用实验表明,MAP焙烧可使MHP再生,同时可回收高浓度的氨水,MHP循环使用三次,氨氮的去除率均在70%以上.如果采用MHP二级吸附法后,再用MAP沉淀法处理废水,可使出水氨氮浓度降低为87mg/L,累计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
关键词:
氨氮
,
磷酸铵镁
,
磷酸氢镁
,
循环
,
资源化
,
集成技术
滕晓慧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1.009
分析沉钒废水脱除氨氮过程中汽提脱氨塔结垢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在高温、碱性条件下,沉钒废水中钙、镁离子极易与水中碳酸根、氢氧根、硅酸根等离子发生复杂反应,形成钙镁垢.提出解决脱氨塔结垢措施:①向沉钒废水中加入质量比例0.02%的阻垢分散剂KL101;②采取定期清洗汽提脱氨塔管道、换热器、鲍尔环填料等方法.通过实施以上措施后,汽提脱氨塔运行周期由不足7d提高到40d以上,实现长周期、安全稳定连续运行,脱氨后的沉钒废水NH3-N浓度不大于30 mg/L,达标排放.
关键词:
沉钒废水
,
氨氮
,
汽提
,
脱氨塔
,
结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