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丰
,
耿秀芳
,
潘明旺
涂料工业
以乙醇和去离子水为反应介质,通过沉淀聚合成功地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GMA-MMA-BA)三元共聚丙烯酸酯树脂.用数码照片记录了随着最终聚合物液体温度的降低,合成的三元共聚物与介质自动分离的过程.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聚合物粒子的形貌及分布状况;利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氢谱表征了合成树脂的结构;用凝胶渗透色谱仪测定了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用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了合成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用热重分析仪测试了合成树脂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共聚单体的转化率很高,可以通过调整MMA/BA的比值来调控合成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55~75℃之间.
关键词:
丙烯酸酯树脂
,
粉末涂料
,
沉淀聚合
,
三元共聚物
王松
,
王兵
,
单娟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黄芩素(BAI)作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不同溶剂体积制备了系列分子印迹聚合物.紫外光谱研究了模板与功能单体相互作用情况,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动力学吸附和选择性吸附实验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以及特异性识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之间通过氢键自组装形成1:4配合物;不同溶剂体积对聚合物微球的结构影响显著:随着溶剂体积增加,印迹聚合物微球粒径增加,而吸附量减小;其动力学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表明其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聚合物微球对不同结构底物槲皮素(Qu)和氯霉素(CAP)的吸附表现出低的吸附量,分离因子分别为17.69和26.03.
关键词:
黄芩素
,
分子印迹
,
微球
,
沉淀聚合
李建华
,
孙芙蓉
,
宋青楠
,
付绍平
,
朱靖博
材料导报
以L-苹果酸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A)、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分别为功能单体和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研究了聚合体系组成对模板聚合物吸附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以1∶4∶20的物质的量比加入模板分子、AA和EGDMA时,制备的模板聚合物吸附容量高,印迹效果好.通过Scat-chard分析研究了聚合物的选择结合性能,结果表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在识别L-苹果酸的过程中存在2类结合位点,而空白印迹聚合物微球只存在1类结合位点.印迹聚合物微球对L-苹果酸和D-苹果酸的手性分离因子α达2.05.
关键词:
L-苹果酸
,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
沉淀聚合
,
分子识别
刘静
,
王兵
,
单娟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为了能够快速合成大小均一的分子印迹微球,采用电子加速器的高能电子束引发,甲基丙烯酸(MAA)为单体,沉淀聚合制备了氯霉素(CAP)分子印迹微球.紫外、红外光谱和静态氮吸附实验结果显示,CAP和MAA能够形成超分子复合物,辐照引发能使CAP成功印迹在三维网络结构中并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80.25 m2/g.扫描电镜和等温吸附实验考察了辐照剂量对微球微观形态和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辐照剂量为20 kGy条件下能快速制备出粒径为300 nm~500 nm的印迹微球,最大吸附量为107.65 μmol/g,且对氯霉素表现出明显的选择吸附性.
关键词:
高能电子束
,
沉淀聚合
,
分子印迹微球
,
辐照剂量
,
氯霉素
刘镇
,
曲丽洁
,
陈翊平
,
彭媛
,
宁保安
,
高志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对硫磷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热引发沉淀聚合法合成对硫磷分子印迹聚合物(MIP).通过计算机模拟和紫外分析阐述模板与功能单体的分子间作用;通过电镜观察和平衡吸附试验讨论引发剂用量与聚合物性质关系;通过吸附试验Scatchard分析测得最大吸附量为3.92μmol/g,平衡解离常数为91.7 μmol/L,且具有较好的吸附特异性.该分子印迹聚合物性能优良,有望应用于环境中对硫磷的富集和检测.
关键词:
分子印迹
,
对硫磷
,
引发剂
,
沉淀聚合
姜红燕
,
陈厚
,
崔亨利
,
车绪新
,
王志刚
,
纪连芹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乙腈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单分散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聚合物微球.用扫描电镜和激光粒度仪对微球的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进行表征.系统地研究了引发剂用量、单体总体积分数、单体配比及助溶剂等条件对微球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IBN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2%,单体总体积分数为2%,单体配比为1:1(体积比)时,可制备出单分散的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交联聚合物微球.
关键词:
单分散性
,
聚合物微球
,
沉淀聚合
,
苯乙烯/二乙烯基苯
夏英
,
张澜
,
赵尔成
,
贾春虹
,
朱晓丹
色谱
doi:10.3724/SP.J.1123.2013.09016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烟嘧磺隆(NS)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NS-MIPMs).以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三甲氧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氯仿为致孔剂在60℃下加热引发聚合.对分子印迹微球的聚合工艺进行了优化,当NS/MAA/TRIM/AIBN的物质的量比为1∶4∶4∶1、致孔剂体积为90 mL时,制备的NS-MIPMs的吸附能力最强.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预聚合阶段,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问的主要作用形式是一个模板分子与一个功能单体发生作用.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及动力学吸附研究考察了NS-MIPMs的吸附性能,并结合Scatchard模型分析得到聚合物的最大结合量为11 370.5 μg/g.将制备的分子印迹微球应用于固相萃取技术中,制备烟嘧磺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NS-MIPMs SPE)小柱,并对小柱进行淋洗条件的优化.同时建立了NS-MISPE-HPLC快速检测土壤中烟嘧磺隆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样品中的农药经乙腈和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提取液经NS-MIPMs SPE小柱净化后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0.01~1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8 6;添加水平为0.02~1 mg/kg时的回收率为82.2%~ 86.3%,相对标准偏差为1.9% ~ 4.3%.该方法简单、高效、重现性好,可用于土壤中烟嘧磺隆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烟嘧磺隆
,
分子印迹聚合物
,
沉淀聚合
,
吸附
,
固相萃取
雷秀兰
,
易翔
,
袁洋
,
曾延波
,
李蕾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418
以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罗丹明B分子印迹聚合物(MIP)微球,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印迹分子罗丹明B与功能单体丙烯酰胺二者之间的结合常数(K=5.303 × 10(3)(mol/L)(-1))和化学计量比(n=1).考察了沉淀剂的种类和用量对聚合物微球的影响.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应用于固相萃取材料自制固相萃取柱,从加标罗丹明B的红椒粉中萃取罗丹明B.本文优化了固相萃取条件,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在一定的萃取条件下,分子印迹聚合物对加标量为0.479 mg/kg的辣椒中罗丹明B的萃取加标回收率可达91.7%~103.5%.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
罗丹明B
,
沉淀聚合
,
固相萃取
付建伟
,
王明环
,
王旭哲
,
袁金苹
,
许群
应用化学
doi:10.3724/SP.J.1095.2011.00600
以六氯环三膦腈(HCCP)和4,4'-二羟基二苯砜(BPS)为共缩聚单体,乙腈为溶剂,三乙胺为缚酸剂,在室温条件下,采用沉淀聚合的方法快速合成了一种聚膦腈亚微米球.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及X射线能谱分析(EDX)测试表明,该聚膦腈亚微米球具有高度交联的化学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表明,该聚膦腈亚微米球粒径分布在410nm附近,而且具有光滑的表面和实心的结构;热重分析(TGA)测试表明,该聚膦腈亚微米球的热分解温度达到531℃.并推测了该聚膦腈亚微米球的形成机理.
关键词:
沉淀聚合
,
聚膦腈
,
微球
,
合成
张铁莉
,
柴国平
,
赫彩霞
,
王磊
应用化学
doi:10.11944/j.issn.1000-0518.2016.02.150184
以对羟基苯甲酸(p-HBA)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在乙腈溶剂中制备了p-HBA印迹聚合物微粒,研究了p-HBA加入量及聚合反应体系的总浓度对印迹聚合物结合性能的影响,采用色谱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p-HBA的加入量及反应体系的总浓度对结合性能均有影响,当p-HBA加入量为1.0 mmol(与AM物质的量比为1:2)时,在37.5 mL乙腈中制得印迹聚合物P2对p-HBA具有高的亲和力(k'=4.01)和选择性.将印迹聚合物P2作为固相萃取填料,研究了分子印迹固相萃取p-HBA的方法,测得2种不同载样模式下p-HBA的柱容量分别为6.91 μg/100 mg和1.93 μg/100 mg,测得天麻样品中p-HBA的加标回收率为76.8% ~86.6%(RSD =3.4% ~6.2%)(n=3).结果表明,采用沉淀聚合法以AM为功能单体制备的p-HBA印迹聚合物微粒适宜作为固相萃取填料,可实现天麻样品中p-HBA的选择性分离净化.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
,
沉淀聚合
,
分子识别
,
分子印迹固相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