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园
,
李爱香
,
陈复强
,
李秋红
功能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9731.2016.12.006
近年来,金属纳米粒子,尤其是金、银和铜,由于独特的热学、光学和电学性质及在纳米电子、纳米光学、信息存储、催化、生物和生物医学方面的潜在应用吸引了重大的研究兴趣。目前,聚合物包覆金属纳米复合粒子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一方面可以保持金属纳米粒子的特殊性质和功能,另一方面聚合物作为壳层材料可以增强纳米粒子的长期稳定性,调控纳米粒子的溶解性,提高纳米粒子与聚合物基体的相容性和可加工性等。本文综述了聚合物包覆金属纳米粒子的制备研究进展,主要包括乳液聚合法、沉淀聚合法、原位聚合法、配体交换法、壳交联法等,提出和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该材料的发展做了展望。聚合物包覆金属纳米粒子的工业化应用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有待进一步发展更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关键词:
聚合物
,
金属纳米粒子
,
包覆
,
乳液聚合法
,
沉淀聚合法
,
原位聚合法
,
配体交换法
,
壳交联法
吴嫦秋
,
蒋旭红
,
刘展眉
材料导报
以偶氮二异丁腈( AIB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二乙烯基苯(DVB)为共聚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Poly(GMA-co-DVB)聚合物微球.考察了振荡方式和配比对聚合物微球形貌和产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对微球进行表征,并测定了聚合物微球的环氧基含量.结果表明:在功能单体GMA为20%~60%(摩尔分数)时,合成了稳定、表面光滑、粒径为2.49~3.67μm的单分散功能微球;随着GMA授料比增加,C=O峰面积与C=C峰面积之比逐渐增加,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逐渐增强.微球表面环氧基含量从0.9266mmol/g增至2.9122mmol/g.聚合物微球的水解进一步证明在微球表面有反应性的环氧基.
关键词:
沉淀聚合法
,
聚合物微球
,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
二乙烯基苯
卢建军
,
施君
,
刘妙青
,
阎耀东
,
赵晓博
功能材料
利用沉淀聚合法,以均苯四酸二酐(PMDA)和4,4′-二氨基二苯醚(ODA)为单体,丁酮(MEK)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液为溶剂,在常温下,搅拌速度为500r/min,制备了聚酰亚胺的前驱体聚酰胺酸(PAA).红外光谱表明,所得产物是聚酰胺酸.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混合溶剂的不同体积比对聚酰胺酸微粒子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EK与NMP的体积比为8:1时,聚酰胺酸微粒子的平均粒径最大,为5.89μm.试制了聚酰亚胺(PI)微粒子,对其进行了SEM、红外光谱分析及热重(TG)分析.
关键词:
沉淀聚合法
,
聚酰胺酸
,
聚酰亚胺
,
微粒子
戴晴
,
王妍
,
包学伟
,
荆涛
,
郝巧玲
,
周宜开
,
梅素容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9.06.006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对苏丹红Ⅰ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选择性评价和前沿色谱实验,评价了致孔剂的选择和用量、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物质的量比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以甲醇和乙腈的混合液(体积比为30∶10)为致孔剂,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且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物质的量比为8∶1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印迹因子为2.32,亲和位点总数(B_t)为0.50 μmol/g;将其作为固相萃取柱填料用于辣椒粉样品中痕量苏丹红Ⅰ的净化和富集,结果表明:苏丹红Ⅰ浓度在10~500 μmol/L 范围内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为3.3 μmol/L,加标回收率为95.87% ~98.41%,相对标准偏差低于3.1% .该方法有望用于辣椒粉样品中苏丹红Ⅰ添加剂的常规检测.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
沉淀聚合法
,
苏丹红Ⅰ
,
辣椒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