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锦堂
,
车淳山
,
孔纲
,
许乔瑜
,
陈锦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doi:10.3969/j.issn.1673-2812.2005.06.010
将高硅活性钢板(0.37wt%Si)表面预镀纯Fe层后浸入450℃熔融锌中,研究热浸锌层组织的变化,特别是α-Fe/Г界面附近组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中的Si会在钢基表面富集;随着钢基/镀层界面向钢基方向移动,富Si的α-Fe破碎成粒子或絮状物,以类似克根达尔效应中惰性标记物的方式穿过Г层进入δ层,从而促进δ向钢基方向生长并吞并附近的Г相,令Г相逐渐消失;与此同时,原来正常的镀层很快就转变为典型的高硅活性钢镀层.
关键词:
热镀锌
,
活性钢
,
锌铁化合物
,
电镀铁
车淳山
,
卢锦堂
,
孔纲
,
许乔瑜
,
眭润舟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11.008
炼制了4种不同硅含量(0.04%,0.09%,0.14%和0.36%Si)而其他成分相同的钢,研究了450,480 ℃下其镀层生长及组织变化,探讨了Sebisty现象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4种含硅钢的镀层生长呈现出典型的Sandelin效应;当锌浴温度从450 ℃升高到480 ℃时,0.04%,0.09%和0.36%Si钢镀层的合金层厚度增加,而0.14%Si钢镀层的合金层厚度减小,呈现出Sebisty现象.利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在高倍率下观察了钢基/镀层界面的组织特征后发现,0.14%Si钢镀锌层减薄的原因是Г层由不连续(450 ℃)变为较连续且厚度小于0.5 μm的一层(480 ℃),而连续的Г层的存在会减缓Fe-Zn反应的速度,导致合金层减薄.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活性钢
,
Sebisty现象
,
Sandelin效应
,
铁锌合金
孔纲
,
刘仁彬
,
车淳山
,
卢锦堂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11.01.018
研究了高硅钢(0.49%Si,质量分数)在不同浸镀温度(440,480,520,560,600℃)和不同浸镀时间(1,3,5,10min)下的热镀锌试样镀层组织,探讨了浸镀温度和浸锌时间对镀层组织的影响.SEM/EDS结果表明:440℃和480℃热镀锌,镀层由薄而连续δ层和破碎的块状ζ相组成,无Γ相.ζ相生长过快,镀层过厚、灰暗、黏附性差,镀层生长主要由界面反应机制控制;520℃热镀锌时,镀层由极薄的Γ层、致密δk层和疏松的δp层组成,镀层生长主要受扩散机制控制; 560℃和600℃镀锌时,镀层为Γ层和致密的δ相层,部分δ粒子弥散分布在η层中,镀层生长为扩散机制控制并伴随有显著的δ溶解过程.最佳高温镀锌温度应在520~560℃.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活性钢
,
温度
,
显微组织
卢锦堂
,
焦帅
,
车淳山
,
孔纲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5.02.013
为避免热镀锌时含硅活性钢形成表面灰暗、超厚而粘附性差的镀层,研究了0.37%Si钢在含锡量分别为0,3%,5%,7%和12%(质量分数)的锌浴中浸镀不同时间时镀锌层的生长及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在锌浴中加入一定量的锡以后,镀层的超厚生长得到了抑制.当锡含量小于5%时,抑制效果随锡量增加而增加,当锡含量大于5%时,抑制效果随锡量增加不再明显增加.在锌浴中加5%锡以后,高硅钢的镀层中的δ层变厚而非常致密,ζ层显著变薄并由疏松的块状变为排列整齐的柱状晶.基于镀层中微区成分分析结果,锌浴加锡抑镀层快速生长的原因是由于在ζ层的前沿形成了一个阻碍铁锌互扩散的富锡区.
关键词:
热浸锌镀层
,
活性钢
,
锡
,
组织
,
变化
许乔瑜
,
卢锦堂
,
陈锦虹
,
蒙继龙
,
孔纲
,
刘丽霞
材料导报
热浸锌镍合金镀层技术是解决活性钢热镀锌问题的有效方法.分析了在常规热镀锌浴中加镍后,镍在镀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镀层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浸锌镍合金镀层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能和耐腐蚀性能,表面光亮、均匀,减少了超厚现象,硬度和耐磨性有所提高.
关键词:
活性钢
,
热镀锌
,
锌镍合金镀层
,
工艺
,
性能
车淳山
,
卢锦堂
,
陈锦虹
,
许乔瑜
,
孔纲
材料保护
doi:10.3969/j.issn.1001-1560.2004.08.011
钢中Si含量对热镀锌反应的影响即圣德林(Sandelin)效应的微观机理尚无较完整而统一的解释.为此,汇集了主要的3种模型,即:Г失稳模型,J.Foct模型和析氢模型.Г失稳模型把含Si钢镀层的异常生长与相的失稳联系,认为Г相的失稳为Si提供了载体,Si进入ζ层中造成ζ层失稳而导致异常须状组织形成.J.Foct模型认为,含Si钢出现异常组织是由于浸锌时钢基体表面存在含饱和Si的液态锌层.析氢模型认为,钢中的Si不是直接影响热镀锌过程的,而是通过影响氢在钢中的扩散而间接影响热镀锌过程的.从效果方面看,这3种模型都能部分解释Sendelin效应的一些现象.最后对3种模型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归纳.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Sandelin效应
,
活性钢
,
机理模型
卢锦堂
,
车淳山
,
孔纲
,
许乔瑜
,
陈锦虹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06.010
研究了四种含硅钢板预镀镍后热浸锌时镀层的生长动力学,以及镀层中合金相的形成和生长规律,探讨了预镀镍对活性钢热浸锌镀层生长的抑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预镀镍法可以显著降低活性钢镀锌层的快速生长,获得厚度适宜、表面光亮,粘附性好的镀层.预镀镍钢板热浸锌时首先形成一系列的Ni-Zn合金γ',γ和δ2相,随着进一步的扩散和反应,γ',γ和δ2相逐渐消失,生成了Fe-Zn-Ni三元金属间化合物Г2和Fe-Zn金属间化合物Г和δ;随后Г2相消失,在δ相和液相Zn间生成块状的ζ晶粒,并逐渐变成稳定致密的连续ζ层.钢板预镀镍后热镀锌时完全改变了Fe-Zn相的生长顺序,明显延缓了ζ相的生长,显著抑制了活性钢热浸镀锌层的异常生长.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电镀镍
,
活性钢
许乔瑜
,
桂艳
,
卢锦堂
,
裴滢
材料导报
综述了含硅钢材表面状态因素对热浸镀锌反应活性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亚表面氧化、表面粗糙度、表面残余应力、表面晶粒位向及表面组织结构等.结果表明,对于热轧状态的含硅钢材,亚表面氧化和表面粗糙度对热浸镀锌有明显的影响.对于其它因素的影响,目前尚无统一看法.
关键词:
热浸镀锌
,
活性钢
,
表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