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迎彬
,
李海广
,
龚志军
,
武文斐
钢铁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4.025
依据流化床内褐铁矿粉实际磁化焙烧情况,采用床内设置竖直隔板,改进颗粒在流化床反应器的流化情况,减少单床的死区和短路,颗粒的停留时间分布(RTD)更加均匀.针对内含竖直隔板流化床的颗粒RTD的研究,采用脉冲法系统地考察了表观气速、进料速率、粒径等操作因素对RTD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表观气速和进料速率...
关键词:
褐铁矿
,
磁化焙烧
,
流化床
,
停留时间
,
表观气速
,
进料速率
,
粒径
彭扬波
电镀与涂饰
介绍了一种具有流化床结构的新型高效炭滤罐的主要结构,给出了该炭滤罐在电镀废水处理中应用的实例。采用该炭滤罐可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效率,减轻操作的劳动强度。它可用于冶金、化工、医药、环保等行业的活性炭吸附、固液分离、气体净化、油水分离和噪声处理,是一种多用途的实用新型设备。
关键词:
活性炭
,
过滤器
,
流体
,
流化床
,
固定床
,
电镀废水
,
处理
王海刚
,
邱桂芝
,
叶佳敏
,
杨五强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基于电容层析成像方法对气固流化床干燥、混合过程进行测量分析,研究循环流化床干燥过程固体颗粒浓度分布、湿度等主要参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其中电容传感器包括8电极圆形传感器,用于流化床颗粒包衣过程浓度分布测量,12-4组合电极用于环核区域颗粒浓度分布测量,基于电容层析测量手段,对制药行业与流化反应有关...
关键词:
电容层析成像
,
流化床
,
颗粒浓度
,
优化控制
,
干燥
潘刚
,
范勇
,
彭迎彬
,
武文斐
钢铁钒钛
doi:10.7513/j.issn.1004-7638.2015.06.019
基于EMMS模型、耦合双流体模型对内置隔板流化床内气固两相流动规律进行研究,包含流化床内气固两相的速度分布规律、固相颗粒体积分数分布规律、粒径对固相颗粒体积分数分布的影响规律等内容.结果表明:流化床内存在固体颗粒的返混现象,多个隔板的存在增强流化床内的返混现象;局部固相颗粒体积分数较高,表明固体颗粒...
关键词:
流化床
,
内置隔板
,
流场分布
,
EMMS模型
,
数值模拟
孙立岩
,
赵飞翔
,
张清红
,
陆慧林
工程热物理学报
流化床内颗粒聚并和破碎将影响颗粒相的流动特性.本文运用基于颗粒动理学理论的欧拉-欧拉气固多相流模型,利用直接矩积分方法求解颗粒数平衡方程,建立颗粒数密度与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流化床内两种不同直径颗粒发生聚并时气固两相流动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颗粒聚并伴随着床内颗粒直径逐渐增大,床内...
关键词:
颗粒数平衡方程
,
聚并和破碎
,
流化床
,
颗粒动理学
吕友军
,
韩强
,
赵亮
,
魏利平
,
张西民
,
郭烈锦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在压力23~27 MPa,温度360~420℃的参数范围内,研究了固定床与流化床的流动阻力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传统的计算固定床压降的Ergun公式在超临界水条件下仍可适用,实验值与Ergun公式计算值的平均误差为13.3%。基于固定床及流化床流动阻力特性实验结果拟合了一个适用于超临界水条件下计算...
关键词:
超临界水
,
流化床
,
阻力
,
最小流化速度
邵应娟
,
金保昇
,
钟文琪
,
胡颢
,
沙春发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建立了横截面200 mm×200 mm,高1200 mm三维冷态流化床实验装置,实验研究非球颗粒形状效应对其混合特性的影响.针对异型颗粒外形差异和尺寸区别,分别设计两组实验,从固体废弃物颗粒特性方面研究其在流化床内的混合规律,重点考察了颗粒自身形状、尺寸对混合质量的影响,并结合颗粒混合动态过程进...
关键词:
气固两相流
,
流化床
,
非球颗粒
,
混合
,
形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