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76)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镀锡板和镀铬板表面处理检测系统

凌国伟 , 李光 , 邱光明 , 韩家浦 , 凌超

电镀与涂饰

介绍了商业化镀锡板和镀铬板表面处理检测系统的主要功能、技术特点、硬件设计和软件编程,讨论了纯锡和锡铁合金终点的确定、辅助阴(阳)极的设置等问题。

关键词: 钢板 , , , 电镀 , 钝化 , 厚度 , 电化学 , 测量

雷达吸波材料性能测试

何山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3.06.007

雷达吸波材料性能测试技术是雷达吸波材料必不可少的研究手段.本工作介绍了常用的雷达吸波材料测试方法和测量系统及开展吸波材料研究需要进行哪些测量工作及常用的测量方法.本工作介绍的雷达吸波材料测试方法包括:吸收剂电磁参数测量、雷达吸波材料反射率测量.

关键词: 测量 , 雷达吸波材料

多点成形中回弹量的测量与控制方法研究

严庆光 , 李明哲 , 崔相吉

材料科学与工艺 doi:10.3969/j.issn.1005-0299.2004.04.008

针对多点成形中工件的回弹问题,提出了一种测量和控制回弹的新方法.回弹量的测量方面,采用自行研制的非接触式三维激光扫描装置测量工件表面的三维点云信息;对不在同一坐标系下的测量数据和目标模型数据,用两步配准方法进行全局优化配准,克服了配准过程中常见的局部极小问题;采用改进的Shepard插值函数为初始曲面模型,用基于高斯曲率的采样型值点拟合出NURBS曲面.通过上述步骤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回弹量,改变了传统的利用靠模测量回弹量的方法.回弹控制方面,用测量的回弹量试验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回弹预测模型,根据预测量调整基本体群的工具曲面形状,经过多次预测和基本体曲面形状的修改,最终实现控制回弹的目的.通过实例表明,上述方法可行,回弹量可控制到允许的精度.

关键词: 多点成形 , 回弹 , 测量 , 控制

基于形态特征的超细晶钢全形态晶粒测量与分类方法

李新城 , 马正建 , 朱伟兴 , 陈轶 , 邵科男

材料热处理学报

为了探明超细晶钢中的所有晶粒形态、粒径及其分布对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必需对其进行精确测量和分类.针对目前此项工作人工模式的精度及效率偏低等问题,依据超细晶钢晶粒形态特点,作者提出了能够对其进行有效分类的新的特征参数,通过对晶内极小角、圆形度、形态系数等特征参数的定量分析,实现了对全形态晶粒的自动测量、数值化表征与精细分类.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晶内孔洞缺陷具有很好的填充效果,可准确识别出类圆、类多边形、条状、粗针状及尖针状晶粒,为超细晶钢微观组织定量分析提供依据.

关键词: 形态特征 , 超细晶钢 , 晶粒 , 测量 , 分类

基于文丘里管和涡轮流量计的液液两相流测量

黄志尧 , 李霞 , 李海青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研究了运用单相流量计组合进行液液两相流参数测量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静态混合器将液液两相流混合成为均相流,然后利用文丘里管获得两相流差压,利用涡轮流量计获得两相流总体积流量,最后通过液液两相流测量模型获得液液两相流总体积流量、总质量流量、混合密度以及分相流量.初步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在总体积流量1~6 m3/h,油含率15%~85%的范围内,可有效地测量液液两相流的总体积流量、总质量流量和两相流混合密度,测量相对误差在5%以内,但液液两相流分相流量测量相对误差较大,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液液两相流 , 测量 , 静态混合器 , 文丘里管 , 涡轮流量计

电缆应力控制管介电性能测试的新方法

王霞 , 屠德民 , 丁卫东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1.03.009

在以往的电缆应力控制管检测中,常选用的方法为将应力控制管剖开、压平,再贴电极进行测量其相对介电常数与损耗因数。本文采用一种新的测试方法,避免繁琐的剖开、压平与贴电极过程,实现对应力控制管进行直接的介电特性测试,且测量误差小于3%。

关键词: 电缆 , 应力控制管 , 相对介电常数 , 损耗因数 , 测量

不锈钢纤维及其织物的电阻与温度关系研究

杨斌 , 蔡加阳 , 朱鑫蔚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研究了不锈钢纤维及其织物的电阻与温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观察到不锈钢纱线电阻随温度增加而线性增加,不锈钢织物的电阻随温度增加而下降,且在一定范围内成线性关系,并大大提高了其电阻变化的灵敏度.织物电阻随温度变化的机理主要是温度变化过程中纱线间接触电阻的变化引起织物电阻的相应变化.

关键词: 不锈钢纤维 , 织物 , 温度 , 测量

温度依变性对纳米颗粒悬浮液导热系数测量影响

周乐平 , 王补宣 , 彭晓峰 , 杜小泽 , 杨勇平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本文报告了50 nm氧化铜(体积百分比φ≤0.6%)与去离子水的悬浮液有效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讨论了温度依变性对导热系数的影响,运用适用于低浓度悬浮液的能量和质量方程进行分析表明,颗粒空间分布和温度场间相互影响,进而影响导热系数测量结果.考虑低浓度悬浮液中颗粒布朗扩散和热泳作用,讨论了运用准稳态方法测量纳米颗粒悬浮液导热系数的有效性,即需同时保证合适的加热热流密度和液体试样两侧的温差.

关键词: 温度依变性 , 纳米颗粒悬浮液 , 导热系数 , 测量

  • 首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 末页
  • 共8页
  • 跳转 Go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