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雁利
,
杨海丽
,
吴晔康
,
徐宏
,
王心悦
,
冯策
电镀与涂饰
采用由氯化钠、氯化钾、氟化钠和二氧化硅(摩尔比为1:1:3:0.3)组成的熔盐,分别以直流、单脉冲、换向脉冲的电沉积方式在纯铌表面渗硅.对比研究了不同电沉积方式下所得渗硅层的厚度、成分、组织、相结构和抗氧化性.结果表明,渗硅层厚度按照单脉冲、换向脉冲、直流电沉积的方式依次降低.与直流和单脉冲电沉积相...
关键词:
铌
,
渗硅
,
熔盐
,
电沉积
,
直流
,
脉冲
,
高温氧化
莫成刚
,
黄凯
,
刘刚
,
黄璞
,
左良
材料与冶金学报
doi:10.3969/j.issn.1671-6620.2011.03.014
对w(Si)=3%无取向硅钢进行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和异步轧制(CSR),获得表面纳米结构,再进行550~650℃、4h固体粉末渗硅处理,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研究表层组织演变.结果表明:经过SMAT后,w(Si)=3%无取向硅钢表面形成了等轴状、取...
关键词:
无取向硅钢
,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
异步轧制
,
渗硅
罗新民
,
王金兰
,
陈康敏
,
潘励
材料热处理学报
利用热场发射电镜研究AISI-304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在用粉末包埋法热扩散处理获得的渗硅层的微观组织和精细结构.结果表明,在1050℃扩散处理6h,γ相不锈钢的渗硅层厚度可达60μm以上,渗硅层组织由高硅表面和α相扩散区组成,在α相扩散层中由表及里出现了不同形貌的类调幅组织,由表及里逐渐细化,其形貌从...
关键词:
奥氏体
,
不锈钢
,
粉末法
,
渗硅
,
微观组织
,
纳米
张颖异
,
李运刚
,
师学峰
,
齐渊洪
,
邹宗树
材料热处理学报
采用渗硅工艺制备了Mo-MoSi2功能梯度材料,并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以及弯曲强度试验观察并分析Mo-MoSi2功能梯度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断裂行为.结果表明,梯度材料由表及里的结构变化形式为表层MoSi2晶粒(尺寸为6.8 μm)+少量Si→MoSi2柱状晶粒(长度为15 μm)→过渡层(2μm)...
关键词:
渗硅
,
Mo-MoSi2
,
功能梯度材料
,
微观结构
,
弯曲强度
马壮
,
陶莹
,
杨杰
,
张莉
,
李智超
机械工程材料
以煤矸石为渗硅剂、铅粉为还原剂,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法在850℃下保温12h对工业纯铜进行渗硅处理,获得了600 μm厚的渗硅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分析了渗硅层的物相组成和截面形貌,并测试了渗硅层的显微硬度和冲蚀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渗硅层内新生成了Cu0.83Si0.7、Cu4Si、Cu3Al...
关键词:
煤矸石
,
渗硅
,
工业纯铜
,
冲蚀磨损性能
滕尚君
,
梁伟
,
石巨岩
,
马晓霞
,
刘奋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法在TiAl基合金表面渗硅,着重研究了渗硅层在高温强气流冲击条件下的抗循环氧化性能,用XRD及SEM/EDS分析了渗硅层氧化后的成分结构和形貌.结果表明,渗硅后形成以Ti5Si3、Al2O3和TiSi2、Si为主的复合渗层,在高温强气流冲击条件下,表面生成以SiO2为主的氧化层并与A...
关键词:
TiAl基合金
,
渗硅
,
高温与强气流
,
抗氧化
张小立
,
吕振林
,
金志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利用MoSi2,Al,C之间的原位反应无压烧结制备了Mo(Si1-x,Alx)2-SiC复合材料.随着烧结温度从1400℃升高到1650℃,MoSi2相消失,反应产物为Mo(Si,Al)2和SiC及Mo5Si3C相.由于固溶体及Nowotny(Mo5Si3C)相的形成,使得原位反应中化学计量法则变得...
关键词:
Mo(Si,Al)2-SiC复合材料
,
渗硅
,
晶须
,
固溶
,
强度
薛涛
,
王伟
,
金志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以废弃的棉短绒和酚醛树脂为原料,通过模压成型,固化,碳化和渗硅制备出微观结构均匀的多孔碳和多孔碳化硅.通过SEM照片可以看出,由棉短绒纤维的杂乱排列和碳化时不同的收缩率产生了相互连通不规则的孔,在多孔碳化硅结构中也得以保留.经过三点弯曲测试,多孔碳化硅的气孔率随着排硅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强度和韧性随着...
关键词:
棉短绒
,
有机-无机复合
,
多孔碳化硅
,
渗硅
,
气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