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

材料期刊网

高级检索

  • 论文(10)
  • 图书()
  • 专利()
  • 新闻()

准贝氏体钢渗碳层耐磨性及磨损机制研究

贺自强 , 康沫狂 , 杨延清 , 王新林

材料热处理学报 doi:10.3969/j.issn.1009-6264.2004.04.019

研究了准贝氏体钢销盘磨料磨损和冲击磨料磨损的耐磨性和磨损机制,确定了回火温度对耐磨性的影响,探讨了残余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及其对耐磨性的作用.结果表明:准贝氏体钢渗碳层的耐磨性接近或优于18Cr2Ni4WA钢;以微切削型磨料磨损为主的准贝氏体钢渗碳件,宜采用180℃回火,以应变疲劳型磨料磨损为主的准贝氏体钢渗碳件,宜采用280℃回火;残余奥氏体的机械稳定性对材料的耐磨性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微切削型磨料磨损,机械稳定性高的残余奥氏体不利于提高耐磨性;对于应变疲劳型磨料磨损,机械稳定性高的残余奥氏体明显提高耐磨性.

关键词: 准贝氏体钢 , 渗碳层 , 耐磨性 , 磨损机制 , 残余奥氏体 , 机械稳定性

十字接轴断裂原因分析

张维 , 刘晓美 , 张爱民 , 李永忠

物理测试 doi:10.3969/j.issn.1001-0777.2004.04.011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金相检验、化学分析以及硬度检测等手段,对中厚板轧机传动部位的十字接轴断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轴根部存在渗碳层并且变截面处圆角较小、表面加工较粗糙.可认为轴根部存在渗碳层使该处脆性增大、抗裂纹扩展的能力降低是引起该十字接轴断裂的主要原因;变截面处圆角较小、表面加工较粗糙引起应力集中也是引起该十字接轴断裂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十字接轴 , 断裂 , 渗碳层 , 应力集中

奥氏体不锈钢低温气体渗碳过程中温度对渗碳层的影响

李朋 , 潘邻 , 张良界 , 杨闽红 , 朱云峰 , 马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显微硬度计、CS电化学工作站研究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经低温气体渗碳处理后渗碳层显微组织及力学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50,470,500℃温度条件下,在AISI316奥氏体不锈钢表面获得10~33μm的硬化层,随温度的不同,渗层深度、硬度梯度、耐蚀性能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低温气体渗碳 , 奥氏体不锈钢 , 渗碳层 , 硬度

钛表面辉光无氢渗碳动力学与耐蚀性能研究

华云峰 , 李争显 , 杨浩 , 王宝云 , 王彦峰 , 姬寿长 , 罗小峰 , 杜继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采用辉光无氢渗碳方法,在工业纯钛TA2表面制备渗碳层,研究辉光无氢渗碳动力学以及渗碳试样在25℃、3.5% NaCl水溶液和25℃、80% H2SO4水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渗碳层厚度随渗碳温度与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碳在渗碳层中的扩散系数与绝对温度之间符合Arrhenius关系式,扩散活化能为13.6 kJ/mol (0.14 eV).渗碳试样在25℃3.5% NaCl、80% H2SO4水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分别为0.000 48 mm/a、2.118 mm/a,分别是Ti-0.2Pd的77%、50%,分别是TA2的13%、11%,耐蚀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 工业纯钛TA2 , 辉光无氢渗碳 , 渗碳层 , 动力学 , 耐蚀性能

底吹供气元件中心通气管表面涂层的研究

戴文斌 , 蔡建阳 , 宫长伟 , 于景坤

耐火材料 doi:10.3969/j.issn.1001-1935.2004.04.012

以α-Al2O3微粉和铝螯形化合物(ALCH)或硅有机化合物(Si(OC2H5)4)为底吹供气元件中心不锈钢通气管的表面涂层原料,研究了α-Al2O3与ALCH的质量比(简记为AL)、α-Al2 O3与Si(OC2 H5)4的质量比(简记为SI)以及涂层厚度对通气管渗碳层厚度和表面涂层粘结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SI或表面涂层厚度的增加,表面涂层的粘结强度降低,通气管的渗碳层厚度减小;在相同条件下,α-Al2O3-ALCH系涂层的的粘结强度和对钢管的防渗碳性能均优于α-Al2O3-Si(OC2H5)4系的.同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α-Al2O3-ALCH系和α-Al2O3-Si(OC2H5)4系表面涂层的热力学稳定性.

关键词: 表面涂层 , 底吹供气元件 , 渗碳层 , 粘结强度

23Si2MnCrNiMoV钢固体渗碳层的影响因素

邸全康 , 朱洪武 , 王福明 , 李长荣

材料热处理学报

研究了渗碳温度、渗碳时间、扩散时间、深冷处理参数对23Si2MnCrNiMoV钢渗碳层的碳浓度梯度、表层低硬度区深度、有效渗硬层深度(550 HV0.3)、碳扩散距离、微观组织形貌等影响,实验研究的渗碳温度区间为890 ~ 970℃,渗碳时间为4~10 h,扩散时间为0~4h.结果表明,较多的残留奥氏体存在是造成渗碳表层高C低硬度的主要原因,控制C浓度为0.72%~0.86%时,可获得最大硬度,若进一步增加C含量,会形成大量的残留奥氏体,反而降低渗透层的硬度;深冷处理对有效渗硬层深度几乎没有影响,但可使表层低硬度区域从距表面0.7 mm缩至0.3 mm.

关键词: 23Si2MnCrNiMoV钢 , 渗碳层 , 碳浓度 , 渗硬层 , 残留奥氏体

齿轮渗碳层碳含量分布的电子探针定量分析方法探讨

张晓菊 , 李建龙

冶金分析 doi:10.13228/j.boyuan.issn1000-7571.009618

表面碳含量、渗碳层深度、碳含量分布等因素对渗碳齿轮的性能影响重大.实验以两种不同渗碳工艺条件下的齿轮试样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工作条件,确定试样表面碳含量、渗碳层深度及碳含量分布状态的定量分析方法最佳条件为:加速电压10 kV,电子束流200 nA,束斑20 μm.同时,将两齿轮心部碳含量测试结果与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仪测试结果进行了比对;将碳含量分布与硬度梯度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电子探针分析仪测试得到的心部碳含量值与火花源原子发射光谱仪测试值相近;电子探针测试的两试样碳元素分布趋势与在硬度计上检测的硬度梯度分布趋势相似.因此,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不仅能准确测定渗碳层碳元素的含量,而且能直观地反映出各渗碳工艺条件下样件整个渗碳层碳元素含量的分布状况.

关键词: 电子探针X射线显微分析仪 , 渗碳层 , 碳含量分布 , 定量分析

北方奔驰从动锥齿轮表面裂纹分析

杨建军 , 徐明珍 , 员丽京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doi:10.3969/j.issn.1004-244X.2000.04.014

利用金相、扫描电镜等手段对从动锥齿轮喷丸清理后发现的表面裂纹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认为渗碳过程中碳浓度过高及渗碳后冷却方式不当是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避免裂纹产生的措施.

关键词: 20CrMnMoH , 渗碳层 , 表面裂纹

一种用于20Cr2Ni4A钢表面渗碳层的复合刷镀修复工艺

张玉峰 , 许湘军 , 吴付栓

表面技术 doi:10.3969/j.issn.1001-3660.2010.03.029

为解决20Cr2Ni4A钢表面渗碳层磨损后修复的难题,提出一种n-SiC/Ni-W复合刷镀修复工艺,并详细介绍了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操作中的注意事项.通过测试修复层的耐磨性、硬度、结合力,结果表明,修复层具有很高的耐磨损性能,利用该复合电刷镀技术修复20Cr2Ni4A钢渗碳层的磨损表面完全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 渗碳层 , 复合刷镀 , 修复

渗碳处理提高TiAl基合金高温抗氧化性

贺跃辉 , 黄伯云 , 曲造辉 , 刘业翔

材料研究学报

研究了表面渗碳处理对Ti-48Al-2Cr-2Nb(原子分数)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渗碳处理显著地提高TiAl基合金高温抗氧化能力,归因于渗碳处理在试样表面层形成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高温热稳定性的多层结构的渗碳层

关键词: TiAl基合金 , Powder Metallurgy Research institute ,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Changsha410083

出版年份

刊物分类

相关作者

相关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