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成功
,
王亮
,
王彩旗
,
谭惠民
,
董宇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以溶菌酶为蛋白模型,用复乳化和溶剂蒸发技术制备了微米级可生物降解的羟丙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共聚物(HPC-g-PCL)/蛋白药物微胶囊。运用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所制备微囊中HPC-g-PCL和溶菌酶的存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表明,HPC-g-PCL包裹溶菌酶蛋白后,结晶能力降...
关键词:
羟丙基纤维素
,
己内酯
,
接枝共聚物
,
溶菌酶
,
微囊
谯康全
,
吴永强
,
刘新露
腐蚀与防护
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扫描法、电化学阻抗法,研究了溶菌酶在硫酸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行为。结果表明,溶菌酶是一种缓蚀效果显著的混合型缓蚀剂,吸附行为属于自发的化学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式,缓蚀效率受酸度、温度、缓蚀剂酸泡时间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溶菌酶
,
缓蚀剂
,
Q235钢
,
硫酸
张扬
,
刘丽英
,
张雪
,
马润宇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2.009
采用三种不同装填分率的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微孔膜组件,分别对溶菌酶溶液膜结晶过程进行实验研究,考察了不同装填分率下结晶溶液及洗脱液流速对溶剂跨膜通量和溶菌酶晶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膜组件中纤维分布不均,导致低装填分率(12.4%)下结晶溶液流速在合适范围内的升高并不能有效提高跨膜通量,而对高装填...
关键词:
装填分率
,
溶菌酶
,
膜结晶
,
跨膜通量
李静
,
陈欢林
,
柴红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01.04.002
采用亚氨二乙酸(IDA)-Cu2+亲和膜分离新工艺,分离纯化混合酶和蛋壳中的溶菌酶,实验结果表明,亲和膜对溶菌酶的选择吸附性能良好,对葡萄糖氧化酶基本不吸附;用亲和膜直接从蛋清(壳)中分离提纯溶菌酶,通过正交实验,找出了最佳操作条件,在此条件下提取的溶菌酶纯度大于17500U/mg.
关键词:
鸡蛋清(壳)
,
溶菌酶
,
葡萄糖氧化酶
,
亲和膜
,
纯化
万印华
,
陈向荣
,
马光辉
,
苏志国
,
崔占峰
膜科学与技术
doi:10.3969/j.issn.1007-8924.2011.03.036
介绍了蛋白质超滤分离快速优化新技术、新方法,包括脉冲进样技术,载体相超滤技术、参数连续变化超滤技术以及在这些技术基础上建立的超滤分离快速优化新方法,克服了常规蛋白质超滤分离过程优化中存在的实验工作量大、蛋白质消耗多、费时以及费用高等缺点.利用该方法对以溶菌酶和卵清蛋白为模型蛋白质的混合体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超滤
,
蛋白质
,
分离
,
优化
,
溶菌酶
徐为
,
姚爱华
,
艾凡荣
,
王德平
,
黄文旵
材料研究学报
用锂钙硼(LCB)玻璃在磷酸盐溶液中的原位转化反应制备多孔羟基磷灰石(HA)微球,表征微球的物相组成、孔结构和形貌,以溶菌酶为药物模型研究了药物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HA微球具有较好的孔结构。当溶菌酶溶液的浓度较低时,HA微球将溶菌酶吸附在微球的外表面;当浓度较高时,更多的溶菌酶扩散进入HA...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
羟基磷灰石
,
多孔微球
,
溶菌酶
,
药物缓释载体
叶明亮
,
邹汉法
,
刘震
,
雷政登
,
倪坚毅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0.06.013
提出了一种新的亲和色谱模式开管毛细管亲和液相色谱.在内径为50μm的毛细管内表面键合一层三嗪染料配体,利用毛细管电泳仪的压力系统进行亲和色谱实验.采用流动相切换洗脱技术,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获得了有效的分离.连续运行10次,溶菌酶的出峰时间、峰面积和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4.3%,3.7...
关键词:
亲和色谱
,
开管柱
,
三嗪染料
,
溶菌酶
李敏
,
王彦
,
龚波林
,
耿信笃
色谱
doi:10.3321/j.issn:1000-8713.2003.03.006
以溶菌酶(Lys)为目标蛋白,用计量置换保留理论(SDT-R)中的参数Z和logI对弱阳离子交换色谱(WCX)中"准天然态"和脲变还原与非还原的两种变性状态的Lys的分子构象变化进行了表征.发现在流动相中含有脲时,蛋白的保留仍服从SDT理论,可以准确测定在特定脲浓度条件下Lys的Z及logI值.结果...
关键词:
弱阳离子交换色谱
,
溶菌酶
,
分子构象
,
蛋白复性
,
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