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波
,
王晓姣
,
宋辉
,
严菊杰
,
邱涛
,
刘文庆
,
李慧
金属学报
doi:10.3724/SP.J.1037.2013.00733
采用显微硬度测试、HRTEM和原子探针层析技术(APT)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核元件燃料包壳备选材料LT24铝合金在180℃人工时效早期显微硬度、组织变化及析出序列中析出物的Mg与Si原子比(p).结果表明,在180℃时效初期,合金的硬度显著增加,析出高数量密度的溶质原子团簇和球状Guinier-Preston (GP)区;时效4h后达到硬度峰值,析出物以高数量密度的针状β"相为主;进一步时效,合金处于一硬度平台,析出物仍以β"相为主.随时效时间的延长,析出相逐渐长大,ρ逐渐增加,β"相中ρ在1.23~1.35之间,β"相对合金的强化起最重要作用.在早期时效过程中合金析出物的析出序列为过饱和固溶体→溶质原子团簇→溶质原子团簇+GP区→溶质原子团簇+GP区+β"相.
关键词:
铝合金
,
溶质原子团簇
,
纳米析出相
,
析出强化
,
原子探针层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