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
陈文革
,
丁秉钧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以松装熔渗-热旋锻技术制备的钨铜线材为电极和被烧材料分别进行烧蚀实验,研究其烧蚀特性.利用带能谱的扫描电镜分析钨铜线材烧蚀前后的组织形貌、物相组成和质量变化.结果表明:钨铜线材由钨和铜两相组成,钨颗粒镶嵌在铜相中形成致密的网络状结构.作为电极,线材沿横向和纵向均有铜相飞溅、挥发,仅留下近球状的钨骨架...
关键词:
钨铜线材
,
显微组织
,
烧蚀性能
,
热旋锻
姜再兴
,
黄玉东
,
刘丽
材料科学与工艺
通过将超声直接作用于聚芳基乙炔树脂(PAA)的方法,研究了超声处理对PAA树脂本体的影响,并把超声处理应用于RTM成型工艺中,研究了超声处理对平板CF/PAA复合材料力学性能与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最佳处理时间60s左右的超声处理,碳纤维/聚芳基乙炔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耐烧蚀性能均有所...
关键词:
超声处理
,
聚芳基乙炔树脂
,
烧蚀性能
,
浸润性
汪明
,
余瑞莲
,
李卫方
,
李杰
,
冯志海
宇航材料工艺
doi:10.3969/j.issn.1007-2330.2003.04.010
通过添加改性剂得到了改性聚芳基乙炔树脂,对树脂和树脂固化物分别进行了差热扫描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通过对复合材料的纤维单丝界面剪切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测试,研究了树脂与碳纤维的界面结合性能,并对编织织物增强的改性聚芳基乙炔树脂基体复合材料进行了烧蚀试验.结果表明,改性聚芳基乙炔树脂固化放...
关键词:
改性聚芳基乙炔树脂
,
固化热焓值
,
界面性能
,
烧蚀性能
王其坤
,
胡海峰
,
简科
,
陈朝辉
,
郑文伟
,
马青松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6.02.010
针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喉衬的使用工况,提出在Cf/SiC体系中引入Cu,通过Cu发汗降低材料表面温度以提高材料的抗烧蚀性能.采用先驱体转化法制备了铜体积分数分别为2.18%、4.86%和6.53%的新型复合材料,同时考察了其力学性能和烧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铜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试样的弯曲强度逐渐下降,分...
关键词:
2D Cf/SiC-Cu
,
发汗
,
先驱体转化
,
烧蚀性能
,
喉衬
吴书锋
,
张玲
,
周绍建
,
嵇阿琳
,
杨杰
,
周红英
,
刘建军
材料导报
对轴棒法编织碳/碳(C/C)复合材料喉衬进行固体火箭发动机(SRM)地面点火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烧蚀后喉衬入口部位、喉部、出口部位的烧蚀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9.362 MPa压强下,轴棒法编织C/C喉衬烧蚀性能稳定、均匀,烧蚀后型面光滑,平均线烧蚀率为0.2569 mm·s-1...
关键词:
轴棒法编织
,
C/C复合材料
,
喉衬
,
点火试验
,
烧蚀性能
杨星
,
崔红
,
闫联生
,
孟祥利
,
张强
材料导报
doi:10.11896/j.issn.1005-023X.2015.02.012
采用聚碳硅烷和有机锆聚合物混合前驱体,通过反复浸渍裂解工艺制备了C/C-ZrC-SiC复合材料,分析了材料的组成与结构,研究了不同陶瓷前驱体配比对材料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相陶瓷基体由大量ZrC颗粒均匀弥散分布在连续SiC相中组成.随着ZrC含量的增加,C/C-ZrC-SiC复合材料的烧蚀率呈...
关键词:
陶瓷前驱体
,
配比
,
浸渍裂解
,
C/C-ZrC-SiC复合材料
,
烧蚀性能
张冬梅
,
韩杰才
,
张博明
,
孟松鹤
材料工程
doi:10.3969/j.issn.1001-4381.2006.11.011
利用以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为核心的地面模拟系统对碳基复合材料再入过程中的烧蚀性能进行了模拟,并通过材料表面温度测量、图像采集和发射光谱在线检测等手段对烧蚀过程实时监测,为确定碳基复合材料的烧蚀机理,表征材料使用性能及材料优化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碳基复合材料
,
地面模拟
,
星型交流电弧加热器
,
实时监测
,
烧蚀性能
苏君明
,
崔红
,
李瑞珍
,
周绍建
,
苏哲安
,
李雅娣
新型炭材料
doi:10.3969/j.issn.1007-8827.2000.02.003
采用炭布与预氧丝网胎交替叠层针刺成预制体,经CVI与HPIC相结合的致密工艺及石墨化处理制取高密度(1.80 g/cm3~1.85 g/cm3)C/C复合材料.所及材料的微观结构,力学、热学和烧蚀性能均达到国际同类刹车盘C/C材料的先进水平,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烧蚀分离燃气舵材料.
关键词:
针刺炭布
,
C/C材料
,
微观结构
,
力学性能
,
热学性能
,
烧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