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山
,
刘景民
,
刘生鹏
,
李立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6.02.014
综述了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 的 3种主要合成方法,讨论了若干合成工艺问题以及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因素,介绍了 BDM产品的热行为特征与纯度、杂质的关系.指出目前国内品种单一,应研发阻燃型和防潮型等多种功能的产品,以满足不断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BDM)
,
合成方法
,
热行为
,
反应活性
,
述评
刘学清
,
刘继延
,
王源升
绝缘材料
doi:10.3969/j.issn.1009-9239.2005.01.009
研究了环氧树脂(EP)/苯酚封端异氰酸酯预聚物(PU)体系在交联剂二苯甲烷二胺(DDM)存在下的微波固化过程以及微波功率对固化试样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420W微波照射30mia,体系的弹性模量为975MPa,拉伸强度25.7MPa,而同样体系在120℃加热固化6h,弹性模量为...
关键词:
环氧树脂
,
聚氨酯
,
微波固化
,
热行为
,
力学性能
唐龙祥
,
瞿保钧
,
刘春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采用动态光交联法制备了PP/EPDM热塑性弹性体.动态力学热分析(DMTA)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动态光交联能明显提高PP与EPDM间的相容性,从而显著提高PP/EPDM热塑性弹性体的拉伸性能和缺口冲击强度.并结合DMTA、差热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证实了动态光交联过程...
关键词:
聚丙烯
,
乙丙三元橡胶
,
动态光交联
,
力学性能
,
热行为
,
接枝共聚物
徐绵广
,
刘和平
,
陈远清
钢铁钒钛
改变薄板坯连铸结晶器的宽度可以适应客户对不同规格铸坯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不同宽度结晶器钢液流动、传热凝固行为进行研究.采用耦合模型,研究拉速4.0 m/min时,宽度1100、1300、1600mm漏斗形结晶器钢液流动、传热凝固行为.结果表明,结晶器宽度增加,自由液面状态相对传统板坯表现出一定差异,...
关键词:
连铸
,
漏斗形结晶器
,
薄板坯
,
热行为
,
数值模拟
宋刘斌
,
李新海
,
王志兴
,
郭华军
,
肖忠良
,
周英
功能材料
采用电化学-量热法对LiFePO4锂离子电池在不同倍率下的循环产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基于热传导理论建立了锂离子电池热模型,采用有限元ANSYS模拟了稳态温度场.结果表明,电池充放电循环过程的总热效应表现为放热现象,发热量和热生成率均与充放电倍率成线性关系,随着倍率的增大而增大.充放电倍率和工作温度...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
热行为
,
LiFePO4
,
热模型
,
温度场
张堃
,
曾汉民
,
林木良
材料导报
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法(TG-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5种纳米CaCO3自身发生分解前的热行为进行了研究.分解失重过程可大体分为3个阶段,5种样品在各阶段的失重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出纳米CaCO3在自身稳定性、粒子表面和表面处理剂相互结合的完善程度上的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为进一...
关键词:
表面改件纳米碳酸钙
,
热行为
,
热重-红外联用法
,
差示扫描量热法
王定
,
张帅
,
何广武
,
颜培岩
,
刘钦甫
材料导报
对比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高岭石插层复合物的热行为,发现高岭石复三方孔对其插层复合物层间距具有重要影响.与纯高岭石相比,插层复合物脱羟基温度降低,可能与插层作用降低了晶层之间连结力有关,这对于高岭石的剥片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高岭石插层复合物热分解机制的理论知识仍然有待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
高岭石
,
插层复合物
,
复三方孔
,
热行为
,
脱羟基温度
刘晓文
,
高海青
,
赵皇
,
刘晓旭
材料导报
以钠基蒙脱石为原料,采取共聚法制备镍铝基柱化剂,并用湿法工艺合成镍铝基柱撑蒙脱石,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以及N2吸附-脱附等分析方法对柱撑蒙脱石的热处理(300~700℃)产物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镍铝柱撑蒙脱石层间的聚合羟基阳离子发生脱水脱羟基反应,羟基阳离子释放...
关键词:
镍铝基柱撑蒙脱石
,
X射线衍射
,
红外光谱
,
氮气吸附-脱附
,
热行为